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是在規模化種養基礎上,通過“生產+加工+科技”,聚集現代生產要素,創新體制機制,形成了明確的地理界限和一定的區域范圍,建設水平比較領先的現代農業發展平臺,是新時期中央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現代化的重大舉措。2017年,國家將現代農業產業園,定位為未來四年的重點,“五區一園四平臺”之一。國家把“五區一園四平臺”作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要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實現“保供給、保收入、保生態”的目標。
“五區”是指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這“五區”是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排頭兵,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的主力軍。
“一園”是指現代農業產業園。這是打造現代農業示范的載體、現代農業技術裝備集成的載體、新主體“雙創”的載體、優勢特色農業發展的載體、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的載體。
“四平臺”是指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農獸藥基礎數據平臺、重點農產品市場信息平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息直報平臺。這四個平臺將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現代農業管理水平。
那么什么樣的現代農業園可以申請成功?讓我們看看2017年首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名單總共11家,涉及10個省份,多個產業。
(一)引領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搭建新平臺。
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有利于在更高標準上促進農業生產、加工、物流、研發、示范、服務等相互融合,激發產業鏈、價值鏈的重構和功能升級,促進產業轉型、產品創新、品質提升,創造新供給、滿足新需求、引領新消費,提高農業供給質量和效益。
(二)為培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動能創造新經驗。
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有利于在更深層次上吸引和集聚土地、資本、科技、人才、信息等現代要素,加快改革舉措落地,創新發展體制機制,打通先進生產力進入農業的通道,全面激活市場、激活要素、激活主體,促進產業集聚、企業集群發展,發揮引領輻射帶動作用,形成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的動力源。
(三)為探索農民持續增收機制開辟新途徑。
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有利于在更大范圍上發揮政策優勢和服務優勢,為中高等院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開展規模種養、農產品加工、電商物流等創業創新提供“演練場”和“大舞臺”,為農民通過股份合作等方式參與分享二三產業增值收益,構建利益聯結、共享機制提供有力保障。
(四)為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提供新載體。
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有利于在更廣領域集中政策資源,加快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加速科技推廣應用,推進專業化、集約化、標準化生產,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促進農業轉型升級,示范帶動區域現代農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