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蒲軍
摘 要: 綠色制造是全球經濟社會確保可持續發展的路徑選擇,在國家注重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無法發展理念已經成為共識,在加快制藥工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綠色環保發展理念將引導制藥企業從企業生命周期、資源優化、綠色制造等維度保證醫藥化工行業進行升級,打造綠色環保制藥新模式。解讀制藥工業企業關注的政策,為制藥企業提供綜合解決方案,探索環境保護下環保制藥新模式。
關鍵詞: 環境保護,綠色制藥;行業可持續發展
2018中國國際制藥工業環保發展論壇于四月在上海成功舉行,在“綠色制藥,可持續發展”主題下圍繞國內制藥企業關注的環保稅、環境檢測、綠色制造等政策以及企業實踐中
清潔生產、環保治理的常見問題探索綜合治理方案,論壇召開過程中結合工程實踐案例打造綠色行業標桿,從制藥企業生產、研發、管理等方面提升環保競爭力,適應行業升級發展。
一、轉型升級下,制藥企業綠色環保發展方向
制藥企業工業化過程中造成的污染問題一直被社會關注,也是我國環保治理、節能降排等環境保護任務指標十分繁重的行業。適應政策導向,轉變發展方式,進行技術創新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在綠色環保理念的推動下打造制藥企業發展新模式。
對制藥企業而言,對現有業務進行整合,重塑信息收集、業務創新流程,對企業經營過程中的相關信息進行收集,提供業務創新和整合提供企業營運能力為提供基礎。綠色創新系統的優化資源配置功能是通過對企業經營中所涉及的資源等優化配置,提升資源質量,提升資源利用率,并對環保要求日益嚴格的情況下注意技術風險、政策風險,對制藥企業的內外部環境和資源進行協調,保證適應轉型升級。
以可持續發展為指導,調整產品結構,逐漸淘汰落后工藝技術、裝備,發展綠色制藥工藝,提高工藝技術水平。根據國家政策法規政策,結合制藥企業實際情況發聲,在環境治理中貢獻行業力量。加強生產源頭過程控制管理,推進清潔生產,持續改進工藝技術,實現節能減排,解決影響終端治理的癥結。對化學原料藥、中間體生產過程清潔化改造、制藥工藝用水重復利用等節水改造優秀管理經驗進行學習、借鑒。加快環保治理技術的推廣和創新,突破企業健康協調發展技術瓶頸問題。不斷增強企業生產管理等綠色理念,提升行業綠色發展意識,鼓勵企業環保實踐的參與度和積極性,為綠色制造創造良好消費文化和行業氛圍。
二、制藥企業綠色環保轉型升級中存在的問題
在集群化發展的過程中,制藥企業成為高新技術密集的產業形態,原有的高污染、高能耗、低技術含量的發展模式逐漸被淘汰,但技術和產品研發投入不足,核心創新能力較弱則成為國內制藥企業普遍面臨的發展問題,技術創新經費、人員開發等投入不足,導致行業核心競爭力弱。環境法律責任規定不足,低碳轉型制度體系不完善,缺乏對污染企業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沒有詳細解釋,城市功能不清導致環評制度難以落實。此外,排污許可證制度缺乏法律約束,沒有明確的措施和流程,實踐中操作性差,多數中小企業在申報和接受管理的過中存在理解不足[1]。制藥企業對現行的污染防治技術政策未嚴格落實,尤其在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二次污染防范、固體廢棄物處理、生物安全防范工作等注意事項中缺乏明確技術執行規定做參考,對制藥企業生產、排放以及處理等環節技術要求缺乏嚴格的政策執行,此外,對制藥企業污染信息公開不到位,企業沒有借助網絡平臺發布環保信息,且環保部門監管以及群眾參與度較低,一般制藥企業的污染問題只有大事故爆發后才得到曝光,環保信息公開不夠,環保實際需求未能得到滿足,民眾知情權、監督權在環保制度建設、技術防范政策制定、監督等環節為得到保證,導致整體監管力度薄弱,制藥企業的環保工作遲遲未取得實質性進展。
三、制藥化工企業打造綠色環保新模式的可行做法
1、認清企業的法律責任,執行環保文件,降低違法違規成本
《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試行)》對企業的排污許可證申請、核發、執行以及環保部門監管和處罰管理活動提出具體等行為政策指導。針對原料藥制造企業的排污許可證核發放目前已結束,立法機關進一步加快推動排污許可管理條例出臺,對固定污染源清理整頓工作將全面展開。原料藥制造企業應該通過排污許可信息化履行制藥企業社會責任。同時明確環保政策規定的原料藥制造業水、氣、固廢等污染的實際排放與核算方法。國家重點監控的制藥企業通過安裝自動化監測設備實現排污量自動計算。對無法投入大量財力安裝自動監測污染排放量的企業應以環保部門或者專業檢測機構出具的監測數據進行核算[2]。對不具備監測條件、無法實際監測排放量的企業依據排污系數法、物料衡算法和抽樣測算法等科學的統計方法計算排放量。在此基礎上結合制藥企業實際情況,根據國家對制造業的稅收減免政策減少污染治理費用。
2、研發并應用先進技術,實現廢物資源化、減量化,踐行綠色環保理念
國內反滲透處理技術在一些先進的制藥企業已經成熟應用,其中碟管式膜技術、大通道卷式膜技術、MBR、DTZ零排放、多效膜蒸餾、多相催化臭氧化氧化、過濾技術、物料分離、腐植酸提取等水處理核心技術,為制藥企業高濃度廢水處理提供綜合性的解決方案。借助物聯網智能投加系統、ECORs電解催化氧化系統、SWFS智能活水系統的建設或應用完成污水處理或廢水治理。利用分子篩轉輪濃縮、蓄熱式廢氣焚燒爐RTO、化學氧化、活性炭吸附與再生等技術對制藥生產過程中廢氣進行分質或綜合處理。
目前一批從事制藥污染防治的咨詢服務公司加快技術研發和創新,在廢水、固體廢棄物、廢氣等污染物減量化、資源化等方面做了進一步探索。大型制藥企業可以在技術投資、研發、設計、設備制造、建設、運營等環節形成完整、統一的價值鏈,利用技術升級為企業提供核心競爭力。未能達到獨立完成技術研發的企業可以將污染物排放和處理進行外包,一方面集中企業優勢資源保證制藥質量,另一方方面保證企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3、建設綠色工廠,探索綠色制造發展之路
制藥企業在今后的發展中將環境保護、安全和職業健康作為企業優先發展和評價的重要工作,全力支持專業人員、先進技術和資本投資事業額發展。從綠色制造系統集成項目和綠色制造體系建設著手,建立一個完整、有效的綠色制造管理系統,為企業的物流和組織基礎進行整體規劃,從法律合規、培訓、風險管理、監督、檢查、內部審查等方面落實環保理念
為員工創造安全的工作環境。組建企業的技術中心,探索綠色化學合作實驗室項目,推動好行業科技創新和產業化。改善電子醫療服務管理,打造綠色制藥工廠,進一步推動制藥業的綠色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賓石. 經濟新常態下山東制藥企業低碳轉型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6.
[2]付余. 國外制藥企業環保監管及其對我國的啟示[D].鄭州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