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 劉節威 孫志虎
摘 要:本文從分析實驗室開放現狀出發,闡述了實驗室開放的意義,可以為實踐教學提供更好的保障,有利于資源共享,為學生競賽項目提供平臺。為了探討如何有效開展實驗室開放項目,本文從課程設計選題資料準備,課程設計開展前準備,課程設計教學開展,課程設計的實驗室管理和課程設計考核方法五個方面,闡述了基于實驗室開放的Web系統開發課程設計的開展,對同類高校開展實驗室開放項目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實驗室開放;課程設計;資源共享;實驗室管理
1 引言
Web系統開發是一門實踐性強,要求學生動手操作多的課程,它的課程設計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是學生掌握、應用知識的重要環節。目前比較有效的是通過實訓教學,模擬實際工作環境,采用來自真實工作項目的實際案例,教學過程理論結合實踐,更強調學生的參與式學習和自主性學習,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使學生在專業技能、實踐經驗、工作方法和團隊合作等方面得到提高。在實訓教學中,以項目帶動形式開展教學有助于學生進行自主性和創新性實驗學習,也要求實驗室進行有效的開放以提供一個良好的實踐環境。有利于學生將理論及時有效地應用于實踐,塑造實踐創新思維,同時,有利于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2實驗室開放的意義
2.1實驗室開放為實踐教學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通過實驗室開放,學生除了在本課程的教學安排下能使用實驗室設備以及其他相關資源外,其他情形下,學生也可以根據實驗室的空閑安排時間,自行開展實驗工作,讓學生能夠充分利用不同專業實驗室開展實驗工作,促使學生能夠將新想法能夠及時付諸實施,有利于實踐教學的開展。
2.2實驗室開放有利于資源共享
通過實驗室開放,不同的學院通過有效的溝通機制,通過統一規劃,對實驗室配置與建設進行科學統籌,有效平衡專業課程與實驗室的配比,根據課程要求突破專業限制,讓實驗室資源在不同學院,不同專業之間實現流轉,減少相同或相似實驗室的建設,充分利用實驗室資源,實驗資源共享。
2.3實驗室開放為學生競賽項目提供平臺
在傳統的實驗室管理模式下,學生僅能按照課程體系的要求完成課程實驗內容,不能充分利用高校的實驗室資源進行競賽項目。通過實驗室開放,一方面是實驗室儀器設備的開放,另一方面也是實驗室時間和空間的開放,可以讓學生不僅能夠用到需要的儀器設備,同時能夠方便地走進實驗室,高效地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為競賽項目等做準備,增強大學生的責任感和自信心,激發他們自主學習的熱情。
3基于實驗室開放的Web系統開發課程設計開展
3.1 課程設計選題資料準備
教師根據課程性質和學生實際情況,準備了相關的10個題目,然后召開有學生代表參加的選題小組討論會,討論題目的可行性和實施方案,最終確定了6個提供學生選題,學生可以選擇已有的題目,也可以自選題目,自選后經教師和選題小組討論后,確定可行的可以開始做。
3.2課程設計開展前準備
根據本班的人員具體情況和實驗室的機器情況,學生學習時間,以及課程設計內容的性質,把學生提前分成6個小組,每組5名左右學生,每個小組設一名小組長。以小組為單位安排課程設計進度,并與參與實驗室開放項目的學生簽訂包括實驗室安全、實驗室使用衛生、使用規章制度等條例。
3.3 課程設計教學開展
根據前期課內的理論和實踐學習情況,教師對學生掌握技術的薄弱環節采取針對性地指導,尤其是實踐操作,采取觀看錄屏,教師演示重難點,師生討論,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實踐練習,學生自主進行自我強化訓練與項目管理。同時,小組長負責本小組的項目分工合作,報告項目進度,報告小組成員的表現情況;教師根據每個小組的情況,進行項目答疑和考核。
3.4 課程設計的實驗室管理
在開展課程設計期間,由學生小組輪流安排1名參加課程設計項目的學生,協助實驗室的值班人員負責實驗室的服務與管理。其主要職責是:(1)負責實驗室準時開放以及安全管理;(2)督促學生認真執行實驗室開放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確保安全;(3)督促學生保持室內外清潔、安靜;(4)督促學生做好“實驗室開放項目記錄”登記工作;(5)負責突發事件的匯報及處理工作;(6)課程設計結束后,每個小組要求填寫好各種教學記錄,并向實驗室提交課程設計報告、源代碼等實驗結果。
3.5課程設計考核方法
課程設計考核分為以下4個方面:(1)學時:統計各小組實驗室開放學時,并打分,占總評成績的10%;(2)小組操作考核:每個小組選取一個功能點,進行示范講解,由教師和其他非講解小組打分,并求平均分,占總評成績的25%;(3)匿名調查問卷: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包括學生積極主動性、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管理能力、創新設計能力等內容。課程設計結束后,由各小組長發放問卷,當場收回并匯總,占總評成績的15%;(4)課程設計結束后,學生提交課程設計報告和源代碼等實驗結果,由教師和各小組長打分,并求平均分,占總評成績的50%。
4 小結
實驗室開放是高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通過不斷探索和完善有效的制度和方法,解決實驗室開放過程產生的問題,推動實驗室管理模式改革,提升實驗室建設和實驗教學水平。通過實驗室開放項目的開展,充分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驗項目平臺,滿足學生更多的個性化要求,有利于促進學生的主動性學習,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陳潔,劉為滸,蔡斌華.開放實驗室促進大學生自主實踐活動探討[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35(10):257-259.
[2]鄧文婷.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背景下高校實驗室功效再造[J].高教探索,2016(1):95-98.
[3] 肖玉巍,高智琛.高校實驗室管理體制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科學,2011,14(2):157-159.
*項目基金:2018年山東協和學院實驗室開放項目(項目編號:2018SYKF34);全國商科教育科研“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課題(項目編號:SKJYKT-1817)。
作者簡介:
王立群(1982-),女,山東臨沂,副教授,研究方向:軟件工程、軟件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