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木
摘 要:鄉村振型戰略在十九大的工作報告中有所體現,并被直接寫入到黨章之中。我國城市經濟繁榮,發展節奏快,不少鄉村區域也逐漸擺脫了落后的狀態,呈現出全面發展的局面,城市與鄉村均需要運用戰略化的方案來完成發展任務,在振興新型鄉村的工作展開之初,鄉村既有的問題可能會影響振興工作。在大力推動鄉村戰略化發展工作之前,應當先確定現有的振興問題,并提供可靠的振興發展策略。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發展問題;發展對策
很多國家在提升經濟發展水平時,都對鄉村的情況進行了關注,我國在建設社會主義新型鄉村模式時,需要從其他國家處借鑒先進的工作經驗。在發展鄉村時,政府一般會從鄉村環境優化、產業結構構建與生態科技應用等方面來全面發展鄉村,我國的國情與其他的國家存有明顯差異,完成戰略發展方案制定的工作之后,還需要對戰略發展方案的可行性進行確認,找出戰略方案的實施問題,確定發展對策。
1 我國鄉村全面振興活動開展問題
1.1 產業問題
如果想要使鄉村獲得穩定的發展動力,產業支持是非常必要的,對多處鄉村區域的發展情況進行考察之后發現,產業結構過于單一的問題廣泛存在,農業生產仍舊是大部分鄉村居民的生產發展方式,鄉村經濟環境過差,很難吸引更多的新型產業在鄉村發展,缺少龍頭產業,產業整體結構系統就會產生問題,特色企業沒有被有效突出,鄉村的整體產業發展水平也相對比較低。除了鄉村產業結構具有的問題之外,政府對產業扶持不足的問題也影響了鄉村經濟發展,基層政府不僅需要支持民生工程的建設工作,還要對產業發展進行有效支持,一些基層政府只愿意建設見效快、風險水平低的工程,產業發展這項經濟建設工作就被忽視。
1.2 城鎮化工作問題
城鎮化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盡管城鎮化建設工作可以幫助加快鄉村發展速度,但是城鎮化的負面影響也逐漸生成,受到異地城鎮化發展活動的影響,青壯勞動力進入到城市尋求生存機會,鄉村中剩下的老年人、兒童以及婦女等相對弱勢的群體難以承擔發展鄉村的任務,剩余群體缺少農業耕作能力,農田逐漸出現了荒蕪的情況。
在城鎮一體化的工作過程中,受到影響的不只有鄉村,城市也出現一些發展問題,包括交通擁堵、人口增幅變大以及可用資源逐漸減少,城鄉一體化發展工作也因此而受到阻礙。
1.3 鄉村價值沒有被有效利用
在對鄉村展開開發工作時,需要有效利用已有的鄉村資源,但是在當前的開發活動中,鄉村資源并為被有效利用,具體的鄉村資源包括村落地理位置、水資源以及土地資源等,另外從農業活動中獲取的農產品也是重要的鄉村資源,這些資源潛藏了巨大的利用價值,但是在實際的鄉村發展活動中,這些資源的價值還有待開發;將戰略振興工作切實落實下來之后,建設者將大量的資源輸送到鄉村,產業資源的成本極高,但是鄉村既有的資源卻并未被挖掘與利用,外部項目可能會與鄉村的環境出現沖突的情況,項目發展也將會受到阻撓。
1.4 基礎設施問題
鄉村可用的基礎設施不完備,鄉村發展需求難以被滿足。為了形成更加可靠的物質基礎,基層政府應當將更多的工作精力投放到鄉村基礎設施優化環節中,不僅需要完善農業生產活動中需利用的農田水利設施,還需要完善通信系統、交通系統以及電氣系統。除此之外,為了可以保障鄉村居民生活質量,使鄉村維持持續發展的動力,還要加大衛生醫療設施與基礎教育設施的建設力度。
盡管農村區域已經擁有農田水利系統,但是受到使用時間的影響,水利設施存在老化的問題,一些農村區域的自來水甚至并未被全面普及,供電不穩定、交通系統不合理,基礎設施問題還影響了鄉村居民的生活安全。
2 振興鄉村可用的工作策略
2.1 挖掘鄉村價值
鄉村是一個價值復合體,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價值:一是生態價值,鄉村自然風光優美,蘊含著“天人合一”的生態理念。鄉村的生態是一個復雜的自循環和自平衡系統,它滲透在鄉村生活的方方面面。二是生活價值,農村居民的生活低碳、慢節奏,是與大自然節拍相吻合的,是一種更接近人類原初,也更符合自然天道的生活方式。三是文化價值,村落中獨特的建筑風格、風俗習慣、道德信仰等都有重要的文化價值。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被賦予了深刻的文化印記和鄉土情懷。
2.2 優化城鎮化工作系統
結合三國鄉村振興實踐和我國實際情況,我國需要因地制宜地以異地城鎮化和就地城鎮化相結合的方式來促進鄉村振興。但是,要注意以下問題:科學規劃。城鎮化建設必須要在政府引導下進行科學規劃,如果有必要,要向相關專家請教,因地制宜,科學推進,不能急躁冒進,不能盲目搞“大遷徙”和“造城”運動,破壞了城鎮化的初衷。加政府扶持力度。一方面,異地城鎮化要破除戶籍障礙,讓農民進得了城,安得了家。這需要政府適時出臺政策,破除戶籍障礙,為農民進城敞開大門;另一方面,就地城鎮化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產業支撐和人才支撐。這就需要政府政策扶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引入龍頭企業和優秀人才。
2.3 突出特色產業
科學打造鄉村“一村一品”。一是對鄉村特色進行科學定位和規劃。要縱觀整個行業市場,分析鄉村特色的優劣勢,對鄉村特色進行科學定位和規劃。可采用階段目標的形式,在前進中不斷修正,逐步推進。二是對鄉村特色進行大力宣傳。在宣傳時,最好能使鄉村特色帶上獨有故事的印記,故事具有傳播快、便于記憶的特點,有利于鄉村特色深入人心。
2.4 構建戰略發展基礎
從其他國家的鄉村振興實踐中可看出,改善農村居民生活條件,滿足當地民眾的基本生活需求,是進行鄉村振興的第一步。加大“水電路氣房”改革力度,補齊農村發展最大短板。其他國家的“七通一平”實踐,值得我國借鑒。相應的,我國要加大“水電路氣房”五個方面的改革力度。首先,提高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和質量;其次,完善農村道路和交通設備,降低車費;再次,加強農村電網的日常檢查、維護;又次,實行“天然氣進農村”工程;最后,加大政府投入,改革農村危房,打造農民的避風港。加強農村休閑娛樂設施建設,豐富村民日常生活。比如,每個村都打造一個“休閑活動廣場”,配備健身設備、籃球場、圖書閱覽室、農業科技傳播室、電影放映室等,為村民提供休閑健身的好去處,豐富村民的日常生活。
3 結束語
鄉村發展需要在良好的經濟條件下進行,政府不僅要根據鄉村的具體發展需要,給予充足的財政支持,同時還要以科學的方式規劃不同階段的發展工作,鄉村建設人員也要主動地從政策處獲取支持,本文先對幾種影響振興鄉村工作的問題,在確定戰略化的鄉村振興工作方案時,需有效考慮并消除這類問題。另外,還需結合鄉村的具體地域特點來形成極具特色的全新鄉村系統。
參考文獻
[1]王桃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鄉村科技,2018(12).
[2]張鼎宇.淺析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舉措[J].農家參謀,2018(13).
[3]李祖杰.新時代鄉村振興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法制與社會,20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