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山西省扶貧辦公室友情合辦
(接上期)
重視處理好就近、就便與就優入學關系,在保留義務教育學校的貧因村實施標準化建設和全面改薄工程,改善辦學條件,提商教學質量,縮喊校際差距,推進農村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支持貧因村或聯村根據需要建設幼兒園(班),到 2020 年,確保貧困村適齡兒童學前入因率達到全縣平均水平且貧困大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無因貧輟學學生。
完善貧困村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建立15~20分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圈,實現貧因村標準化衛生室全覆蓋、對偏遠、小散等不具備村衛生室建立條件的“空白村”通過鄰村代管、巡回醫療等方式,確保貧困村群眾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公平可及。按要求配各合格鄉村醫生或執業 (助理)醫師。支持縣醫院與鄉鎮衛生院結成醫療聯合體,實現貧困人口就近就醫、便捷就醫。開展健康扶貧“雙簽約”服務,幫助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困難群眾實現“看病有保障,報銷有人管”。到2020年,貧困村基本醫療服務達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
統籌扶貧開發與社會保障政策,確保符合農村低保條件的貧困戶應保盡保,農村低保標準要逐步達到扶貧標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加城鄉居民醫保個人繳費部分由財政全額救助,參保率達到100%,患有重大疾病的可享受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補充醫療保險;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應由當地政府參照“重度殘疾人、低保戶等繳費困難群體”代繳其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做到應保盡保,實現貧困人口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