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鱉原產皖南山區,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品質優良的珍稀物種。近年來,在全國龜鱉產業專家技術委員會主任顧博賢教授的高度關注,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休寧縣珍稀水生動物研究所的不懈努力下,邁開了物種收集、保護研究的新征程。
現有馬蹄鱉原種30只,繁育出第一批小苗12只,取得了可喜可賀的成果。馬蹄鱉的發現意義十分重大。既為我國增加天然物種資源,又為山區群眾增加了養殖新品,可提高經濟效益,還可為發展旅游增加新的內容。所以,保護發展馬蹄鱉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馬蹄鱉大小如馬蹄,以皖南山區徽州、休寧一帶為最佳。因皖南山高背陰,溪流縱橫,溪水清沏見底,黃沙與卵石隨處可見,成為馬蹄鱉的樂園。這里產的馬蹄鱉,背清腹白,肉嫩膠濃,食無腥味。當地民謠傳誦:“水清見沙地,腹白無淤泥,肉厚背隆起,大小似馬蹄”,把馬蹄鱉的形態、品質刻畫得淋漓盡致,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