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 要:近年來,小麥聯合收割機已基本普及,隨之玉米聯合收獲機快速發展起來。然而玉米收獲機顯然是存在問題的,這些問題仍然有待于解決。
關鍵詞:玉米聯合收獲機;存在的問題;改進建議
玉米聯合收獲機是一次性完成玉米果實收獲及秸稈處理作業的農業機械。按照其收獲方法可分為玉米摘穗收獲機、玉米籽粒收獲機、青貯飼料玉米收獲機。玉米摘穗收獲機收獲后玉米以果穗狀態存在,玉米籽粒收獲機收獲后玉米以籽粒狀態存在,青貯飼料玉米收獲機用于收獲玉米青貯飼料,在養殖業集中地區應用較多。玉米收獲機械化的發展已經到了關鍵時期,各地不斷加大開發力度,為玉米收獲機械化努力提供物質技術上的支持。從有關資料、外地現場觀摩及本地引進考查試驗的情況看,2000年投放市場的玉米聯合收獲機,在性能質量及生產效率等方面,較往年有了一定提高,令人鼓舞地是出現了一部分較為成熟的機型。但有些機型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適應性和質量可靠性方面的問題,現就有關問題作如下探討:
1玉米聯合收獲機存在問題
1.1 適用性問題
現在制造的玉米聯合收獲機收獲效果不錯,但是它有著極大的弊端。因為我國各地區的玉米種植差異極大,尤其是種植行距有極大的限制,雖然不對行的玉米聯合收獲機完全可以適應行距差異,但是其造價極高。對行的玉米聯合收獲機價格較為親民,但是只能對玉米種行距較大的進行適應。
1.2 質量問題
在我國玉米聯合收獲機械的制造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才得以全面發展,正因為其研發制造的時間過晚,設計與質量方面有很多缺陷,主要就是玉米籽的損耗率過大以及清潔率較低;玉米聯合收獲機就是為了節省勞動力,但是因為其質量出現問題,對玉米的處理并不干凈,同時機器出現故障的概率也極高;當玉米出現倒伏現象之后,多數的玉米聯合收獲機不能進行收獲工作。
1.3 技術革新問題
玉米聯合收獲機從現在快速的科技發展層面來說,創新發展過慢,雖然說近幾十年來單單玉米收獲機械的創新都經歷了三次高潮,但是顯然這方面的技術依然在較低水平擺動。雖然有披掛式不對行的玉米收獲機出現了提升,但是由于生產企業的資本弱小,導致資金投入較少,技術的創新自然是寸步難行。
1.4 機手素質較低
目前的情況是現在農民的文化程度較低,往往在購置玉米聯合收獲機只注重收益,追求能夠快速回本。因此對于收獲機還沒有進行試用就開始進行作業,什么操作技術方法、維護保養與安全注意事項壓根就不注意。機器的操作者自然就不會有什么正規的上崗培訓,操作全靠摸索進行,這無論對機器還是操作者都是很大的隱患。實際上這對玉米的增產會有很大的耽誤。
1.5售后服務問題
玉米聯合收獲機直接的銷售對象就是農民,這些農民分布來自全國各地,對于生產廠家的售后帶來很大壓力,因此一定地區內缺乏著高素質的維修技術人員,售后服務自然出現不到位的問題。一旦設備出現相應問題難以快速修理時,就會耽誤農時,導致產量的下降,損害農民的既得利益,影響他們使用玉米聯合收獲機的動力。
2改進建議
對于玉米收獲機,農民需要的是具有中國特色,能夠滿足各種積溫帶、各耕作制、各種農藝要求,產品可靠性高,操作方便,價格適應不同經濟水平、機械作業效益要遠大于機械成本的系列化產品。農戶對產品的作業要求一般是穗稈兼收,有的需要摘穗、剝皮、秸稈粉碎還田,有的需要把秸稈粉碎后收集起來,有的不剝皮等。機具的開發要根據玉米的品種、密度、種植方式和規格等,堅持農機與農藝緊密結合的原則,充分考慮機型的區域適應性。針對現有機型存在的有關問題,筆者認為,在改進上應注意如下幾個方面:1)由于玉米收獲生物量較小麥收獲大,要求配套有較大的動力,特別是自走式小麥聯合收獲機母機必須配備足夠的動力,提高動力適應性,以確保機器能夠實現一機多用。2)為便于行距可調,適應對作業要求,提高效率,可考慮采用移動割臺的形式,運用液壓或機械調整裝置,調整割臺行距,秸稈還田機可由液壓控制浮動或機械仿形浮動。3)為了防止喂入鏈條因拉輥或摘穗輥纏草增大鏈條強度而被拉斷,可設計采用彈簧保護裝置,實踐證明,這種效果很好。4)摘穗板不宜采用平板形式,可考慮采用凹板形式,增大與果穗根部的接觸面積,減少作用力,避免啃棒。其實,摘穗輥形式較能適應含青秸稈的收獲,避免掐梢,堵塞割臺。5)有的機型需要重新設計秸稈還田機的動力傳動裝置和路線,皮帶改型或增大根數或采用鏈條傳動,提高傳動效率和還田效果。6)母機可考慮增加果穗輸送裝置,改裝糧倉,充分利用糧倉資源,增加積穗功能。7)設計除雜機構,如碾輥、風機等,保證果穗清潔度。8)小麥聯合收獲用的整機部分設計,要充分考慮玉米聯合收獲的適應性可靠性以及母機加裝玉米收獲機構部位零件的通用性和耐用強度。盡管為了提高機具的適應性可靠性(如增加一些機構,提高技術含量等)而可能增加部分成本,但機具的作業效益是以其適應性可靠性為基礎前提和保證的。如果一種機具適應性可靠性得不到根本保證,那就談不上什么作業效益了。秋收季節時間比較寬松,作為玉米聯合收獲機只要有了適應性可靠性,就可以保證生產效率,那么也就有了足夠多的作業量,就有了更多的收入。同時由于機具具備了適應性可靠性,農民愿意使用,那么,廠家就可以批量生產,同時強化質量管理、成本管理等,使其成本逐漸降低,規模效益不斷增加,促進產品的推廣應用。
3作業結束后的技術保養
(1)每日工作結束后應清理玉米聯合收獲機殘存的塵土、莖葉及其他附著物。(2)檢查各組成部分連接情況,必要時加以緊固,特別要檢查粉碎裝置的刀片、輸送器刮板和板條的緊固,注意輪子對輪轂的緊固。(3)檢查三角帶、傳動鏈條、喂入和輸送鏈的張緊程度,必要時進行調整,損壞的應更換。(4)檢查減速箱同步帶輪封閉式齒輪傳動箱的潤滑油是否有泄漏和不足。(5)檢查液壓系統液壓油是否有泄漏和不足。(6)及時清理發動機水箱除塵罩和空氣濾清器。(7)發動機按其說明書進行技術保養。
總結:以根據當地玉米種植農藝,正確適時地對玉米收獲機進行適應性調整和維護,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和經濟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