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千陽縣有一個與眾不同的蘋果園,就是這么一個特殊的果園,卻產出了優質的蘋果。在陜西省千陽縣的這個新蘋果園里,已經基本實現了管理機械化、自動化,66.7公頃的果園日常僅需要六七個人來管理就夠了。普通果園30~50個勞動日的工作,現在只需要5個勞動日就可以完成了。割草、打藥、滴灌、施基肥、修剪、采果實現綜合作業,完全顛覆了種果樹傳統的教科書模式。
而這個果園的奇特之處就在于蘋果都是長在“墻”上的。原來,從側面來看,園子里的蘋果樹冠幅都非常窄,僅僅只有80厘米,這么一眼看去真的像一堵墻。
這可是當地用了5年時間引進和探索出的全新栽培模式——蘋果矮砧集約栽培。把傳統的稀植改為密植,每667平方米能栽植200棵果樹,是稀植栽培的四五倍。
雖然冠幅很窄,但果樹間的行距卻足夠寬,有3.5米。這距離也是有講究的,樹高3.5米,行距3.5米,讓果樹從上到下都得到了無死角的光照。
蘋果獲得了充足的光照,那么上色就會非常好看,糖分也十分充足。經過5年的研究和探索,2017年,優質果品達到了85%以上。(央 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