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涵 孟旭 王源升
摘 要:通過深入了解民間傳統文化的布貼畫,發現它的美,發現它悠久的歷史,現代設計中抽象藝術與傳統文化的碰撞,剛柔并濟的結合,展現另一層次的美感。在以前傳統民間藝術體現在人們的各個方面。比如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節日風俗等。而現今社會卻越來越不被重視,越來越多的人的喜愛國外文化,以至于外國友人只知京劇旗袍而不知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常常被大家忽略的本土傳統文化是非常值得我們去深入了解、挖掘和發揚的。
在我們靈感空乏的時候,傳統民間藝術往往可以給我們提供源源不斷的靈感素材。這篇文章就是通過對陜西延川民間布貼畫藝術的研究,對布貼畫藝術所蘊涵的文化內涵及應用技法分析,讓大家通過深入了解民間布貼畫的精華之處,更了解本土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
關鍵詞:布貼畫;抽象藝術;傳統民間藝術;文化傳承
我覺得作為一個當代大學生,我們應該深入研究傳統文化布貼畫這種手工藝,并傳承中國傳統民間藝術,更好的保護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黃土高坡由于特有的地形地貌特征,孕育了很多非常有特色的民俗文化與民間藝術,比如民間剪紙藝術與布貼畫。它們以獨特的形式創造出了極具魅力的延川民間傳統文化藝術,這些魅力充滿在生活中。這個真的是特別吸引我們的地方。
其實對于設計師來說,陜西民間布貼畫是我們一份寶貴的資源與財富,是需要我們深入了解并且傳承的民間藝術,我們必須重視保存上并加以合理的利用其給與的靈感。通過自己的表達重塑新的生命活力,讓它已另一種形式從新出現在國人乃至國外的舞臺上。
1、布貼畫的文化內涵
顧名思義布藝貼畫是用布做的畫,采用布料的天然紋理和花紋,將工筆畫用布貼的形式表現出來。它的由來為絲綾堆繡的變化,也被稱做宮廷補繡,民間將其叫做布貼畫。布貼畫起源于唐朝,隨著一代又一代的傳承,布貼畫的稱號各色各異,但是不管稱呼如何不同,它講述的都是民俗文化的傳播與傳承。布貼畫應用廣泛,比如在荷包衣裙上隨處可見它的蹤跡,工藝手法多種多樣,形狀千奇百怪,花鳥,人物,動物等。布貼畫與延川人民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關系,比如農家婦女用各種色彩的碎布頭剪貼成各種各樣的吉祥紋樣,裝飾在兒童衣服帽子帽和鞋子上;有的剪貼喜慶的紋樣圖案縫在新婚的枕頭上。布貼畫工藝精湛、各具特色、格調別致,適合于裝飾不同的居室、場景、它作為室內裝飾品和藝術性成品,很受人喜歡并廣為流傳下去。
2、布貼畫在服裝中的應用技法
首先要介紹的就是平貼類布貼工藝的應用技法。陜北民間布貼畫的主要材料為手工土布,染色的顏料是經過加工的化學顏料。工藝流程簡單,首先對已經織好的布進行清洗,對洗好的布分別進行染色,把布放到已經調配好染料的水里煮,煮的時候加入適量食鹽,煮開之后,撈出控干水分并晾干。此種方法染出來的布色彩鮮艷、不易掉色,染料分布均勻。然后對染色晾干后的布進行上漿,方法是在染好的粗棉布上刷一層漿糊,將其反面晾干,目的是讓棉布平坦不脫線。最后進行制作,制作的方法主要是剪切和拼布為主。將布剪成各式各樣的圖案,可以制作好圖案在剪,也可以直接進行剪切,接下來按照圖案或者自己心中想的樣子進行粘貼。現在新型的纖維藝術材料如棉、麻、羊毛、絲綢、化纖織物、錦緞等等都可以廣泛運用在現代服裝中。
其次就是浮雕類布貼工藝的應用技法。簡單來說設計進步的根本就是新材料新工藝的不斷出現。以布貼畫為例,紙縫工藝的癡線,以它精湛的拼縫、絡線和巧妙的補花技藝廣泛應用在浮雕類布貼工藝中。從縫開始主要是在塊面進行重點研究。強調“面”的廓形色彩材質。盡量的不使用填充物進行塑形,主要設計是在拼貼的圖案的層次上,此種方法適宜塑造繁瑣而又零散的碎片圖形,更加逼真層次鮮明。從紡入手,主要是研究絡線,強調作品單純概括的造型效果,又在色彩、肌理等方面具有時代特性。在制作具有浮雕效果的布貼時,材質肌理本身的特性也是畫面呈現浮雕感的重要環節,材料的肌理美感指通過或縱橫或凹凸的圖案所展現的細膩粗糙柔軟堅硬等材料本身的特點。
最后要介紹的就是新型材料類布貼的應用技法。在設計師在選材時,應選擇與設計相符的新型纖維類材料,讓設計向綜合類立體化時代邁進。現代藝術設計在表現形式是在平面構成,色彩構成和立體構成原理的基礎上,又加入現代高超的工藝技法如焊接、鍍金、噴漆、拓印、壓皺、打褶、捆扎和纏繞等進行藝術加工創作。材質是表現工藝美的物質條件,在對布貼畫的設計創作中,應當選用硬度材質或可塑性較強的材質以顯示出紋樣的立體效果。。比如特質金屬絲、包纏絲等材料,這些材料用于塑造立體造型,達到較強的塑形立體效果。服裝設計中所用的輔材如紐扣、亮片,花邊、珠子等也為布貼畫設計帶來設計材料,將這些綜合利用,合理使用都能制作出創新時尚的布貼畫設計作品。無論是天然的纖維、化學的纖維、還是金屬絲線,纖維自身的特性如光澤、色調、肌理、軟硬等質感,都為服裝設計帶來了新的設計想象。
3、布貼畫與抽象藝術相結合運用到服裝設計
單純的中國傳統布貼畫應用在服裝上,比較傳統沒有新意,利用抽象藝術再結合現代時尚元素將布貼畫進行創新設計,展現布貼畫的精髓和潛力,將創新后的布貼畫應用到服裝設計中,特立獨行。抽象藝術是一種脫離自然世界的藝術,它透過形態和色彩,以抽象的形式來表明具象的事物。當人們談起抽象藝術的時候,很多人都會第一反應和抽象畫聯系在一起。其實,除了抽象畫以外還有很多的藝術鄰域、音樂、抽象雕塑、抽象攝影、抽象舞蹈、抽象詩歌等,并不只是單一的繪畫藝術。民俗文化給人的感覺是比較接地氣,比較中規中矩的。而抽象藝術給人一種很張揚,讓人浮想聯翩的感覺。布貼畫色彩鮮明,著重寫實,非常具象。抽象藝術是純粹由色彩、構成、符號、點線面、肌理構成的畫面。兩者相結合更符合現代的審美與流行趨勢,也能很好的體現文化氣息。
4、總結
通過對布貼畫的材料和工藝制作技法的研究,讓我對傳統手工藝布貼畫文化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其實真正的中國設計是試圖去發掘我們民族的本土文化。現在的我們大多選擇崇洋媚外,忽略了我們中國自己本土文化的魅力。所以我們應該對民間傳統藝術文化進行研究、進行創新、并加以提煉概括轉化為實用性的現代化產品。也可以把民間藝術元素抽象成一種精神內涵,融入到現代設計中,為服裝的設計提供更遼闊的創作空間。讓更多的人關注中國文化,增強文化自信,讓中國文化在各國各行各業中體現。通過我們的手,把中國的本土文化推廣出去,讓世界可以看得到中國文化的魅力。
參考文獻:
[1]閆佳曉.“貼”出來的藝術—延川民間布貼畫造型藝術在現代設計中的啟示與應用[D].西安美術學院,2010.
[2]趙農.中國藝術設計史.陜西: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
[3]羅琴.陜西民間布貼藝[D].武漢紡織大學,2015.
作者簡介:
張智涵(1997.07.25)男,漢,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雙城區,大連工業大學服裝學院,本科,學生,研究方向:服裝陳列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