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雜志8月17日在線刊發一篇研究論文,顯示世界上首個六倍體小麥基因組圖譜完成。論文由國際小麥基因組測序聯盟協作完成,其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旱區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宋衛寧教授團隊,作為中國唯一參與并承擔實質性研究工作的團隊,完成了其中7DL染色體物理圖譜構建及序列破譯工作。
據介紹,相較于其他作物,小麥是唯一一個尚未完成全基因組測序的物種。因為小麥基因組體量特別龐大,是人類基因組的5倍,是水稻基因組的40倍,同時又是典型的異源多倍體基因組,重復序列極高。為了獲得面包小麥的高質量基因組序列,從2005年開始,國際小麥基因組測序聯盟將普通小麥品系“中國春”的21條染色體進行了分離,并構建了相應的細菌人工染色體文庫,后續的物理圖譜構建、細菌人工染色體測序和序列的組裝與分析則由聯盟各成員分擔。
(據農博網)
新華社華盛頓8月14日電 美國勞工部1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受美國挑起的貿易爭端影響,7月份美國農產品出口價格創近7年來最大跌幅。
數據顯示,7月份美國農產品出口價格指數環比下跌5.3%,創2011年10月以來最大跌幅。美國勞工部表示,當月農產品出口價格下降主要受到大豆出口價格大幅下降14.1%的影響。同時玉米、小麥、水果和干果出口價格也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
與去年同期相比,7月份美國農產品出口價格指數下降2%,為過去一年來首次出現同比下跌。分析人士指出,作為對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的回應,其他經濟體對美國農產品采取反制措施,造成美國農產品出口價格下滑。
(據中國農業網)
近日,中國海關總署(GACC)發布消息,指中國與馬來西亞雙方簽署了《關于馬來西亞冷凍榴蓮輸華檢驗檢疫要求的議定書》。根據議定書規定,除冷凍榴蓮果肉外,符合中國檢驗檢疫要求的馬來西亞冷凍帶殼榴蓮也將獲批進入中國市場。
據了解,從當前情況來看,只有經過冷凍處理的榴蓮果肉可出口至中國,整顆帶殼榴蓮仍被拒之門外。
海關總署所發布的消息指出,海關總署署長倪岳峰和馬來西亞農業與農基產業部(Ministry of Agricultureand A-gro-based Industry)部長沙拉胡丁阿育(Salahuddin Ayub)在兩國領導人的見證下簽署了《關于馬來西亞冷凍榴蓮輸華檢驗檢疫要求的議定書》。根據議定書規定,除冷凍榴蓮果肉外,符合中國檢驗檢疫要求的馬來西亞冷凍帶殼榴蓮也即將進入中國國內市場。
(據中國水果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