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光明
摘 要:當前我國股票市場出現了連續三年下跌,上證指數也創出本輪熊市的最低點2449點。那么當前A股市場處于怎樣的形勢,現在已經到底了嗎,是否就此展開絕地反彈,后市又有哪些因素壓制股市上漲,今后的投資策略是什么?本文對這些問題作出分析,提出了一些個人看法。
關鍵詞:A股形勢;市場底部;投資策略
2018年10月以來全球主要國家股市出現連續大跌,我國A股也跟隨外圍市場下跌,上證指數創出2015年以來的最低2449點,深圳成指和創業板指數的月K線出現創記錄的七連陰。那么當前A股市場處于怎樣的形勢,投資者該采取怎樣的投資策略呢,本文對此擬作分析。
一、當前A股處于市場底部區域
A股市場是否已經到底,現在誰也無法給出確切答案。但毫無疑問當前A股已經處在市場底部區域,市場底部特征越來越多,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A股估值水平處于歷史低位。根據同花順數據,截至10月31日上證指數的動態市盈率是11倍,全部A股市盈率中位數為24.6倍,A股市凈率低于1倍的股票即破凈股數量高達340只。從歷史估值角度看,A股市場已經處于2000年以來的最低值,很多質地優良的股票已經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二是大股東增持和公司回購創歷史新高。經過前期市場大幅下跌,A股價格存在明顯低估,大股東紛紛大幅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增持可以起到穩定股價的作用,源于股東對公司股價未來走勢的信心。截至10月31日,今年以來重要股東二級市場增持金額1340億元,為歷年之最。在公司股份回購方面,截止今年10月共有589家A股上市公司實施完成841次回購,累計回購45.4億股,回購金額達到311億元。其中,中國平安在10月29日發布公告稱回購總額不超過本公司發行總股本的10%,也即最高將有1000億元的回購資金注入二級市場。總之,今年A股無論是股份增持還是回購均創歷史新高。
三是政策利好頻出政策底已經確認。面對股市的連續大跌,股票質押平倉風險在急劇上升,強行平倉又會導致股價進一步下跌,極易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政策底就是國家認為股市的下跌有一個底線,股權質押風險不能進一步加重,不能出現難以控制的風險。因此,10月19日央行行長和證監會、銀保監會主席集體出面談話進行股市維穩,金融穩定委員會也召開會議提出要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隨后證監會又出臺新規,促使企業加快股份回購步伐,為股票二級市場提供更多資金,隨后三大股指大幅回升。總之,股權質押風險的化解只能在股價上漲中得到消除,這就會形成了一個政策底。
二、未來制約股市上行的因素眾多
2018年10月滬深三大股指在眾多利好下強力反彈,迅速脫離了前期低點。但同時制約A股上行的因素依然眾多,上證指數很難有效向上突破3000點。未來制約A股上漲的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美股有可能轉熊導致A股跟跌。隨著特朗普總統減稅政策的邊際效應在逐步遞減,以及美國挑起的貿易戰導致出口受損,美國近期公布的宏觀經濟指標顯示其經濟增長存在放緩跡象,研究機構也紛紛下調美國經濟增長預期,今后美股走勢缺乏基本面支持。同時市場預計美聯儲還會進行數次加息,將進一步讓美股承壓。總之,目前許多證據都顯示美股十年牛市已接近尾聲,有可能轉入熊市。一旦美股進入熊市,A股很難獨善其身走出獨立上漲行情。
二是近年IPO大擴容后面臨著巨額限售股解禁。近幾年大量企業IPO上市,
這導致股票供給數量大幅增加,市場存量資金被企業抽走。同時,證監會不斷強調加大對科技創新企業上市的支持力度,并將在上海市場推出科創板,因此未來股市對增量資金的需求很高。同時每一個IPO企業都會給市場帶來數倍的限售股解禁,過去幾年A股上市了近千家公司,意味著有大量限售股將在未來依次解禁。原始大股東的限售股減持,需要市場大量的資金承接,這將直接影響股指上漲。此外,限售股減持不僅沖擊資金面,還會沖擊投資者的信心,一旦投資者的信心受損,場內資金還會進一步離場造成股指下跌。
三是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會進一步放緩。我國經濟在改革開放后經歷了整整40年的高速發展,當前經濟總量的基數龐大,經濟發展逐步進入成熟期,因此經濟增長速度必然面臨下滑。我國還面臨著嚴重的人口老齡化、中美貿易摩擦不確定性以及大量中小型企業轉型升級困難的局面,經濟增長必然受到影響。同時,我國的政府、企業、家庭都面臨著沉重的債務負擔,國家整體宏觀債務率達到GDP的250%以上,遠遠超過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今后依靠寬松的財政貨幣政策刺激經濟的空間有限。此外我國房價高企,房價存在泡沫,無法再走通過房地產來刺激經濟的老路。總之未來我國經濟增速將逐步下行,股價缺乏大漲的動力。
四是美聯儲持續加息影響我國利率和匯率。美聯儲多次加息引發美元指數升高,美國國債收益率攀升,這對我國央行的貨幣政策產生制約作用,央行在未來某一時刻有可能不得不跟隨加息,這將制約我國股市上漲。同時,人民幣匯率存在進一步貶值的可能性,一些機構預測明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會跌破1:7。一旦人民幣兌美元跌破1:7的心理關口,滬港通和深港通的北上資金有可能會減少,同時國內資金還有可能外流,這都將讓股市承壓。
三、今后的市場投資策略
投資成功的本質是做大概率事件,遵循低買高賣的策略,在熊市里以低廉的價格買入股票,在牛市的時候高價賣出,中間相隔的差價就是所賺到的利潤。當然,我們永遠也不可能知道熊市什么時候跌到底,不要妄想買到最低點。但是,熊市底部區域是可以判斷的,在低買高賣的原則下,逢低逐步加倉。當前的市場無疑是熊市,股市中有句諺語是“牛市賺錢,熊市賺股”。賺股的重點選擇兩類個股:一類是低價績優高成長性的科技類個股,一類業績優良分配方案優厚的藍籌股。通常這兩類股票股價高高在上,投資者很難以一個合理的價格介入,只有趁股市轉入熊市時才有機會逢低買進。
需要注意的是,賺股法的投資周期較長,通常是立足于中長線,其投資利潤也主要來源于中長線的持有低價買進的股票。賺股的操作雖然不能在短期內獲取大量利潤,但從長遠來看,這種投資方法更適合普通散戶,可以避免追漲殺跌。這屬于逆向投資策略,在市場最悲觀絕望的時候入市購買其他投資者割肉的股票。當然,投資者在下跌中逆勢買入有可能被套牢,但是在熊市末期或者股市筑底階段買入股票通常是短期小幅被套,一旦牛市來臨則有數倍的漲幅。
普通投資者如果不知道選什么股票,或者覺得買個股容易踩中地雷遇到問題股,則可以選擇買入股票基金,操作的方法是分批次買入或者做基金定投。投資者若不知道如何選基金,則可以選擇買股票指數型基金,比如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以及創業板等各類指數基金。
參考文獻:
[1]黎仕禹.市場已具備底部特征[J].股市動態分析.2018(42)
[2]盤點A股歷史的政策底[J].股市動態分析研究部.股市動態分析.2018(41)
[3]黎仕禹.2500點以下極具投資價值[J].股市動態分析.20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