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夢媛 趙晨光
摘 要:十八大以來,國家對農村建設發展提出了新目標與新期望。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節水農業尤為重要。水一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我國水資源短缺,為了踐行可持續發展戰略,構建節約型社會,節水灌溉在農田水利建設中應用更為重要。節水灌溉在農田水利中有了越來越多的應用同時也有一些注意問題。
關鍵詞:節水灌溉技術;農田水利工程;節水農業
引言:
農業現代化是實現中國夢建設中的非常重要的環節,農業灌溉是農業發展中非常重要的因素,為了實現農業發展和節約型社會的發展,就應該科學有針對性的開展各種灌溉措施在水利工程應用,并且規避各種不利因素,
一、節水灌溉要應用于農田水利建設的原因
(一)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水資源是農業生產中至關重要,而我國水資源形勢極為嚴峻。
1. 我國水資源短缺,人均水擁有量只占世界平均值的四分之一,
2. 水資源和耕地的分布不均勻,南方降水量大,占到了我國降水量的80% 左右。但是,南方的耕地僅僅占據了我國耕地的30% 左右。而北方的降水量少,因此灌溉技術,特別是節水灌溉技術成為了發展的必然。
3. 我國水污染情況越發嚴重,重金屬超標,水體富營養化,農藥化工排放物殘留等對水資源造成了巨大威脅,給農業發展帶來了巨大危害。
(二) 我國對農村建設發展提出了新目標與新期望。促進生產發展,必須促進農業的科技化和現代化用現代科技改造農業。
二、節水灌溉在農田水利中的應用的措施
(一)滴灌
滴灌技術最早是起源于缺水的地域。我國新疆氣候干旱,為了節約用水,多數采用滴水灌溉的方法。在了解了植物的生長習性后制定給水方案包括構建管道,制作灌溉節點,設計灌溉周期及水量的大小,防止水分外泄和過度蒸發。另外一些農藥和肥料可以通過水源地加入,隨著水路精準灌溉,這樣不僅節省了人工噴灑農藥和肥料的成本,而且還避免了因為人工操作帶來的不均勻性,農業已經朝著科技化,自動化發展,滴灌也會向一般的農戶普及,這是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 噴灌
簡單地說就是有壓水以噴灑的形式進行灌溉,這種方式適合在大田作物上進行,尤其是適合矮稈作物,如牧草、小麥等。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噴灌的大家族里已經有了各種型號的噴灌機和噴頭,現在用的比較廣泛的可能還是要數中心支軸式(時針式)噴灌機和半固定式噴灌。噴灌技術相對于浸灌技術,它既能做到全面濕潤,又能降低用水量,達到更高效的灌溉效果,而且噴灌的灌水強度可計量可控制,能夠合理地管理
(三) 雨水集蓄利用技術雨水集蓄。收集的主要是雨水,很多干旱地區沒有河流、湖泊可以利用,所以只能通過一些技術手段和工程的建設在雨季的時候將雨水收集起來,然后在農田需要灌溉的時候,將所收集的雨水輸送至農田中。一般來說,這種技術主要用于我國西北較干旱的地區,在南方等水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則沒有使用的必要。這種灌溉方式既可以保護環境,又可以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
(四) 渠道襯砌灌溉,這種灌溉技術主要是為了減少灌溉水在輸水過程中的滲漏損失,更合理的輸水也能夠減少水分的蒸發。管灌的目的也是如此,采用管灌技術,基本實現了輸水過程中滲漏、蒸發的零損耗。
(五) 溝畦灌、膜上灌、波涌灌等地面灌溉技術。這些均是為了減少田間灌溉過程中水的損耗,尤其是滲漏的損耗。
三、節水灌溉在農田水利中應用的注意事項
由于各地的氣候不同,地理條件不同,在農業生產中推廣節水灌溉技術也應因地制宜,注意以下幾種問題。
(一) 灌溉技術的使用需要考慮農田的水土和氣候條件,不同的水土條件使用的灌溉技術也不盡相同,例如雨水集蓄利用技術雨水集蓄適合在干旱地區,而不適合南方等雨水較多的地區。
(二) 需要根據農田上所種植的農作物,選擇不同的灌溉技術,不同農作物適合使用的灌溉技術不同,例如, 噴灌這種方式適合在大田作物上進行,尤其是適合矮稈作物,如牧草、小麥等,其他條件的農作物使用噴灌可能效果甚微。
(三) 我國目前的農業生產中還存在很多分散的農戶,很農業生產技落后,推廣節水灌溉有一定難度。有些地方經濟嚴重貧困資金匱乏,需要很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技術推廣、發展節水農業阻力很大,無法發揮節水灌溉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農田水利措施需要技術的維護,否則會出現渠道滲水、管道漏水的問題,造成水土流失等問題,隱患很大,只有定期維修才能最大程度達到節水的作用。還有,在南方汛期的時候,很可能會因為洪水等原因導致對水利工程的破壞,如何減少自然災害的損失也是需要的到重視的。
結語
中國經濟的發展迅速,全面小康指日可待,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農業是極其重要的一環。農業發展離不開水資源,農業持續健康發展離不開技術的支持。節水灌溉技術在水利建設中的應用,雖然還存在一系列問題,但是也在越來越好發展,相信隨著技術更加成熟和農業現代化的深入推廣,農業生產發展以及我國可持續發展也會更進一步。
參考文獻:
[1] 張永華. 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應用探討[J]. 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15):99.
[2] 朱雷鳴.淺析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發展思路[J].農業與技術,2016(03):55.
[3] 靳玉芹,梁勇.農業節水灌溉與技術創新[J].養殖技術顧問,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