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目與山西省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友情合辦
醫療糾紛的頻繁發生,通常會導致醫患關系越來越緊張,醫生會為了求自保,而不愿意對患者進行積極治療。大家都知道,利用法律的武器來解決醫療糾紛,代價比較大,也比較費時間。其實,解決醫療糾紛的途徑有很多,有人就會問,醫療糾紛不想走法律程序怎么辦?山西省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律師為您整理了醫療糾紛的定義、解決方式等相關內容。
醫患雙方當事人在醫療糾紛發生后,可以選擇以下途徑解決:一是直接找醫院醫務科進行友好協商解決,當然目前很多地方的政府為了避免國家財產流失,出臺了很多的地方性文件監督醫院向外賠款,例如廣東省省政法就出臺了省政府令規定醫療糾紛賠付金額1萬元以上的,公立醫院應當采取由第三方介入的途徑解決,由此引出以下幾點;二是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行政處理 (如去找衛生局,衛計委等);三是向人民法院起訴涉事醫院;四是患方當事人可以了解糾紛案件發生地是否有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如果當地有成立該單位的可以向當地的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五是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途徑 (如有條件的可以申請仲裁);綜上,從醫療事故的五種解決方案來說,醫療糾紛不想走法律程序還有一種途徑就是:直接找醫院醫務科進行友好協商解決。一般能協商解決的醫療糾紛關系都比較簡單,雙方都愿意協商解決。但是在協商解決過程中,因為病患家屬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律師建議,最好委托專業律師代理進行協商,以獲得自己應有的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