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較而言,水產養殖投入少、效益高、見效快、風險小,因此水產養殖已成為農村致富切實有效的途徑。科學開挖高產魚池必須注意以下五個問題:
選擇開發魚池場地時,要充分考慮能保障久晴不旱,久雨不澇,同時水的來源充足,可隨時灌注,并且水質良好無污染,利于魚類的生長。
開挖魚池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池形應盡可能是長方形,東西方向長,面積每口667平方米左右,池深2.5~3米,能蓄水深2~2.5米。
進水要暢通無阻,排水要方便徹底,有進水溝通入魚池,能自然流入或機械提灌加注新水,最好能在池底設置排水暗管,以便于徹底自排。魚池間的進水和排水應分別各自獨立,無“過水池”,這樣才利于水位水質調控和健康養殖。
高產魚池應接通三相高壓電,以便于使用增氧機、水泵和投餌機等。魚池壩面寬最少有一條2~3米以上、運輸車輛能直接通達池塘邊的交通道路。
建設魚池要因地勢規劃,減少開挖土方工程量。如設計規模化連片魚池則還要做到縱橫整齊排列,進排水系統、供電線路和交通道路布局合理。這樣既美觀,又能減少相應的總體建設投資和為生產提供便利條件。另外,最好能為魚池提供包括壩埂在內的配套種草養魚或養畜禽等場地。
(據水產養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