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贊 孫志成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也面臨著嚴重的資源枯竭問題,而水源作為重要的可再生清潔能源對我國的社會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是未來經濟發展的強大后盾支持,當前,各地區在中小型水電水利工程的建設上已經加快了腳步,但是施工過程中由于受到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存在一定的風險,需要加強施工風險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當前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中可能出現的施工風險,并提出了施工風險管理的應用措施。
關鍵詞: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風險管理
引言
施工風險管理是促使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整體功能得到更好地呈現、確保工程項 目施工處于安全、穩定運行狀態中得到重要保障,面對當前中小型水利水電中可能存在的施工風險,需要施工單位進一步加強施工風險管理,以便提高所建設水利水電工程的整體質量。
一、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存在的施工風險
(一)來自環境的風險
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的選址一般是在山區的河床區域,這些地方一般是處于市區的郊區,罕有人跡,因而交通條件、基礎設施等方面都不完善,這就使得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需要用到的施工材料、施工設備在運輸、運用都存在風險。可能會因為運輸困難導致施工材料出現損壞,更換不及時的問題,影響工程進度。同時,一旦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就會直接影響到工程建設,有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二)來自施工企業自身的風險
施工企業是確保水利水電工程質量的基礎保障,但是企業自身的管理能力、技術水平、施工設備等等會對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產生直接的影響。比如企業的管理能力和應用的技術水平會影響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以及科學性,施工設備也反映出施工企業的資金能力,并關系到建設質量的高低。同時,在別不發達的區域還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合同風險。
二、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風險管理的應用措施
經過以上分析可以發現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面對的施工風險較多,要想規避風險就需要從工程項目的實際出發,有針對下性的采取合適的風險管理應用措施,達到控制風險的目的。
(一)施工工序
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要想保證工程項目順利進行就需要對采集到的施工數據進行全面而客觀地分析、處理,以便分析結果能夠滿足相關的施工設計標準,這就需要施工人員在施工工序上加強風險管理。施工之前要對需要對施工的各項目進行檢查,制定可行的檢查標準,為施工方提供準確的施工參考依據,防止返工。檢車過程中需要注意結合施工要求以及施工方案進行相應的工序檢查,嚴格按照相關規定標準進行項目的驗收。
(二)施工人員
施工人員是整個工程項目的實施者,如果他們不具備較高的綜合素養,工程項目施工中也會存在較大的風險。這就需要施工管理人員積極采取措施提高他們的施工水平。首先就是要加大施工質量意識的宣傳力度,使其嚴格按照相關規定,規范操作;其次就是要加強安全教育,讓“質 量、安全”這兩大要素深入施工人員內心;最后就是要不斷加強專業知識的培訓,不斷完善他們已有的知識結構體系,提高自身綜合素養。
(三)施工環境
施工環境中潛在的風險因素主要就是施工場地的環境以及自然環境的變化,施工場地的管理是確保安全施工的保障,因而在施工之前要對施工場地進行仔細的檢查,避免存在安全隱患。就自然環境來說,主要就是天氣氣候的變化對施工產生的一系列影響,首先就是要禁止在大風大雨等惡劣的氣候條件下進行施工;其次就是在溫度急劇變化的時候要合理估計施工方式,因為溫度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到施工材料中水泥的變化,極易出現質量問題;最后就是河道的變化,如果出現泥沙淤積等情況就需要進行有效的河道治理,做好施工之前的準備工作,最大程度上減少施工環境帶來的風險。
(四)施工材料
施工材料是工程建設質量的基礎保障,施工單位需要在采購材料的過程中嚴格按照施工標準和要求進行采購,一旦出現材料不合格的情況就會直接影響到整個工程項目的質量,所以施工單位要緊抓材料采購這一環節,貨比三家,在控制施工成本的同時也要保證施工材料的質量,施工材料進輸入施工現場之前也需要進行審查,避免不合格材料的混入。同時相關管理人員要采用定期、不定期形式抽查施工材料,避免存在質量隱患。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建設的腳步逐漸加快,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在環節我國能源緊張的問題上做出了巨大貢獻,在推動我國經濟發展上發揮出了重要的力量,因而,面對其建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施工風險必須要加強施工風險管理,從施工工序、施工人員、施工環境以及施工材料等幾個方面加強管理,建設過程中還要結合項目的實際情況及時做出調整,最大程度上保障施工進度以及施工質量,不斷提高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的整體效益。
參考文獻:
[1]應世君,方忠國,方定國.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風險管理分析[J].科技資訊,2018,16(16):52+56.
[2]李鵬.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風險管理研究及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8(12):290.
[3]馬傳忠.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風險管理研究及應用[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6(14):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