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意見》要求各省實行補貼范圍內機具敞開補貼,是如何考慮的?
答:普惠共享是中央公共財政的基本屬性之一。實行補貼范圍內機具敞開補貼,有利于集中資金保重點,有助于穩定農民購機預期、促進市場公平競爭。近年來,隨著農民購機日趨理性,以及資金供需的總體平衡,實行補貼范圍內機具敞開補貼的條件已基本成熟。因此,《意見》決定從2018年開始全面推行敞開補貼。各省要充分認識推行敞開補貼的重大意義,切實抓好貫徹落實。要把握好補貼機具種類數量與資金規模的匹配度,力求農民當年購機當年能夠獲得補貼。確實因當年資金規模不夠、辦理手續時間緊張等難以在當年兌付補貼的,應在下一個年度優先予以補貼。
問:農機新產品購置補貼試點進展情況如何,下一步有哪些新變化?
答:我國農業生產類型復雜多樣,不同地區不同產業對農機產品的要求不盡相同。目前,農機購置補貼主要針對已有推廣應用基礎的成熟產品,部分農機創新產品因短期內無法達到補貼機具資質條件,農民“想用補不了”的矛盾日益凸顯。2016—2017年,農業部、財政部組織浙江等10個省份開展農機新產品購置補貼試點,取得了積極成效,受到了購機農戶、產銷企業和各省的充分認可。經過兩年的探索實踐,積累了一定的管理經驗,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新產品購置補貼試點的條件已基本具備?!兑庖姟访鞔_,各省可選擇不超過3個品目的產品開展農機新產品購置補貼試點,重點支持綠色生態導向和丘陵山區特色產業適用機具。為指導各地做好試點工作,農業部、財政部還將就此制定具體的實施辦法。
問:補貼對象有什么新變化?這種變化是基于怎樣的考慮?
答:《意見》在保持補貼對象總體穩定的基礎上,在三方面做了進一步明確。一是針對基層反映直接從事農業生產認定依據不足、相關部門理解不一致等問題,刪除“直接”的表述,將補貼對象明確為從事農業生產的個人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二是為便于基層全面準確地界定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根據《農業法》相關表述,將其進一步細化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業企業和其他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組織。三是考慮到補貼對象跨地區承包經營的實際,明確購機者自主向當地農機化主管部門提出補貼資金申領事項?!爱數亍奔瓤梢允琴彊C者戶籍所在地、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注冊登記地,也可以是上述區域之外的穩定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所在地,只要有合法證明即可,具體由各省細化要求,由基層結合實際操作。
問:補貼標準確定方面有無變化?
答: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繼續實行定額補貼,補貼標準確定原則、測算方法等在保持穩定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完善。補貼額可以按照不超過同檔產品上年市場銷售均價的30%測算,也可以采取定額與比例相結合等其他方式確定。具體采取哪種方式,由各省確定。西藏和新疆南疆五地州(含南疆墾區)繼續按照 《農業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在西藏和新疆南疆地區開展差別化農機購置補貼試點的通知》有關規定執行。上年市場銷售均價可通過本省農機購置補貼輔助管理系統數據測算,也可通過市場調查或委托有資質的社會中介機構測算取得。在多個省份進行補貼的機具品目,相關省農機化主管部門要加強信息共享,力求分檔和補貼額相對統一穩定。鑒于市場價格具有波動性,政策實施過程中,具體產品或具體檔次的中央財政資金實際補貼比例在30%上下一定范圍內浮動符合政策規定。
問:政策監督管理上有哪些新規定、新措施?
答:《意見》繼續強調要加強組織領導、推進績效管理、嚴懲違規行為等,并細化和新增了若干要求。一是增強組織紀律性。強調各級農機化、財政部門對實施過程中出現的重大問題要及時報告上級機關。強調縣級農機化、財政部門對重大事項須提交縣級農機購置補貼領導小組集體決策。二是強化內部控制。全面建立補貼工作內部控制規程,規范業務流程,強化監督制約,確保重大決策科學規范。三是規范補貼機具核驗流程。規范核驗流程,特別要加強對大中型機具和單人多臺套、短期內大批量等異常申請補貼情形的核驗監管。四是加強違規查處制度建設。全面貫徹落實《農業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印發 〈農業機械購置補貼產品違規經營行為處理辦法(試行)〉的通知》26號)精神,加快制定本轄區處理細則,進一步推進省際間聯動聯查,推動形成違規農機企業“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氛圍。
問:《意見》在進一步便民利民、提高服務水平方面有哪些新的措施?
答:《意見》統一了補貼操作主要流程,對信息公開工作提出更高標準,要求實時公布補貼資金申請登記進度和享受補貼購機者信息,及時公開鑒定證書、鑒定結果和產品主要技術規格參數信息,方便農民選機購機。明確要求各省補貼機具投檔頻次每年不少于兩次,并要提早公布,加快網上投檔步伐,進一步便利企業自主投檔。鼓勵使用手機APP開展補貼申請,鼓勵有條件的省份探索利用農業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息直報系統,開展網上補貼申請試點,推進購機者申領補貼信息化等,及時將補貼兌付給購機者。
問:《意見》對購機者和補貼機具產銷企業規范參與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有哪些要求?
答:購機者和補貼機具產銷企業自愿參與補貼政策實施,享有合法權益,承擔相應的責任義務。在補貼機具選購方面,購機者自主選機購機,對購機行為和購買機具的真實性負責。鼓勵采用非現金方式支付購機款,資金往來全程留痕。在補貼資金申領方面,購機者按規定提交申請資料,其真實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由購機者和補貼機具產銷企業負責。實行牌證管理的機具,要先行辦理牌照。嚴禁以任何方式授權補貼機具產銷企業進入農機購置補貼輔助管理系統辦理補貼申請,嚴禁補貼機具產銷企業代替購機者到主管部門辦理補貼申請手續。在補貼機具使用方面,購機者對其購置的補貼機具擁有所有權,可自主使用、依法依規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