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在氣溫高的時候,經常可以看到魚在池塘邊拱泥,一團團的泥漿從下往上升起,尤其是在天氣悶熱或者陰天、溶解氧不足的時候更加明顯。
引起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①細菌性爛鰓。②寄生蟲感染導致爛鰓,主要有車輪蟲、指環蟲、斜管蟲和隱鞭蟲等。③水霉、鰓霉等真菌感染。
解答:在給魚類投喂飼料的時候,經常會發現魚正在吃食的時候,忽然一驚,魚群散開,然后再慢慢聚攏,繼續進食。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為:①魚類的細菌性爛鰓。②在鰓中有指環蟲或三代蟲、車輪蟲寄生,或者有中華鳋寄生。③在體表有錨頭鳋寄生。④患腸炎。
解答:草魚厭食癥是指草魚在養殖適溫范圍內無任何生理疾病時,突然不吃草或顯著減少吃草量的反常現象,而不是指魚生病或水溫下降而呈現食欲減退的現象。
水的pH、總堿度及總硬度偏低,是造成草魚厭食的根本原因。治療此癥,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pH偏低,淤泥淺、剛開的新塘口,用生石灰按每畝(1米水深)10千克全池潑灑灑,一般晴天下午施,第二天可以緩解,魚開始攝食。
對淤泥較深、水質過肥的塘口,可以施用臭氧片等顆粒型消毒劑,深入池塘底層釋放出有效成分次氯酸和活性氧,從而達到徹底消毒的目的,并增加水體透明度,改善養殖水環境。一般2天緩解攝食。
對于pH正常,而總堿度、總硬度偏低的塘口,直接潑灑生石灰10千克/(畝.米)。
對于pH偏低、水體偏瘦、淤泥較深的塘口,可以先用生石灰按12.5千克/(畝.米)全池潑灑,隔3天后再用塘毒清全池潑灑,這樣可以大幅度降低水中氨氮、硫化氫等有毒物質的含量,改善養殖水環境,達到防病的效果,嚴重的4天可恢復正常。
在飼料中定期添加大蒜素,可起到誘食及防病的雙重作用。
解答:花生爛根的原因大體上有兩種:一是水漬,二是根腐病。防治方法如下:
1、實行輪作,輕病田隔年輪作,重病田輪作3~5年。
深耕改土,增施有機肥,清除漬水,保持溝路暢通,并在花生播種之前,用新高脂膜拌種,能有效隔離病毒感染,不影響萌發吸脹功能,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芽率。適期播種,合理密植。
2、加強田間管理。
科學施肥、合理灌排,定期噴灑新高脂膜,保墑保肥,增強植株抗病能力。注意在花蕾期、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各噴施一次地果壯蒂靈,使地下根部強壯,提高地果膨大活力,增加產量。
解答:農業防治。做好果園開溝排水,改善生態條件,提高施肥水平,冬季氣溫下降前對果樹進行培土防凍。加強果園田間、肥水和栽培管理,增加K、B含量,適當控制含N量,有利果實品質的提高。
物理防治。病蟲凍害防治是園內管理的關鍵所在。首先在入冬前對結果樹刮去枯皮,剔除霉層,給主干和主枝普刷一層白色,既可殺滅病原菌及多種越冬害蟲,又可增強樹體反射能力,使晝夜溫差變化比較穩定,避免陽光日灼。
化學防治。在果樹流膠發生盛期,可用樹冠噴藥保護、樹干刷白防蟲、病部刮膠涂藥和果園噴藥防治等。然而最簡單實用的辦法還是在流膠處涂抹護樹大將軍母液,使其滲入樹體,破壞樹內果膠合成物質,抑制膠污產生并使膠分子迅速水解,徹底根治果樹流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