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慧潔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康復科,河南商丘 476100
膝關節炎因關節軟骨病變,形成骨質增生,也就是骨刺,具體表現為膝關節疼痛,活動困難,嚴重者關節外翻畸形,影響患者社會活動和職業活動[1]。全膝關節置換術是目前治療中晚期膝關節病的主要方法,通過關節重建,改變關節曲張、畸形,但手術創傷較為嚴重,出血多,為減輕患者痛苦,對全膝置換術患者進行術后康復鍛煉至關重要,對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大意義[2-3]。該研究旨在探討康復鍛煉對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關節活動度及疼痛程度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6年6月—2017年1月期間在商丘市第一人民醫康復科治療的50例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該研究經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25例。觀察組男10例,女 15 例;年齡 48~78 歲,平均(58.89±5.17)歲;病程 8~20 年,平均(14.75±3.06)年。對照組男 8 例,女 17例;年齡 50~78 歲,平均(59.36±4.75)歲;病程 10~21年,平均(15.54±3.16)年。兩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術前進行相同的飲食指導和準備工作,由同一組醫生完成全膝置換術,在相同位置植入相同假體。術后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術后48 h開始CPM機被動鍛煉,初始曲從度為30°,每天曲從度增加5~10°,2次/d,30 min/次。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觀察組實施康復鍛煉,具體措施如下:①術后第1天,進行肱四頭肌和患肢裸關節背伸、背屈等收縮訓練,15 min/次,3次/d;術后第2天,重復上述訓練,并指導患者主動雙手輔助抓持彈力繃帶進行抬高下肢;第3天在前2 d訓練基礎上,指導患者主動進行屈伸膝關節,屈膝到患者最大可忍受疼痛范圍,2次/d,30 min/次;術后第4天,重復上述訓練,根據自身恢復情況下床活動,做一些簡單的患膝屈膝活動。②術后患者返回病房即可給予患處間斷冷敷,第3天給予CPM機被動訓練,同時可間斷熱敷,若患者出現疼痛難忍等情況,可通過讀書、看報、看電視來分散注意力。③出血過多的患者,及時用藥阻止失血,更換紗布和床單,術后應告知患者家屬補充高蛋白、高熱量、維生素等易吸收的食物,及時補充水分,保持體內電解質平衡。
兩組患者術后疼痛度比較:以視覺模擬評分法(VAS)[4]評估患者疼痛程度,總分 10 分,輕度疼痛:0~3分,中度疼痛:4~6 分,重度疼痛:7~10 分。在術后第 1、2、3、4天,用大號量角器測量患者膝關節活動度,以此比較兩組膝關節活動度。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 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疼痛度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的疼痛評分對比[(x±s),分]
觀察組膝關節屈曲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 2 兩組患者關節活動度對比[(x±s),°]
膝關節炎主要特征是關節滑膜或軟骨出現不同程度的病變,以中老年女性偏多,大部分患者因體型、骨質疏松、慢性勞損和炎癥引發病變。初期表現為輕度膝關節腫脹、微痛,但不影響正常的社會活動,患者不夠重視,不予以及時治療,隨著病情不斷深入發展,膝關節痛感加劇,腫脹程度加大,活動度受限,晚期患者會出現嚴重的關節變形,必須通過手術治療才能降低患者的痛苦[5]。
全膝關節置換術是目前國內治療膝關節炎最常用、最有效的技術手段,可幫助患者重建膝關節功能,術后加以康復鍛煉可極大消減患者關節疼痛,增加腿部活動度,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恢復患者社會活動。術后康復鍛煉可以加快患者恢復身體健康,患者每天定時主動進行肱四頭肌訓練、雙手輔助抓持抬高下肢、膝關節屈曲訓練,能夠加快血流速度,減少瘀血量,有助于關節局部血液循環,增加局部抵抗力,預防關節感染、下肢靜脈血栓等并發癥發生,使患者盡快恢復關節功能,康復訓練有利于患者肌肉等長收縮,減少損傷韌帶,減輕疼痛和腫脹[6]。康復訓練配合正確用藥、CPM機的使用、護理干預同時治療,可加快關節功能恢復。該研究顯示,對照組的疼痛度高于觀察組,膝關節屈曲度低于觀察組,表明有計劃的進行康復鍛煉可以更好的減輕患者疼痛度,加快患者膝關節活動度的恢復。
綜上所述,康復鍛煉可以降低全膝置換術患者術后疼痛度,提高膝關節活動度,促進恢復患者運動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1]朱姝,楊禮慶.自身肌力標準指導功能訓練在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早期康復中的應用[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6,22(6):709-714.
[2]羅蘇,黃美秋,肖友云,等.康復計劃前移與疼痛管理對膝關節置換術功能鍛煉依從性分析 [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1):142-144.
[3]吳佳佳,婁潔嬋,袁健東,等.康復護理對全膝關節術后關節腫脹及疼痛狀況的改善效果研究[J].中國基層醫藥,2017,24(7):984-987.
[4]黃雙英,陳小麗,封蕾,等.穴位按摩聯合溫灸在全膝關節置換術后多模式消腫中的臨床療效[J].中國針灸,2016,36(5):471-475.
[5]梁翠彬.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滿意度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8):231-234.
[6]謝旖靜.全膝關節置換術患者術后護理干預效果評價[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14(10):1497-1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