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芳
摘 要:產品包裝是生產的最后一道工序,是質量把關的最后一道窗口,其下一個檢驗部門就是市場、直接面對消費者,因此,包裝車間在產品質量的內控方面責任重大。隨著市場多元化發展,消費者對酒類需求的多樣化,本公司新品研發不斷,生產線產品出現種類繁多、生產量不均衡、產品更換較為頻繁的問題。簡單的包裝程序、傳統的流水線已不適用于目前的生產節奏,在生產過程中出現了耗工費時、工作效率低的現象。針對這一問題,對包裝車間的生產管理提出相應的創新措施,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關鍵詞:酒水包裝;生產管理;創新措施
一、前言
質量管理是包裝車間工作中的重中之重,2017年更是全力保質提量的一年。在控制產品質量上,車間總結五個關鍵環節控制,嚴格落實執行,即:來料提前抽樣核實控制、生產包裝材料質量控制、凈含量及酒度誤差控制、灌裝取樣檢測控制、成品質量預防性控制。并有針對性的制定了《成品取樣管理規定》,繼續嚴格執行《洗瓶操作規程》、《產品質量追蹤表》、《不合格品臺賬質量分析表》。在這五個關鍵環節和配套管理規定的控制下,車間以生產運行平穩、產品質量穩定、操作控制精準的成績完成了上級下達的生產任務。
二、包裝車間生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措施
(一)物料問題及措施
根據市場導向,2017年公司新品開發較多,且新舊物料更替較為頻繁,尤其一些外包銷產品為節省包裝物料成本,在大批量上線生產后出現不合格品,影響生產效率。主要問題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1.瓶子質量問題:多為瓶嘴處有裂痕或瓶身、瓶脖、瓶底處有裂紋或沙眼造成滲酒的情況發生;2.瓶蓋問題:瓶蓋與瓶嘴不符,大小、長短有誤差,造成壓蓋機壓蓋后掉蓋、倒置后漏酒。3.盒子質量問題:盒體接縫處開膠、盒子本身質量差,在包裝折盒過程中容易開裂、盒與盒之間有色差、盒子摻雜其他品種4.其他輔料:鉚釘,鉚釘與盒上留的鉚釘孔大小不符,或材質不符;手提袋,摻雜相似產品的手提袋。
關于以上物料問題的分析,車間積極與質量管理部和物供部門及包銷商溝通,將容易出現的質量隱患和在生產過程中已經出現的質量問題列出明細,記入《包裝車間不合格品臺賬》并做出不合格品的分析報告。
(二)包裝質量問題
2016年包裝車間于二、三月份期間生產42度貞元增(銀卡)帶獎(1*4)72503件,42度貞元增(銀卡)分銷酒店(1*6)7617件,42度貞元增(銀卡)品鑒(1*12)2995件,因入庫后出現大批量翹標問題,影響到市場銷售。因此批酒是產品更換包裝后第一批生產的酒,在生產線上貼標過程中均未發現有翹標、起泡等異常。但入庫后因商標材質及貼標方式等問題在盒內長期密封才導致的商標脫落、翹起等現象。這次事件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質量把關不止于包裝流水作業現場上,還必須全面的考慮到產品的質量隱患。提前預防、過后控制與生產現場嚴格把控同時進行,且同樣重要。2017年的成品酒質量問題主要集中在產品瓶子瓶蓋處漏酒、瓶身滲酒、透明酒瓶內雜質多,外包裝盒盒底開膠這些問題上。
為保證產品商標外觀質量,此批酒全部返工處理,重新貼標時增加一道刮標程序(貼標以后再用專門定制的刮板進行刮標),此次事件除了給我們以上教訓外,帶給我們更多的反思:產品上線前應加強自檢、產品入庫前應加強抽檢。尤其是新品或者需手工貼標、機器貼標的產品,應提前進行試裝,在前一天經過正常的包裝程序后應隔夜放置,第二天再看其包裝效果。試裝工作量雖然大,但車間會盡力做到最好,將所有質量隱患排查在車間內部,杜絕流入市場。
三、包裝車間生產管理的創新
(一)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
1.落實質量管理制度
現各項質量管理制度已健全,明年工作重點是讓制度落實到位,生產現場還存在管而執行不到位的現象。必須讓員工有這方面的意識和具備相應的素質。因此提高管理人員的執行力和質量意識與我們全體員工以及各級管理人員的積極配合是密不可分的,沒有員工的配合和管理人員的齊抓共管是完成不了的。
2.完善產品生產過程質量狀態的相關記錄
如果有了完善的質量記錄,它將為產品設計更改、技術分析、數據查尋等提供準確的依據。雖然這方面在逐步改善,但離我們質量管理體系所要求還相差很遠。
3.認真總結質量問題
對質量問題進行認真的總結,建立《成品酒質量追蹤記錄》、《洗瓶操作規程》、對不合格品進行每月分析,發生異情事后及時記錄時間、地點、原因、事件、結果、解決措施、反饋效果、改進措施,效果驗證。舉一反三,班組會前做好宣傳,杜絕類似事件在其他班組再次發生。
(二)完善車間現場管理工作
1.加強內部管理
目前公司正在申報國家4A級旅游景區,包裝車間作為被參觀對象,必須加強內部管理,使車間的衛生環境達到國家4A級旅游景區的標準。逐步使車間管理由粗放型,走向標準化、細致化,使任何工作、行為都有章可循。進一步降低包裝物料消耗,使包裝成品更加精美、精致,提高物料利用率。提高物料、輔料領退得及時性,避免作業過程中資源浪費。將車間定置定位制度上墻,將車間的所有瑣碎小物件都放在規定位置。
2.細化現場設備管理
嚴格按照車間規定的《設備管理制度》及《設備維修、保養及大修計劃》對設備進行保養及維修,不斷提高設備保養技能,對設備的日保、周保、月保制度化,定期檢查,實施各種激勵手段,引導員工運用正確的方法對設備進行保養。定期對車間大型設備徹底清洗,防止機器內部長期積存污垢影響產品清潔度。降低設備事故率,設備保養要重要維修,將設備停機的隱患提前排除,為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保證設備安全經濟運行。
(三)創新技術設備,提高生產效率
1.采用U型流水線
為滿足市場多元化的產品生產需求,傳統的直線型流水線已不適用于目前的生產節奏,在生產過程中出現了耗工費時的現象。包裝車間應采用U型流水線,支撐臺采用U型,使得入口和出口一致有利于實現拉動生產,拉近了工作站間距離,縮短員工作業行走范圍,減少了物料搬運浪費時間,有利于實現一人多線的中間區域成為共享區域,便于員工之間進行學習、交流和互動;作業分派組合方式更多,具有更強的分派柔性,在相同節拍下,U型支撐臺的布局所需工作人員小于等于直線所需,使用該U型流水線增加了工序組合方式調整的靈活性,具有操作多道工序能力的員工,能夠隨時根據工作需要調整操作的工序業務,布局緊湊;使物料搬運成本最小化,提高了空間的有效利用,同時提高了勞動力的有效利用。
2. 設置雙鏈道分揀器和分揀臺
為了便于分揀合格品和不合格品,產品灌裝燈檢區還設置了雙鏈道,包括分揀臺和分揀器,所述分揀臺設置在檢驗臺尾端,分揀器設置在分揀臺上,分揀器與工序檢驗器相連接。所述合格品臺設置在分揀臺外側,不合格品臺設置在分揀臺內側。在產品內在質量(酒水清澈無雜質)、外在質量(外包裝精美程度)通過視覺檢驗合格后即跟隨雙鏈道中分揀臺外側順利流入下道工序,而不合格品將會人工放入分揀臺內側,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返工再利用或直接報廢。
生產設備的革新,伴隨生產班組人員結構的重組,使得班組成員更加優化,不存在人力資源浪費。在減少用人的情況下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便于更加復雜化的生產工序在節拍時間內完成,解決了過去制約生產速度的瓶頸。
四、結束語
面對包裝車間質量管理的問題,車間通過開專題分析會、班前工作指導、不合格品臺賬質量分析等多種形式進行研究,不斷總結經驗,加強車間人員質量意識使得產品質量得到穩步提高。車間還可積極組織和開展多種形式的勞動技能競賽,生產管理和生產工藝的合理化建議,設備改進和技術創新等一系列活動,以激勵員工的生產工藝、技術創新的積極性。我們相信,只要生產車間的每一個員工都有高度的質量意識,并付諸于生產操作的每一環節中,產品質量將會穩步提高。
參考文獻:
[1]陳一飛.織造車間運行管理創新的實踐[J].紡織科技進展,2016年06期
[2]周瑩.5S管理法的應用現狀及管理創新探析[J].改革與開放,2016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