林曉為
十九大報告強調,“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 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特別強調,黨的基層組織力建設問題,這為基層組織建設的發展指明了發展方向。近年來,西園街道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在保持政治定力的基礎上,堅持“內外兼修”,既不斷提升內部組織力,也注重發揮外部組織力、動員力和號召力,探索出一條具有本土特色的基層組織力建設道路。
1.發揮好黨的精神的“宣傳隊”作用。西園街道通過創新機制提升宣傳效果,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積極拓寬黨建工作宣傳渠道。線上創建泉州傳化公路港黨建E網及微信公眾號,將E網鏈接接入集團網上交易系統,實現線上檔案查詢、教育咨詢等功能。線下依托黨群活動中心在定期提供宣傳服務功能的基礎上,建設大廳信息交易平臺及時滾動播放“兩學一做”、十九大精神等內容,加強黨建工作的宣傳。
2.發揮好理想信念的“播種機”作用。一是“融入服務”,加強思想教育平臺建設。針對非公企業的特殊性,采取政企合作的辦法,專款建設集學習培訓、政策咨詢、公共服務和招商洽談等功能于一體的黨群活動中心,輻射服務于物流園區企業黨員、員工;依托黨群活動中心,設立“書記會客室”,街道黨工委書記、分管領導定期接訪園區來訪員工,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具體困難問題的解決。二是“融入宣傳”,做強輿論陣地。編印《西園》期刊,開設“西園風光”主體微信公眾平臺,制訂出臺《西園街道宣傳信息管理辦法》,組建街道宣傳信息工作隊伍,定期開展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專題培訓。三是“融入文化”,以文化人,打造文化品牌。西園街道根據當地特色和特有資源,著力推進思想文化“155”工程,打造洪富廉政文化品牌,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值觀主題宣傳和“身邊故事,共同銘記”“文化+家”系列活動,把洪富故居打造成塑造理想信仰、堅定“四個自信”、錘煉政風、社風和良好家風的優秀文化紀念館。
3.發揮好貫徹落實的“排頭兵”作用。貫徹落實是全方位的、多角度的。基層組織是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先頭部隊”、是打贏“三大攻堅戰”的“生力軍”、是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的“領頭雁”,基層干部必須時刻把貫徹落實黨中央大政方針政策的“執行力”放到第一位,這是提升基層組織力的前提和基礎。西園街道結合本單位實際,以本轄區面臨的具體問題為導向,創造性地讓黨的各項政策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展現出堅定不移的“政治定力”。
1.拓“展”組織。黨組織覆蓋面是基層組織力的一個基本衡量標準,拓展黨的工作和組織覆蓋面,是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的重要抓手。西園街道堅持示范引領,創新特色黨建。一是實施非公企業“紅色力量助推器”。以“一把手”精品項目為抓手,精心打造泉州傳化公路港非公黨建品牌,投入50多萬元建設黨群活動中心、“紅色老娘舅”“書記會客室”“黨員經營戶”“黨建聯盟結對共建”等載體,設立“黨員驛站”;建立流動人口健康服務中心,幫助企業營造“健康留人”的企業文化。此舉受到國家衛計委充分肯定,列入全國十佳案例。二是注重引領社會組織。充分發揮黨工委凝聚各方的核心作用,完成西園商會換屆。設立“會長會客室”,架設溝通橋梁,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引鳳歸巢”引導企業實現回歸。引導商會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建設。
2.建“強”支部。為全面提升黨支部組織力、強化黨支部政治功能,西園街道大力實施基層黨支部規范化建設,著力在組織健全、制度完善、程序規范、檔案齊全等方面下功夫。并在支部建設中引入分類管理,擴大先進支部增量、鼓勵中間支部晉級、整頓后進支部,推動基層黨建全面過硬、全面提升。一是不斷完善制度。完善《黨工委議事規則》《中心組學習制度》《干部職工管理制度》等多項制度;同時,認真執行婚喪事宜和領導干部個人重要事項申報制度,確保黨內政治生活規范運作,逐步形成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的黨支部工作制度體系。二是加大制度執行力度。認真過好黨內生活,嚴格落實“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談心談話、民主評議黨員等基本制度,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認真做好黨員“三諾”工作,按時參加主題黨日活動。
3.配“強”隊伍。一是選好組織帶頭人。要培養選拔出政治意識強、素質能力好、群眾威望高的帶頭人隊伍,第一步就要嚴格帶頭人選拔標準,明確資格條件,列出負面清單,嚴格資格審查,把好“入口關”。第二步科學制定培訓計劃,建立基層黨組織書記任職培訓和年度輪訓制度,突出職業和能力建設,分期分批開展培訓,著力提升基層黨組織“一把手”的領導能力和政治素養。二是要嚴格黨員教育管理。西園街道注重加強黨員思想意識教育,以建立健全黨員量化積分考核管理為重點,探索建立黨員誠信系統,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加強黨員發展、教育和管理、監督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不斷優化黨員隊伍結構,提高黨員隊伍質量。西園街道還探索深化黨員干部“六必談”工作機制。結合落實“一崗雙責”,把約談的主體責任延伸至社區黨支部書記、街道班子成員和各部門負責人,實行分級約談,推動落實一級抓一級的約談主體責任機制。三是從嚴管理,打造過硬隊伍。下抓社區“一把手”,壓實工作責任。
1.扎實為民辦實事,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一是探索科學方法。西園街道致力于扎實為民辦實事,全面推行一線工作法,要求除少數干部留守機關后勤,其它人員全部壓到一線,參與項目征遷和歷史遺留問題化解。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作好表率、帶好隊伍,一戶一戶攻堅,打通項目建設“硬梗阻”,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二是健全規章制度“增民主”。梳理完善社區干部上下班制度、值班制度、會議制度等多項工作制度。健全完善與社區監委會聯席會議制度,每月1日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強化民主監督,指導社區嚴格落實黨務、居務、財務“三公開”,擴大黨員群眾民主監督權,確保社區事務公開透明。充分利用黨員大會、居民代表大會等議事平臺,發揚民主,交流經驗,共同議事。三是謀劃項目建設“暖民心”。西園社區注重推進民生事業發展,投入資金450多萬元策劃社區文體活動中心;舉辦“黨員義工進村社”專場活動,邀請晉江市木偶劇團到社區進行專場演出;做好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積極改變社區道路環境衛生面貌,投入資金70多萬元完成溪溝中路改造工作,拆除周邊臨時建筑搭蓋300多平方米。這些看起來很小的事情,卻在人民群眾中贏得了很高的贊譽聲。四是凝心聚力“引資源”。發揮統一戰線優勢,設立“會長會客室”,架設會員與街道的溝通交流橋梁,協調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引導商會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建設。實踐證明,盡最大努力讓不同層面人民群眾的困難得以解決、需求得到滿足就是基層組織力的最大動力源泉。
2.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西園街道實施精準扶貧戰略,把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納入發展核心,立足“四注重四突出”,扎實推進社區集體經濟培育工程。一是注重黨委總攬,突出站位布局。完善決策機制,每年召開主題工作會,專項部署發展壯大社區集體經濟工作,引導社區策劃生成一批集體經濟項目。目前,西園街道結合實施基層黨建一把手精品項目,穩步推進“一社區一財源”工程,全面培育社區集體經濟,逐步形成了“一社區一財源,村村有亮點”的村級集體經濟新格局。二是注重發展導向,突出項目帶動。深入社區開展集體經濟發展調研,廣泛征求黨員、群眾意見及建議,幫助社區理清發展思路,統籌考慮發展實際,策劃生成一批具有帶動作用的集體經濟項目。三是注重幫扶指導,突出服務保障。成立社區集體經濟領導小組,下設策劃指導小組、手續報批小組、資金監管小組,建立集體經濟發展聯席會議制度、部門協調制度,為集體經濟的發展提供全程指導。同時,建立“一項目一隊伍”模式,協調國土、城建等部門開辟綠色通道,幫助社區做好手續報批等工作。四是注重責任落實,突出考核督促。將發展壯大社區集體經濟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作為經常性工作來抓。建立日常考核制度和年終獎懲措施,形成濃厚的比學趕超氛圍,有效推進項目落實到位。同時,制定集體經濟獎懲措施,根據項目難易程度、項目實際成效、項目推進情況等方面綜合考慮給予一定的資金獎勵。
3.凈化基層社會生態,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一是推進扶貧精準監督,整頓黨風。以扶貧精準監督為切入點,延伸監督觸角,把街道、社區兩級黨員干部服務走村串戶訪苦問貧情況、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扶貧政策資金使用情況、扶貧對象資格申報、審批、實施、驗收環節,以及社區兩委班子的黨風政風作風同步納入監督范圍。二是整頓社風。開展婚喪事宜大操大辦專項整頓,認真執行婚喪事宜和領導干部個人重要事項申報制度。三是整頓社會治安。制定《西園街道治安巡邏隊員管理辦法》,定期組織鎮村巡邏隊統一巡邏。加大社會治安整治力度。定期組織開展清查整治行動,加大對黃賭毒、“兩搶一盜”等多發性侵財犯罪案件的打擊力度。扎實開展深化“平安西園”建設活動,深入開展“平安社區” “平安家庭” “平安學校”“平安企業”等系統創建活動,聯合多部門推進學校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推廣砌田輝興食品有限公司、傳化物流公司等企業“綜治進兩新”創建典型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