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動健康扶貧落實到人、精準到病,山西省衛生計生委將于2018年7月-8月集中開展主題為“提質控費,關愛健康”的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服務月活動,預計集中救治4000余名罹患24種重大疾病的農村貧困大病患者。
據悉,該活動作為本年度健康扶貧的重要任務,將在常態化救治的基礎上,集中時間、集中力量救治一批罹患24種重大疾病農村貧困大病患者。按照“基層篩查、縣級轉診、定點救治”的要求,建立并鞏固便捷、暢通的轉診渠道;定點醫院進行集中管理、統籌安排,按病種實施集中收治,實行單病種付費,并充分發揮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制度的銜接保障作用,最大限度減輕醫療費用負擔。同時加大政策宣傳力度,提高基層干部群眾和農村貧困人口的知曉度,營造健康扶貧良好氛圍,推動工作深入開展。
(邱會珍 劉 翔)
●山西優化完善農機購置補貼方案
山西省財政廳聯合省農機局印發了 《山西省2018-2020年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實施方案》,通過對以往經驗的總結,本著以決策為民為出發點,重點對農民購買補貼目錄內的機具實行敞開補貼,有需就補。率先提出各市可對各縣預算資金進行統籌調劑使用。允許各市打破縣級資金預算指標的限制,統籌調劑使用補貼資金;省財政考慮到要加強資金利用率,每年下半年,根據各市資金使用情況,由省農機局和我廳對補貼資金進行跨市域調劑,最大限度擴大政策的普惠面和提高項目資金的使用效益。
(據山西新聞網)
●山西夏糧收購工作全面啟動
從山西省糧情調度情況看,預計今年全省小麥總產量比去年略有減少,小麥開秤價預計為2.24元/千克~2.3元/千克。
據了解,各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將把做好夏季糧油收購工作作為當前的中心任務,重點進行人力物力、倉容、資金、運力等準備,確保“有人收糧”“有倉收糧”“有錢收糧”“有車運糧”。此外,將開展各項便民服務活動,引導企業開展代清理、代干燥、代儲存、代加工、代銷售等業務,及時收集、整理和發布糧食生產、質量、價格和收購進度等信息,正確引導市場預期。
(據山西新聞網)
中國科學家在作物中首次發現“自私基因”
農業領域迎來一項重大科技進展:中國科學家在水稻中發現了“自私基因”!這是人類第一次在植物領域找到“自私基因”,將挑戰孟德爾遺傳規律,有望解決水稻雜種不育難題。找到它的是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建民領銜的科研團隊。6月8日,該研究成果由國際學術期刊 《科學》雜志(Science)在線發表。成果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與南京農業大學共同合作完成,研究得到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的支持。
研究表明,水稻秈粳亞種間雜交稻比目前的雜交稻能進一步提高單產15%~30%,但秈粳雜種存在50%的后代不育,嚴重制約了秈粳雜交稻產量的提高。
(李麗穎)
2018上海國際生物農藥與微生物肥料技術展覽會
展會時間:2018.9.4~9.6
展出地址:
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
展會描述:生物農藥在全球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2015年,全世界用于生物農藥的研發投資超過農藥投資總額的5%,全國農藥行業843家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008.41億元,到2020年全球生物農藥市場預計將達到66億美元,2015-2020年的復合年增長率將達到18.8%。
“2018中國上國際生物農藥與微生物肥料展覽會”為生物農藥與微生物肥料行業和相關行業搭建了一個技術交流、促進合作、擴大上下游貿易、提高品牌和企業知名度的平臺。
展品范圍:
生物農藥展區: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等化學農藥及中間體,農藥合成劑的相關產品及工程技術設備等。
微生物肥料展區:水溶性肥料、緩釋/控釋肥料、海藻肥料、腐植酸肥料、氨基酸肥料、微生物肥料(菌肥、菌劑)、微量元素肥料、肥料調節劑類、肥料添加劑類、有機天然肥、環保肥料、專用肥料、表面活性劑以及有利于作物增產和改善品質的生物技術和產品等。
機械設備展區:農化產品生產及配套設備、植保器械設備、噴霧噴粉器械、殺蟲設備、噴撒設備、產品包裝機械、設備;農藥殘留測試儀器等。
聯系電話:(86)2131776491
●河南:“太空選育小麥”
由河南省核農學重點實驗室培育的“豫豐11”和“鄭品麥24”兩個小麥品種于近期分別通過了國家審定和河南省審定。
與普通小麥不同的是,這兩個品種的父本來源均是通過航天誘變技術培育出來的。同位素研究所所長范家霖說:“2006年,實踐八號育種衛星搭載河南省兩個小麥主力品種‘矮抗58’和‘周麥18’的種子升空,返回地面后經過輻照誘變技術處理,篩選出了‘豫同198’和‘豫同194’兩個創新品系,在此基礎上培育出了‘豫豐11’和‘鄭品麥24’。 ”
(尹江勇)
●株洲頒發首張農藥經營許可證
株洲市株洲縣農業局為古岳峰鎮花坪農技站農資經銷處頒發了農藥經營許可證,這是新修訂的《農藥管理條例》(下稱條例)2017年正式實施后,株洲市頒發的首張農藥經營許可證。
據調查,株洲市現有農藥企業5家,各類農藥經營單位1300多家,農藥經營市場存在“小、散、亂”等問題。目前,株洲市正在推進農藥經營許可辦理工作,核發經營許可證可總量控制在1000個以內。
(據株洲日報)
歐盟擬放寬纈菌胺在部分蔬菜中的殘留限量
據歐盟食品安全局 (EFSA)消息,近日,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就修訂纈菌胺(valifenalate)的最大殘留限量發布意見,提議放寬其在番茄、洋蔥等蔬菜中的殘留限量。
據了解,依據歐盟委員會法規(EC)No396/2005第6章的規定,匈牙利收到BelchimCropProtectionNV/SA公司提交的申請,請求修訂纈菌胺的最大殘留限量。
(據食品伙伴網)
●美國農業部預計美國大豆庫存下降
6月12日美國農業部發布月度供需報告,調低了美國大豆庫存預測值,因為國內外的需求增長。
報告發布后,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大豆期貨價格應聲上漲。美國農業部6月預計2017/18年度美國大豆期末庫存為5.05億蒲式耳,低于市場預期,也低于5月預測的5.30億蒲式耳。美國農業部6月將大豆壓榨用量調高到20.15億蒲式耳,比5月預測值調高2500萬蒲式耳。
(據中國水產養殖網)
●加拿大部分食品確定農殘限量
近日,加拿大發布G/SPS/N/CAN/1156/Add.1至G/SPS/N/CAN/1158/Add.1補遺通報,確定部分食品中農藥吡唑解草酯、丙硫菌唑和戊唑醇的最大殘留限量。
農藥名稱:吡唑解草酯(Mefenpyr-Diethyl)、丙硫菌唑(Prothioconazole)、戊唑醇(Tebuconazole)。
食品名稱:利甘草種子、燕麥、黑麥、小黑麥;利甘草種子;利甘草種子、黑麥、小黑麥。MRL(mg/kg):0.05、0.35、
0.15。
(據國家海關總署網站)
●山西啟動太行呂梁兩山生態保護修復工程
山西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 《太行山呂梁山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方案》,工程實施范圍包括81個縣(市、區),其中重點治理區42個縣(市、區),劃分呂梁山生態脆弱區、京津冀生態屏障區和太行山水源涵養區。
太行、呂梁兩山是拱衛京津冀和黃河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也是山西省生態建設和脫貧攻堅的主戰場,生態環境脆弱,全省90%以上的貧困人口集中分布于此。
(樊晉鐵)
●今年山西下達超33億元扶貧專款
6月4日,省財政廳公布2018年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扶貧發展支出方向)預算指標的通知,2018年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扶貧發展支出方向)預算指標339315萬元。其中,中央資金271315萬元,省級資金68000萬元。
11地市專項分配分別為,臨汾市32502萬元、呂梁市80245萬元、太原市7513萬元、大同市37095萬元、陽泉市881萬元、長治市27269萬元、晉城市3962萬元、朔州市6045萬元、晉中市26106萬元、運城市24463萬元、忻州市70403萬元,還有省扶貧辦22831萬元共計339315萬元。
(據山西青年報)
●全省最大農產品批發市場榆次揭牌
日前,“山西泰和園晉中匯隆市場暨太原河西農產品市場、晉中匯隆農產品市場-聯合大市場”在榆次揭牌。聯合大市場位于晉中市榆次區環城東路,將致力打造為全省最大的農產品批發流通市場。
太原市河西農產品有限公司是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國家發改委技改企業,商務部“雙百市場”工程,全國農產品“十佳市場”,全國服務業500強企業,省城人民的“菜籃子”工程,公司蔬菜、果品、糧油、調味品供應量占太原市總供應量90%以上。山西榆次匯隆農產品綜合市場,是山西省“十二五”重點民生項目,也是晉中市的重點“菜籃子”工程,市場以農產品批發、冷鏈物流、加工配送為核心,以實現市場現代化、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為目標,對地方農業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任俊兵 路麗虹)
●國內首個病蟲智能監測系統試制成功
國內首個全自動化的病蟲智能監測系統在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試制成功。該系統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病蟲監測領域,綜合物聯網技術、智能識別技術等實現了小麥赤霉病的自動化監測,除此之外,也可用于水稻、油菜等其他作物多種病蟲的監測。目前該系統已經實現了赤霉病病穗的正確識別和數據分析,下一步將進入試應用運行階段,并實現對其他病蟲害種類的識別和分析。
據了解,該系統的研制成功標志著我國病蟲害監測從人工調查向自動化監測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張夕林)
●H5亞型禽流感DNA疫苗斬獲今年首個一類新獸藥
5月24日,農業農村部發布公告,批準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華派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哈爾濱維科生物技術開發公司等單位申報的禽流感DNA疫苗 (H5亞型,pH5-GD)為一類新獸藥。
禽流感是對我國養禽業危害最嚴重的疫病,給我國養殖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疫苗是其防控的有效手段之一。近三年來我國一類新獸藥的審批情況分別為2015年批準1個、2016年批準4個、2017年批準5個。自2012年以來,我國共批準了7種H5亞型禽流感疫苗新獸藥產品,除禽流感DNA疫苗(H5亞型,pH5-GD)外,其余均為滅活疫苗。
(中國畜牧獸醫報)
●阿根廷計劃提高對中國的豆油出口
阿根廷媒體報道稱,阿根廷農業部長LuisMiguel Etchevehere在北京與中國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的官員舉行會談,討論提高對中國的豆油出口。
5月18日Etchevehere還與中國官員舉行會談,希望為阿根廷豆粕打開中國市場。
羅薩里奧谷物交易所的數據顯示,2017年期間中國從阿根廷進口大豆635萬噸,占到阿根廷大豆出口總量的87%左右。
(據阿根廷媒體)
●柬埔寨出口大米中國位居進口榜首
柬埔寨大米出口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前5個月柬埔寨出口大米24萬多噸,比2017年同期下降6.8%。在近70個國家進口大米中,中國以進口61578噸大米數量位居榜首,法國以33077噸排名第二。
據介紹,從2011年以來,柬埔寨共出口288萬噸大米到歐盟、中國和馬來西亞市場,而距完成柬埔寨政府規劃2015年達到出口100萬噸大米的目標仍有差距。
(據中國糧油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