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燕云 陶文俊 馮艷 萬淑娟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安全生產是民生大事,一絲一毫不能放松,要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當前,國家電網公司正處于加快建設世界一流電網的關鍵時期,電力基建工程項目正大規模展開,各地電網基建任務都十分繁重,施工現場點多面廣,安全風險管控壓力巨大。如何有效加強施工現場安全管控,大力提升基建本質安全水平,確保基建安全生產局面平穩是電力系統各級安全管理人員長期思索的一項難題。
據統計,施工安全事故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和安全管理的缺陷。從國內大量安全事故案例調查報告的原因分析來看,80%以上的安全事故是由于作業人員違反安全管理規定,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造成的,傷亡事故主要發生在安全意識不強、安全知識缺乏的生產一線作業人員身上。因此,要想減少基建安全事故的發生率,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消除施工人員的不安全行為,而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最有效的手段是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培訓教育,增強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培養其正確的安全行為。
目前,針對施工一線人員的安全教育有入場教育、三級教育、安全專項教育、特殊工種專業教育等,但大多數安全教育培訓都停留在以培訓師為中心,即“以教為主”的傳統模式,“我說你聽、我講你學,我做你看”,多以書面和口頭形式為主,屬于“灌輸式教育”,培訓易流于形式且效果不好。筆者曾經參加過幾期安全培訓教育,授課者在臺上講的口干舌燥,聽課者在臺下聽得昏昏欲睡,學員中不乏聊天的、玩手機的、睡覺的,培訓效果可想而知。雖然有的安全培訓課后有書面考試,但學員大都是考前強記,“記得快也忘得快”,培訓內容學員很難有效吸收并加以運用,學習效果也是參差不齊,無法使安全防范意識和安全知識真正深入每一個受教育的施工人員心中。在基建施工現場的安全日常巡查及檢查中,總會在施工現場發現習慣性違章問題,如不戴安全帽或安全帽佩戴不規范,施工電源接線方式不規范,安全遮攔圍欄措施不完善等等。對于這些問題,盡管安全主管部門采取了通報批評、考核扣分等多種措施,但這些安全隱患問題仍然屢禁不止,反復發生。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問題的根源在于施工作業人員未親身體會到安全教育培訓的內涵,安全施工知識未入腦入心。
安全教育培訓的實質就是促進企業職工提高安全意識,促使工人從“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轉變,促使其安全行為由強制執行轉化為自覺遵守。因此,創新安全培訓方式方法,豐富安全教育培訓載體,確保安全教育培訓走心高效尤為重要。針對創新安全教育工作建議如下:
一、創新培訓方式,引入體驗式安全培訓
“十次說教,不如一次體驗”。建議引入體驗式安全培訓,讓學員親身體驗不安全操作行為和設施缺陷所帶來的危害,增強工人的安全生產意識及自我保護意識,從而有效地降低施工現場安全事故發生率。
所謂體驗式安全培訓,就是在培訓方法上打破老師課堂主講和作報告的做法,采用參與式的培訓方法。培訓老師引導學員參與其中,讓學員自己親自體驗并在切身感受中學到知識與技能。在培訓手段上,把復雜的、抽象的,難理解的安全培訓教學內容簡單化、直觀化,讓培訓學員在一種真實的情境中積極主動地去接受安全培訓教育,而不是強迫性地去接受培訓。
可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研發含有多個典型電力實操場景、多種體感反饋模塊的安全體感互動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借助最新的 VR 技術,讓學員身臨其境地置身于各種真實、復雜、難度不一的基建施工虛擬現實環境之中。學員可以大膽嘗試各種實際操作。當學員因誤操作而導致觸電、墜落、敲擊等事故時,學員相應獲得視覺、聽覺上的爆炸或身體失重及暈眩等體感反饋。這種身臨其境的體驗式培訓,可以讓學員切身地感受到了安全事故的可怕之處,“劫后余生”的感覺會讓他們深刻體會到安全防護和安全施工的重要性,有助于加強學員對事故后果的認知,提高自身安全意識,加強自身工作中的責任心。同時,通過學員的模擬操作,培訓老師可及時知曉學員對安全培訓知識和技能的接收程度,及時掌握培訓效果。
二、豐富培訓載體,深度融合“互聯網+”安全培訓
“互聯網+ ”時代背景下,微課、慕課、安全生產微視頻、精品課程等信息化課程發展成熟,可借助網絡學習平臺、手機平臺、移動端 APP等平臺,建設包括動畫動漫、影視、音像等多媒體教材,安全生產微視頻,安全培訓精品課程,安全事故警示案例庫,安全法律法規,安全知識文檔等多種形式結合的安全培訓課程體系。學員可以根據實際需求,自主選擇知識點或者章節進行自主選學。
開發可安裝于手機上的安全培訓小游戲APP,游戲基于基建施工現場實際場景搭建,包含變電站土建施工、電氣設備安裝、線路施工等模塊,把安全管理規定、作業標準流程等相關內容融入游戲。開發“大家來找茬兒”或“安全通關闖關”等寓教于樂的小游戲,讓安全教育不再只是枯燥的說教,刻板的照本宣科。這種基于游戲模式的安全教育方式,有利于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可以讓學員以積極的態度來面對培訓,在游戲中學習安全知識,掌握安全技能。而且這種安全培訓活動可在工余飯后隨時開展,不受場地的限制,具有很好的靈活性。
作者簡介:金燕云(1979-),女,湖北隨州人,研究生學歷,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電網項目建設相關工作。
陶文俊(1981-),男,湖北大悟人,研究生學歷,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電網生產配套輔助基建工作。
馮艷(1978-),女,湖北安陸人,研究生學歷,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系統設計與規劃工作。
萬淑娟(1981-),女,湖北武漢人,大學本科,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電網二次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