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對人才要求不斷提高,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型的復合人才。針對高職院校學生在C語言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重新設計C語言課程的教學內容、實驗及考核方式。通過項目驅動化教學,結合在線開放課程平臺提前預熱課堂,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從被動灌輸知識到主動尋求解決辦法的轉變,鍛煉C語言編程思維,提高應用能力,提升課程教學質量。班級同學進行分組,有利于設計難度具有階梯型的題目,通過對比小組項目完成程度,激發同學的學習熱情。
關鍵詞:CDIO教育模式;C語言;分組化實驗;項目驅動教學;網絡教育平臺
1.引言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我國新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升級,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緊迫。在國務院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戰略目標中明確提出,“要加快實施先進制造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加大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力度,完善從研發、轉化、生產到管理的人才培養體系,強化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1]。高職院校的教育目標是培養出動手能強、適應崗位快的技能人才,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即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施(implement)和運作(operate),是高職院校校實現“做中學”和“項目驅動教育”的集中概括 [2],這與職業院校的培養目標剛好相對應。因此,本文以C語言課程教學為例,通過將問題驅動的教學思想與CDIO工程教育體系相結合的方法,探索新型的教學方法。
2.C語言課程教學現狀與困境
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極大的改變了世界,也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快速發展的科技對復合型人才提出迫切的需求。掌握計算機知識和應用,無疑是培養新型人才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教學過程中,不難發現C語言教學普遍存在下列問題:(1)高職學生大都高考分數較低,學習基礎較差, 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少部分學生甚至有厭學情緒,課堂參與度不高。(2)C 語言課程涉及的概念較多,語法規則繁瑣,內容較抽象難以理解。(3)根據教材內容,教師一般會按照“先介紹 C 語言的基本語法,然后講解編程規則及例題,最后上機實驗”等環節組織教學,教學方法相對較單調和死板。(4)舉例的不恰當,各知識點聯系不緊密,過度依賴教材,導致學生對于知識的應用能力較差,學生功利心較強,考前背一背,考完試就忘了。(5)大篇幅基礎理論知識的講述,語句中語法講的太多,課堂略顯枯燥,知識點聯系不緊密,學生缺乏程序設計思維,實踐能力較差。
3.基于問題驅動的CDIO教學模式設計
3.1對比傳統教學模式CDIO的優勢
CDIO 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瑞典皇家工學院等4所著名工程大學發起,全球 23 所大學參與合作開發的國際工程教育合作項目,以產品研發到產品運行的生命周期為載體,讓學生主動參與實踐,有機融合所學知識和體悟 “工程”理念[3]。與傳統的課程教學模式相比,CDIO 倡導“基于項目的教育和學習”的教育理念,采用項目化課程教學方法,以實際任務需求去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2理論教學環節
現用教材為譚浩強編著的《C程序設計》(第四版)[6],書中內容編排是介紹語法知識內容,再通過例題進行說明,而例題的選擇圍繞知識點進行設計,有些例題過于枯燥,缺乏創新。 如果過度依賴教材進行教學,會導致學生興趣不高,教學效果不佳。針對教學環節中存在的問題,結合CDIO的思想理論對理論講授環節進行重新編排。通過問題驅動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多角度、可延伸性教學方法 。結合學生學習情況把課程學習的重心部分轉至課前,結合校內網絡課程平臺,為學生提供課前學習資源,以網絡資源為載體,提前為課堂進行預熱,提供學生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背景資料庫。采用項目化教學方法,教師可預先在課堂上演示程序,使學生知道當前學習的任務,通過分析讓學生明白要掌握哪些知識。使得學生對學習目標更明確,學習更有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上施行分組化教學,將班級同學按照3-5人一組,進行分組前要把學習積極性、學習成績等因素納入考慮范圍。
3.3課內實驗與設計環節
針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創新教學模式,對課內理論講授、上機操作環節重新進行設計,注重培養學生的程序編輯思想、實踐能力、自學能力[8]。針對高職院校學生學習情況參差不齊,通過提供難易程度等級不同的學習資料,學生可以根據自身能力獲取所需學習資料,這樣可以使得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達到比較高的水平。對于普通學生則可以邊學邊練,達到學校教學目標要求。
高職學生雖然基礎較差, 不適合學習高深理論知識,但他們對操作卻比較感興趣。在上機操作環節,可以很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挖掘學生潛能。采用項目驅動教學,對于項目的篩選很重要,篩選的原則按照,貼近生活,解決實際問題,解決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問題。以教師為指導,采用分組化教學模式,由3-5人形成一組,根據各組成員的學習程度,由學生自行選擇難度等級不同的項目,教師對完成的項目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
3.4考核方式的改革
傳統的考核方法是課程最終成績=平時成績(占 20%) +實驗成績(占 10%)+期末筆試成績(占 70%)。但是實驗成績占比較小,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實踐環節的重視,使得學生在實踐環節往往情緒不高,任務完成度不高。現將考核方式進行改革課程最終成績=平時成績(占 20%) +實驗成績(占 40%) +期末筆試成績(占 40%)。其中,平時成績除了常規的課堂出勤、課堂積極性、課后作業外添加對網絡課程平臺的學習考察。實驗成績除了常規課堂出勤、撰寫實驗報告外添加有項目難度級別、項目完成速度、項目編輯思路等方面進行評價。對于期末閉卷考核重點突出基礎知識的考核,提升學生對基礎知識點的掌握。為了更好地服務學科教學,采用課后回訪有獎問答的方式,對班上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針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及時修改教學方式。
4結語
對比傳統教學模式在C 語言課程教學的弊端,分析高職院校學生的普遍存在厭學的學情,以技能型人才培養為目標,基于 CDIO“項目驅動教育 ”及“做中學,學中做”的教育理念,探索 C 語言課程教學的創新方法,進行項目化教學設計,對理論教學內容、上機操作環節和考核方式均提出了新的建議,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進而提升課程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董奇.”中國制造2025”視域下對技術教育的審視[J].教育發展研究,2016(1):7.
[2]全成斌,楊士強,趙有健.計算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建設[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2(26):110-112.
[3]張開便,董振華,李喜艷.基于 CDIO 的 C語言程序設計研究與實踐[J].福建電腦,2015(4):116-117.
[4]王曉娟,韋韞韜,劉世民.CDIO 工程教育模式下項目化課程教學的 研究與設計—— —“C 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為例[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 學報,2015,33(6):190-192.
[5]陳娟,張軍.基于CDIO的電子類專業的C語言教學內容的研究[J]. 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12(20):113-114.
[6]譚浩強.C程序設計[M].3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
[7]李迎秋,邱建華,毛麗娟,等. C語言程序設計項目教程[M].大連:東 軟電子出版社, 2013.
[8]張迪.探析CDIO模式下的C語言程序設計教學改革與實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2(8):40-42.
作者簡介:
劉濤 研究生 講師 研究方向:精密機械加工與檢測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