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彥芳
摘 要:對阿莫西林具體藥理以及藥物使用效果進行分析。方法:采用隨機抽查的方式從我院2017年度2月份到2018年度2月份之間收治的消化不良病癥患者中抽出92人,將這些抽出的患者劃分為研究組以及對照組,對于對照組當中的患者使用雷貝拉唑藥物進行治療,而在對研究組當中患者進行治療的時候使用了阿莫西林藥物,從統計數據、患者各方面情況等方面對兩組最終的治療效果以及具體的不良反應出現幾率進行對比。結果:研究組結果數據和對照組實驗數據之間存在明顯差異。結論:阿莫西林在抗菌方面發揮出了良好的效果,并且患者在用藥階段中出現不良反應的幾率較低,以阿莫西林為主的治療方式值得推廣。
關鍵詞:藥理;應用;分析;阿莫西林
在現代疾病治療領域當中,阿莫西林藥物有著廣泛的使用,并且在阿莫西林使用中表現出耐酸性強、治療效果確切并且具有抗菌譜廣的霉素。將阿莫西林運用到臨床實際治療階段的時候,通常會使用這種藥物對敏感細菌導致的感染或者是傷寒病癥有良好的應對效果,對副傷寒沙門菌或者是沙門菌有良好的殺菌效果。并且在使用阿莫西林進行治療的時候可以采用口服的方式,并且采用口服模式使用阿莫西林藥物也能讓藥物有良好的吸收速度,通常半期時間在1.3小時以內。本文對阿莫西林的具體藥理作用以及相應效果進行了分析。
1 資料以及方法
1.1 基礎資料
采用隨機抽查的方式從我院2017年度2月份到2018年度2月份之間收治的消化不良病癥患者中抽出92人,將這些抽出的患者劃分為研究組以及對照組。研究組當中男性患者以及女性患者的比例為28:18,這些患者年齡處于17歲到62歲之間,患者平均年齡為40歲,患病時間在3天到13天之間。對照組當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比例為25::21,患者的年齡范圍在16歲到59歲之間,患者的平均年齡為39歲,患者的患病時間長度在4天到13天之間。
而在選擇患者階段中遵守的排除標準為:(1)對于雷貝拉唑藥物或者是阿莫西林藥物過敏的患者。(2)患者本人或者是患者家屬不同意此次研究活動的。本次研究活動當中患者的基礎資料不存在顯著差異,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實驗方法
對于對照組當中的患者使用雷貝拉唑藥物進行治療,而在對研究組當中患者進行治療的時候使用了阿莫西林藥物,從統計數據、患者各方面情況等方面對兩組最終的治療效果以及具體的不良反應出現幾率進行對比。對照組在使用雷貝拉唑藥物治療的階段中,讓患者口服藥物,并保證用量以及次數為每日1次、每次1粒,讓患者連續服用7天。研究組患者在使用阿莫西林進行治療的時候,藥物的用量以及次數為每2粒,每天2粒,讓患者連續服用7天。
1.3 評價標準分析
治療效果顯著標準:臨床癥狀是完全或者是基本消失,體內幽門螺桿菌指標正常。治療有效標準:臨床各種癥狀得到改善,幽門螺桿菌有的明顯好轉。治療無效標準:臨產癥狀在治療階段中未見好轉,甚至出現加重的情況。總有效=治療顯著數量+治療有效數量。
1.4 統計學方法分析
使用統計軟件對所有錄入的信息進行分析,并以統計學軟件為工具對指標進行有效分析,而其中的計數資料也就包括了不良反應的發生幾率以及實際治療效果。
2 結果
2.1 治療結果對比
研究組當中患者病癥的治療有效率達到了95.7%,而對照組當中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78.3%,從治療結果上看,研究組要明顯的由于對照組。從詳細結果上來看,研究組當中治療效果顯著的患者有19人,治療效果有效的患者有25人,治療效果無效的患者有2人,整體治療有效率為95.7%的。在對照組當中,治療效果顯著的患者為10人,治療效果有效的患者為26人,治療效果為無效的患者有10人,整體治療有效率為78.3%。
2.2 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研究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4.3%(2/46)遠低于對照組的26.1%(12/46),差異顯著(P<0.05)。詳細數據見表1。
3 討論
阿莫西林,又名安莫西林或安默西林,是一種最常用的半合成青霉素類廣譜β-內酰胺類抗生素,為一種白色粉末,半衰期約為61.3分鐘。阿莫西林殺菌作用強,穿透細胞膜的能力也強。是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口服半合成青霉素之一,其制劑有膠囊、片劑、顆粒劑、分散片等等,現在常與克拉維酸合用制成分散片。阿莫西林與氨苯西林的藥理作用相似,具有極強的抗菌活性以及抗菌譜作用,然而阿莫西林的耐酸效果更佳,殺菌速度以及殺菌效果均明顯比氨苯西林的優,但是阿莫西林是腦膜炎患者的禁用藥物。阿莫西林具有較好的吸收性,在酸性條件下也可以很好的吸收,并且胃腸道的吸收率可以高達90%以上,吸收的速度也遠比氨苯西林的快。阿莫西林的細胞穿透性也較好,與大分子的青霉素結合之后,會水解分子中的內肽胺,形成肽鍵。肽鍵會結合轉膚酶,降低轉膚酶的活性,切斷轉膚酶與細菌細胞壁之間的合成,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使得菌體出現裂解和膨脹。此外,哺乳類動物的細胞不存在細胞壁,所以對人體產生的毒副作用較小,安全性更高。
阿莫西林有著良好的臨床應用:(1)抗菌作用:阿莫西林是一種廣譜的抗菌藥物,對于革蘭氏陰性菌以及陽性菌均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阿莫西林對于G-菌以及G+菌的抗菌效果明顯,對于溶血鏈球菌以及肺炎鏈球菌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不會生成糞腸球菌、青霉素酶葡萄球菌等需要氧氣的革蘭陽性菌以及流感嗜血桿菌、淋病奈瑟菌、沙門菌、大腸埃希菌、奇異變形菌等需氧的格蘭陰性菌,不會產生幽門螺桿菌以及β內酰胺酶菌株。對于銅綠假單胞菌的抗菌效果一般,同時殺滅螺旋體以及滅球菌的作用明顯比青霉素G的低。(2)聯合用藥:阿莫西林聯合紅霉素,可用于治療心內膜炎,可以同時聯用潔霉素和紅霉素,取得顯著的殺菌效果;阿莫西林聯合羧甲半胱氨酸,可用于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聯合克拉維酸,可用于膀胱炎或者尿路感染的治療;聯合果膠鉍,可用于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治療;聯合雷尼替丁,可用于消化性潰瘍的治療;聯合蒙脫石散,可用于小兒急性感染性腹瀉的治療。
從藥物不良反應來看,阿莫西林的不良反應極低,基本在5%-6%,主要有(1)過敏反應:哮喘、蕁麻疹、皮疹以及發熱等。(2)消化系統:嘔吐、腹瀉以及惡心等。(3)血液系統:貧血、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嗜酸性粒細胞增多。(4)皮膚黏膜:Lyell綜合征、剝脫性皮炎、斑丘疹以及紅斑等。(5)肝腎功能紊亂:急性間質性腎炎、血清氨基轉移酶輕度升高等。
阿莫西林在抗菌方面發揮出了良好的效果,并且患者在用藥階段中出現不良反應的幾率較低,以阿莫西林為主的治療方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劉建軍,謝彥麗.關于阿莫西林的藥理分析和應用探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29):5-6.
[2]丁紅.阿莫西林的藥理分析和門診處方的應用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29):5908-5908.
[3]李艷麗,王學祥.西藥阿莫西林的藥理作用機制以及臨床應用研究[J].醫藥衛生:全文版,2017(2):00260-00260.
[4]張顥.西藥阿莫西林的藥理作用機制以及臨床應用[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79):15590-15590.
[5]陳立平.淺析西藥阿莫西林的藥理作用機制以及臨床應用[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18):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