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婭丹 楊曉慧
摘 要:本文從文化概念、文化與思維的關系出發,介紹生于西方文化的科幻片的主流文化核心因子——科學認知型思維;通過簡述其思維,結合電影范本《縮小人生》,對該思維在電影中的實際應用進行梳理分析,從而研究出建立于假想基礎上的科幻片敘事邏輯如何令人信服。
關鍵詞:《縮小人生》;西方文化因子;科學認知型思維方式
19世紀中葉,英國人類學代表人物Edward. B. Tylor 在他所著的Primitive Culture中,第一次將“文化”定義為一個復合整體,包括知識信仰、法律、道德、風俗以及其他人們作為社會成員所獲得的一切其他能力和習慣。
人類思維在認識和實踐的過程中形成人類文化,對人類文化起到建構、承載、傳遞的作用。在人類的發展中又受到自身文化影響。人類思維的活動包括在人類的生存發展中,反映并利用物質設備進行人類活動;在人類活動中,構建起語言并系統通過文字展現用于溝通,促進人類社會產生、進步;在人類社會進步的過程中,立言立文傳承精神文化,建構發展信仰、法律、道德、風俗、獲取能力和習慣;并據此構建發展各種有序的社會組織。
西方的科學認知型思維源于西方哲學,是西方主流文化的核心因子。西方人在西方哲學的指導下,不斷排除主觀臆想而從理性思維上認識世界,這極不同于中國人從自身悟道。西方人從物質的內在結構說明其種種屬性,從而產生了以實驗為基礎的邏輯分析方法,形成了西方科學認知型的思維方式。(連淑能)本文結合范本《縮小人生》對于科學認知型思維在電影的應用進行梳理研究。
1 開篇背景、情節及內容盡顯科學認知型的思維
電影開篇的背景、情節及內容都盡顯科學認知型思維,即通過實驗室研究所得到的數據來論述、解釋各種假設的理性思維形式。開篇背景是挪威卑爾根市艾德萬森研究所生物實驗室。實驗室內,喬根·阿斯比恩森博士將一小白鼠打麻醉針后,有條不紊地放入儀器,關門按鈕拉閘。再打開門時,留下懸念沒有揭曉,只是拍到博士的臉慢慢靠近儀器一臉驚愕的表情。然后博士一路小跑到辦公室激動地跟院長報告實驗成功了。五年后,研究所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以全球問題解決方案--人體尺寸縮小及其可持續性為主題舉辦了研討會。
此后全片一直圍繞這個主題展開多方面的論述。影片雖然建立在假想的基礎上,但是緊緊圍繞縮小手術及可持續生活這一主題,在研討會,上采用是實驗室數據分析結合研究成功案例進行論證,敘事的推進上再現一項科技成果產生于實驗室、于研討會推廣、借助媒體廣為人知之一過程。這種科技推廣過程符合現實邏輯。這種巧妙的論述方式,讓所有觀眾忘記了其假想的前提。
2 通過商業社會論證微型人生活的可持續性
該片中亮點之一是在人物的塑造和情節敘述推動上都盡顯經濟元素,從現實生活和商業推廣上論證微型人生活的可持續性,并且穿插現實生活中醫院為了避免糾紛,要求手術前簽署了免責協議的情節,這些符合現實生活的情節安排,都使得觀眾完全忘記縮小手術這一假想前提。
保羅夫妻經濟拮據決定走進休閑樂園。展廳參觀完后,兩人終于坐到了銷售員的面前。銷售員熟練地根據兩人的所有收入計算出一套完美生活的方案,推薦買一所至尊級房產、支付4500美金的健康健身套餐、15000美金的醫療程序費及稅費、除去養老金和其余存款,剩下152000美元資產。這筆本在現實社會中拮據的資金,在悠閑樂園居然可以等于12500000美金,可退休過上休閑生活。
于是,在這一系列有力的數據支持的商業廣告攻勢下,兩人變賣掉房產,告別親朋好友,準備新生活。告別會上,奧德蕾的父親表示了解到休閑樂園的零犯罪率后,理解女兒做手術的想法。并談及一直以此來說服其母親同意女兒的想法。然而,卡羅的母親并沒有出現在道別會上,這就為日后卡羅放棄手術埋下伏筆。
兩人在律師那里錄像,進行手術免責協議簽字。當律師問兩人是否了解手術大約有1/225000的概率導致受傷、永久殘疾或死亡。保羅答應是的。奧德蕾猶豫了一下,這為以后的情節再添伏筆。之后,兩人分開進行手術準備。
3 通過普通人親身體驗縮小手術經歷去論證微型人的可持續性
盡管科學認知思維在商業社會及科技發展中取得了輝煌成果,作者亞歷山大·佩恩(Alexander Payne)卻以普通人保羅的生活為例在后面的情節中,給出辨證看待的答案。因為科學認知思維是一種理性思維,并不能取代人與人之間情感。做完手術的保羅沒有想到奧德蕾在剃頭后就恐懼得受不了逃到了機場。奧德雷在機場打回電話,兩人通話中都只為自己打算而鬧得不歡而散,從此分道揚鑣。原以為可以從此退休,到休閑樂園過上休閑生活的保羅,任自己治療師的執照過期,不想卻遭遇離婚,財產被分割大半的困境。這下保羅只得放棄休閑生活,從新開始工作。
善于理性思考的保羅缺乏洞察人心的能力,以至于感情上一路波折不斷。由于敢于做縮小手術的單身女性較少,多數女性都是隨丈夫一起做縮小手術,所以,悠閑樂園的女性稀缺。保羅只好開始降低標準找單親母親相親。豈知因不懂也不顧女方心思,而讓戀愛無始而終。
在休閑樂園,保羅受鄰居杜贊邀請參加聚會。聚會上,失婚失意的保羅受陌生女子誘惑嗑藥。雖然后來想挖喉吐出但并未成功,不醒人事留宿杜贊家。第二天,保羅見到來杜贊家打掃的越南籍的陳玉蘭。保羅發現陳玉蘭左腳假肢安裝有問題。職業病發作的保羅本想給陳玉蘭修理一下假肢。但陳玉蘭此時急著回去給另一位病人拿藥,并邀懂醫術的保羅跟她一同前去。后來,羅修假肢時,不想保羅卻修壞了假肢。于是在新假肢運到之前,保羅淪為陳玉蘭的“移動輪椅”兼呼來喝去的員工。
兩周后,杜贊聽到門鈴聲,開門冷不丁地瞥見來家里打掃的人中多了保羅,忍俊不禁。于是,熱心的杜贊決定和朋友兼船長的康拉德拯救保羅于水火之中。于是三人將陳玉蘭約來,以挪威最初的縮小社區有問題需要保羅解決為由想將保羅遣走。誰知陳玉蘭表示,此前她因組織群眾反對越南政府修建水庫,而被政府強制縮小,因而得到全世界的關注與同情。技術發明人喬根博士也一直因此深感內疚而邀她前去挪威,所以她正好借機同去。
4 辨證看待理性思維,生活回歸于愛心作為結尾
四人來到挪威,沒想到南極甲烷爆炸等事件讓喬根博士憂心人類歷史會走向盡頭。科學家們自從做微型人時,就在進行地底養殖農作物及牲畜的實驗,以避免意外災難。
此時,喬根博士據地底農作物及牲畜生長研究數據良好情況,決定帶領挪威微型人深入地殼1.6千米米生活。保羅以為自己生命的意義是跟著科學家走,研究如何活下去。然而,在保羅告別自己的朋友踏進山洞后,聽說要獨自走十幾個小時到達地底。此時他可能回想起縮小后的一系列失婚失意的生活,孤單和對未知的恐懼涌上心頭。面臨雖然活著但終將面臨獨自死去的恐懼,人生的意義對他來說已經不只是獨自活著,而是升華為與人生伴侶,熟悉的朋友一起生活。保羅在山洞通向外界的門要炸掉前一刻,沖回朋友的身邊……影片結尾,保羅冒著大雨去將富人家剩余的食物送給給吃不起飯的窮人。作者借這一幕表達保羅已經醒悟生命的意義。生命的意義不應是計算怎樣獨自活著,而是在幫助別人時獲得自己的人生價值。
參考文獻
[1]Edward. B. Tylor. Primitive Culture [M]. London.J.Murray,1871.
[2]連淑能.論中西思維方式[J].大連.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0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