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筱懿
熱播的《延禧攻略》中,魏瓔珞與純妃一起對抗高貴妃,在救下五阿哥之后,質問原本和她統一戰線的純妃:“我斗膽問一句,五阿哥黃疸癥發,真的是因為高貴妃?”
純妃反問:“你憑什么質疑本宮?”
魏瓔珞回答得非常有邏輯:
“一來,過量服用烤餅和糖糕,是愉貴人自發行為,高貴妃只能引導,不能控制;二來,醫生說吃這些食物只會增加五阿哥患病幾率,并不一定真的會得病,高貴妃沒有必要為了不能確定的事去冒這么大風險;三則,高貴妃如果真要動手,為何不搜查清楚,留下一封血書,這不是自找麻煩?”
純妃面色平靜地問:“既然你早知道有問題,為什么反口幫我?”
魏瓔珞答道:“因為高貴妃逼人太甚,稚子無辜,她非要將五阿哥置于死地,我只好反咬一口。”
純妃這次的回復相當不善:“紫禁城的孩子原本就多災多難,享受錦衣玉食,必然付出代價。”
魏瓔珞說:“可以理解,但不茍同,人若對稚童下手,與禽獸無異。”
雖然這段主角光環有點重,但是,挑明真相未嘗不是應對繁雜情況的辦法。
曾經有人問我,在復雜問題面前不知道說什么怎么辦?犯了很多次錯誤之后我發現,實在不知道說什么,不如干脆說實話,尤其面對資源和閱歷遠勝于你的人。
有句話叫“對明白人不說暗話,跟老中醫不用偏方”,因為一眼就會被識破,對事情的推動沒有作用。而各自亮出真正的觀點,明白雙方的底線,才能給未來確定規則。
比如純妃和魏瓔珞的這段對話,兩個人都不說假話,尤其純妃,無論難聽還是好聽,說的都是自己真實的想法,也得到了魏瓔珞真實的應對。
是不是同道人,把話說明白就知道,不用浪費時間。
(摘自“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微信公眾號 圖/游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