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海波 郝建江 韓晉東
摘 要:架空輸電線路作為電力傳輸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主要是起到了連接供電方與用電用戶橋梁的作用,因此架空輸電線路的運維與檢修的工作同樣也關乎到了電網整體的安全運行與供電企業自身經濟利益最大化目標的實現。故現階段從事架空輸電線路的相關工作者就應在現有基礎上提升運維與檢修工作重要性的認知,并不斷的進行進一步的完善與優化。本文就基于以上原因,對架空輸電線路運維及檢修技術進行相關闡述。
關鍵詞:架空輸電線路;運維;檢修
0.引言
在輸電線路的運維過程中,其中難度最大的就是架空線路,這類線路的設備裝置長期裸露在空氣中,又極易受到自然現象的侵蝕,因此出現故障的幾率相對于其他類型的電路會高出許多。而目前我國對架空輸電線路的運維雖然在不斷改進,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問題,與之相對應的檢修技術也顯得更為重要。
1.架空輸電線路運維管理的相關理論概述
架空輸電線路狀態運行與維護管理是以狀態巡視及檢修技術為基礎,在有限的資源內,對資源實現最大化的管理模式。架空輸電線路運維管理是指運用輸電線路的運行與維護管理的方法對其健康狀況及重要程度進行風險管理的一種運維模式。它是在安全風險評價和狀態檢修的基礎上,采用運維策略的一種巡維方法。運維是一種比較先進的工作模式,通過運用運維及有效的檢測手段,對輸電線路健康狀況進行診斷,它有效的避免架空輸電線路因維修導致的失修或過修問題。巡維是運用掃面、檢查及觀察等方法對架空輸電線路本體及線路保護區通道的狀態信息進行采樣的過程,它有效的利用資源,提高運維管理效率。巡維要求在巡視中發現特殊情況或缺陷時,必須按照輸電線路運行管理規定和缺陷管理制度等要求進行記錄或登記,利于在進行狀態決策或線路維修時有證可查。
2.架空輸電線路運行中的常態維護措施
2.1相關規程
為了保證架空輸電線路安全運行,應該設置以及完善相關的架空輸電線路運行保護規程,加強管理以及監督力度。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規程的完善:第一,設置相應的管理制度。根據架空輸電線路的地區以及實際運行情況,設置管理制度,保證線路維護管理工作有規律進行,依照相關規范開展管理工作;第二,應該加強對已經架設線路的維護工作,設置對應的維護規定,并重視已經架設線路的檢查環節,確保輸電線路可靠運行;第三,加強日常檢查,保證及時發現輸電線路存在的安全隱患并加以解決。
2.2合理控制安排檢修計劃
架空輸電線路整體運行狀況將直接影響到供電效果和質量,相關管理部門必須要提高其認識,完善相應的檢查維修計劃方案,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明確線路整體的運行情況,針對敏感區域要進行相應的標注,做好重點防控措施,從根本上提高輸電線路整體運行管理能力,確保線路的穩定運行。
2.3人為毀損措施
隨著架空輸電線路的大量架設,偷盜線路、損害線路的情況經常發生,對電力輸送造成不利影響,同時加大了維修工作的難度。根據以上問題,應該對破壞線路現象進行嚴格的監控,保證線路安全的運行,具體可以根據以下兩種措施進行對架空線路的保護:第一,加強當地執法人員的執法力度,并對犯罪人員進行嚴懲;第二,加強輸電線路維護宣傳,增強社會群眾對輸電線路的保護意識,并且在宣傳的過程中,可以引導人們組成線路維護小分隊,自發的對線路進行檢測以及監督工作,定期開展巡查工作,從而增加線路運行的安全性。
3 架空輸電線路檢修技術
3.1 建設智能管理平臺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
我國電力行業已經朝著網絡化、自動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在架空輸電線路運行的過程中,電力企業要加大對架空輸電線路的監控力度,建設數字化、虛擬化的管理平臺,才能夠實現架空輸電線路的智能化管理,從而提高管理水平,增強電力企業綜合競爭力,保證電力企業長久健康的發展。架空輸電線路監控智能化系統的投入,架空輸電線路可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并且管理人員、輸電線路檢查維護人員可以實時全面的掌握了解各個區域的線路運行狀況及線路存在的問題,都能夠利用監控系統做到查看。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現代科學技術與設備在架空輸電線路監控方面的應用,已經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力、物力方面的投資,并且極大的提高了電力企業的工作效率。在這種環境下,電力企業逐漸向著網絡化、自動化、智能化的管理模式轉變。為我國的電力事業在電能傳輸的過程中提供科學的保障。
3.2絕緣子檢測修
架空輸電線路絕緣子檢修主要采用離線檢修和在線檢修這兩種方式。絕緣子檢測的內容主要包括分布電壓檢測和絕緣電阻檢測。因此,架空輸電線路檢修人員要定期開展絕緣子檢測,根據電力系統的運行狀況來選擇合適的絕緣子檢測方式,根據絕緣子的劣化概率來判斷絕緣子的使用性能。并且,架空輸電線路檢修人員應重點檢測分布電壓和絕緣子電阻,確保電壓和電阻在合理的范圍內,并對出現錯誤的分布電壓和絕緣電阻的問題和原因進行分析找出問題所在,并采取相應的維修措施。
3.3 雷電檢修
雷電對電力系統的運行影響較大,甚至可能造成輸電線路的損壞,嚴重影響電力系統的正常供電,并且雷電對電力系統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有著較大的威脅。因此,架空輸電線路路檢修人員應積極開展雷電檢修,使用雷電定位系統,對雷電數據進行深入分析,測定雷電密度和危害程度,并根據雷電的危害積極制定合理的預防措施和補救措施。另外,檢修人員應積極做好雷電防護措施,避免雷電對工作人員和對輸電線路的威脅。
3.4機械力學檢測技術
(1)導線監測系統。主要監測導線的振動、舞動、磨損等問題。具體監測過程為:憑借監測系統來采集一些關鍵參數信息,例如:導線的彎曲振幅、四周風速、風向以及溫濕度等,再利用專業化的系統軟件來剖析導線微風振動情況、導線勞損程度,再針對出現勞損的輸電線路進行持續監測。
(2)桿塔監測。桿塔監測系統主要負責對桿塔進行全方位的動態及監測,主要監測目標包括:桿塔的銹蝕情況、螺栓有無松動、塔身是否出現位移,塔身的偏斜度等。對各類數據信息進行在線處理,利用相關參數等來對應提供警報信號。
3.5表層溫度研判法
如果架空輸電線路處于常規運行模式那么其無論是輸電設備還是線路,都會有特定的溫度值,憑借對其表層溫度的觀測,采用紅外線監測設備能夠高效地采集到溫度值信息,可以將這一溫度值同規定的溫度值加以比較,以此來分析設備有無故障問題。一般情況下,溫度研判法更為基礎、簡單、便于操作,容易觀察,而且適用范圍較廣,但是,這一方法有自身的缺陷,如果配網線路負荷較低,則無法及時鎖定發熱區域,可能出現誤判問題。
結束語
隨著架空輸電線路運維與檢修工作重要性不斷被社會各界人士所認知,雖然就目前來看架空輸電線路運維與檢修技術已然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但深挖發展細節,我們不難看出,這其中依然存在著一些根深蒂固的問題及待解決,因此現階段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從自身角度入手,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以更加全面的認知到存在與架空輸電線路運維與檢修工作的弊端,并及時的加以完善與優化,從而提高運檢人員的工作效率以及高壓輸電線路輸送電能的可靠性,從而保證電力系統的平穩運行。
參考文獻:
[1]馮昕忠,牛鑫.架空輸電線路運維與檢修技術探討[J].低碳世界,2017(10).
[2]郭懂懂.輸電線路運行維護與檢修技術分析[J].南方農機,2017,48(08).
[3]張安琪.輸電線路外力破壞的因素及對策探討[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