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趙敏 楊光明
摘 要: 本文介紹了坐標鏜床的概況,重點對主軸套筒上下進給過緊、爬行、精度差等故障的修理過程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做詳細說明。
關鍵詞: 主軸;套筒;裝配
精密光學四坐標鏜床是一臺70年代進口設備,其工作臺、主軸箱等移動部件配有精密坐標測量裝置,能實現工件和刀具的精密定位。該機床主要用來加工夾具(鉆模、鏜模、)及零件上用精密孔距要求的孔,也可以用做樣板的精確劃線、中心距測量和其他直線性尺寸的檢驗等,是公司加工精密零件的專用設備。由于該設備多年使用,造成關鍵部位主軸套筒上下進給過緊、爬行、精度差等故障,嚴重影響了零部件的生產加工任務,及時解決故障,顯得尤為重要。
一、故障現象
1.主軸套筒上下進給時運動爬行
2.加工孔的表面粗糙度不符合要求
3.主軸進給不穩定
二、故障原因分析及修理要求
(一)故障產生原因如下:
1.由于密封不嚴進入雜物,使主軸套筒與主軸箱體孔間的配合間隙不均勻,使主軸進給出現不規則的變化;
2.主軸套筒上的齒條與齒輪嚙合狀況不良,嚙合過緊或者有毛刺使主軸進給出現爬行;
3.潤滑油選擇不當,潤滑不良致使半干摩擦產生爬行;
4.由于主軸軸承使用多年致使潤滑不良及損壞造成發熱,使運動不平穩;
5.主軸套筒與主軸箱體被拉毛造成進給不穩定。
(二)修理要求如下
1.主軸套筒上下運動無阻滯,運動平穩無爬行;
2.裝配完畢后,主軸套筒對工作臺面的垂直度要求0.008/300 mm;
3.主軸套筒外圓尺寸與主軸箱體孔配合間隙為0.005-0.007mm之間;
4.主軸套筒旋轉中心對工作臺工作面的垂直度要求0.01/400mm;
5.修配后主軸套筒內孔工作表面橢圓度、錐度在0.002mm;
6.主軸軸承潤滑狀況良好;
7.修去齒條上的毛刺,控制齒條與齒輪的嚙合側隙在0.05mm-0.1mm之間。
三、對主軸套筒故障修復的方法和步驟
由于精密機床對環境要求很高,只能在精鏜車間現場進行修理,首先分解主軸箱并將套筒和主軸箱孔、齒輪和齒條進行清洗,并用綢布擦拭,對其用外徑千分尺和內徑千分表檢測,發現主軸套筒和主軸箱孔內研傷,主軸軸承也存在問題。
1.對主軸套筒的修理方法
1)外圓的修理:
主軸套筒外圓修理時先檢測精度做好記錄,應配置兩根芯軸,對芯軸要求非常嚴格,其中一個芯軸按套筒上的錐度配置,另一個芯軸尺寸應精確的根據套筒內孔的尺寸配置,其配合間隙根據工作長度的不同保持在0—0.005mm范圍內,過緊配合會使磨削后的套筒外圓在去除芯軸處的尺寸變小,過松的配合則會使套筒磨削時與芯軸發生相對轉動。需要在套筒兩端插入芯軸,磨削時,芯軸上的凸肩是磨削加工時作為檢驗基面用的。為此,需要一次定位磨出,芯軸插入套筒并頂在頂針間后,便可檢查套筒外圓處的跳動,如果堵塞凸肩外圓跳動不大于0.002mm,套筒外圓跳動不大于0.01mm時,便可進行套筒鍍鉻的磨削加工。然后去除芯軸,認真清洗并進行鍍鉻,鉻層的最大厚度在徑向為0.25—0.30mm。套筒外徑鍍鉻后,裝在芯軸上進行半精磨,此時,芯軸的中心孔仔細的研磨。外圓是加工和檢查內孔的基礎,要求橢圓度在0.002mm內,光潔度達V11以上。
2)內孔的修理:
a.當軸承外環工作表面磨損很輕時,可以直接用可調節的石磨器進行研磨,已恢復其本身的幾何精度及與另一孔的同心度。
b.當軸承外環工作表面磨損較嚴重時,仍然不需要從套筒內卸下軸承外環,此時應以修磨后外套筒外徑為基準,先對外環工作表面進行研磨加工,再按上法進行研磨。
c.當軸承環表面出現裂紋,退火燒傷等嚴重缺陷時,才需要更換新的軸承外環,并進行磨加工和研磨。
2、主軸與套筒裝配技術
主軸與套筒在裝配后及精磨套筒外圓前,應先檢查套筒外圓跳動量及其穩定性,在確定裝配質量良好的情況下,再往軸承填滿凡士林油,堵上套筒上個小孔,以防止磨削和灰塵進入。此外,套筒外圓如有安裝齒條外長槽時,應在槽中鑲上工藝鍵。以確保磨削后外圓真圓度,應注意以下幾點:
1)套筒內孔的幾何精度和同心度,以及工作端面對中心線的垂直度超差。
2)鎖緊螺母工作端面對中心不垂直。
3)主軸軸頸的幾何精度和同心度超差。
4)墊圈兩端面不平行。
5)主軸與軸承的配合間隙,或軸承的預加負荷數值等。
3、對主軸箱孔修理
在研磨主軸箱孔時應配合研磨棒選用圓柱鑄鐵研磨棒進行研磨。每組研磨棒由三根組成,精研時用帶直槽的圓柱研磨棒,精研用的帶油槽的圓柱研磨棒。拋光用外圓光滑圓柱研磨棒,各研磨之間的直徑間隙為0.005~0.008mm,研磨棒的長度應較所研磨孔的長度長出150mm,為防止主軸箱孔在研磨過程中其兩端可能產生喇叭現象。我采用對研磨棒在平板上進行強制滲嵌研磨材料的方法,可以比較均勻的研磨劑涂抹在研磨棒上,研磨時選用20~40微米的炭化硅粉,精研時選用細TOH膏,粗研箱孔時,用煤油滲入部分定子油作研磨液;精研時,用煤油和汽油混合液作研磨液。
4、裝配過程和步驟
在以上工序完成后,裝配前要仔細用汽油全面清洗,再用外徑千分尺和內徑千分表測量做好記錄,并對主軸頭、主軸套孔和傳動套的內孔推拉桿鏈條進行徹底清洗,清洗時要用綢布,一定要保持清潔,特別是主軸套筒、主軸箱孔。再用軟皮毛物在主軸套筒表面均勻地一層MOLYKOT-G涂料。裝配時,不能戴手套,先把橫梁升到上極限位,把主軸套筒放在大約4cm厚的板上,對準主軸箱,一定要保證垂直,使其能直接接觸,同時產生一個很大的阻力。將鏈條一端插入套筒槽并用掛銷夾住,給套筒、主軸、箱孔加注少量的機油進行潤滑。同時小心的搖手柄使橫慢慢的放下,使主軸套筒上的齒條與傳動軸推拉桿上的齒輪嚙合好,再把鏈條另一端與配重接上,主軸套筒便可以升起。然后再安裝主軸套筒鎖緊裝置和刮油器套等其他零部件。安裝完成后,對機床進行檢測,以保證原精度,特別是修理后的主軸、主軸套筒的精度。因為這是整個機床的關鍵,做好記錄以備以后檢測用。
四、修理后的效果
坐標鏜床HYDROPTIC-7A經修理后恢復了機床的使用性能,也保證了各項精度要求,達到良好的運行狀態,使其能充分發揮機床的經濟效益和價值。為此得到了公司領導和操作人員的一致好評,在生產高新工程精密零部件加工中零件一次性檢驗合格率達到100%,而且較之以前在也提高了生產效率,為生產加工做出巨大貢獻。
總之,在此次故障排除過程中,不僅積累了豐富的維修經驗,還學到了新的維修技術,也使我認識到,隨著工業社會的發展,加工技術的不斷更新,對維修人員的技術能力也越來越高,只有不斷學習新的維修技術,才能使自己適應高速發展的當今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