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媛,史麗平
1.通化市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中心,吉林通化 134000;2.通化市衛生學校,吉林通化 134000
耐多藥肺結核是肺結核疾病中最為嚴重的一種。我國也是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27個耐多藥肺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因此該病已成為我國的公共衛生問題[1]。目前臨床主要使用藥物控制治療,但因耐多藥肺結核本身癥狀,會給患者生理及心理上帶來一定傷害,導致患者肺間質被破壞,使患者出現結構性肺病,影響患者的正常康復[2]。該研究將進一步探究肺康復訓練聯合用藥指導對耐多藥肺結核患者癥狀改善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治療的耐多藥肺結核患者96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各4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結核病學》中耐多藥肺結核診斷標準[3]。觀察組男32例,女16例;年齡26~65歲,平均年齡(45.68±4.26)歲。對照組男30例,女18例;年齡 23~64 歲,平均年齡(43.87±4.5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均進行對癥抗結核治療,對照組給予用藥指導,方法如下:①護理人員在患者住院治療期間遵醫囑準時將藥物發放到患者手中,并監督患者及時服下。②出院后使用定時鬧鐘與分藥盒來提醒患者按時用藥,護理人員定時進行電話回訪,了解患者具體用藥情況,并給予一定的用藥指導。③將所服用藥物的藥敏反應及藥學醫理告知患者,避免用藥發生嚴重不良反應;另針對出現輕微的藥敏反應者,給予心理干預,提高患者的耐受性,鼓勵繼續堅持用藥。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肺康復訓練治療,方法如下:①呼吸訓練。指導患者取平臥位,用鼻深吸氣同時對抗手的壓力將腹部鼓起,再進行緩慢呼氣,使腹部盡量回縮。進行3~5次/d訓練,15 min/次。②有氧運動訓練。下肢鍛煉是有氧運動鍛煉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爬樓梯、步行擺臂、慢跑等,其中步行擺臂要求患者上肢盡可能做最大幅度前后擺臂動作,運動初期時間保持在10~20 min,隨之增加至 30~50 min,可分 1~3 次完成。③排痰和咳嗽訓練。指導患者坐直,進行深吸氣,軀體稍向前傾斜,指導患者進行連續性咳嗽,告知患者收縮腹肌,用力將痰液咳出,15 min/次,3次/d。
①比較兩組癥狀改善情況,改善效果評定標準,顯效:咳嗽、咳痰、低熱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有效:咳嗽、咳痰、低熱等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無效:咳嗽、咳痰、低熱等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反有加重跡象[4]。總有效=顯效+有效。②比較兩組生活質量,使用生活質量表從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健康教育4個維度進行評分比較,每個維度分數在0~100分之間,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 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癥狀改善總有效率比觀察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癥狀改善情況對比[n(%)]
觀察組生活質量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 2。

表2 兩組生活質量對比[(x±s),分]
肺康復訓練是一種新型的肺藥物治療方法,其主要通過提高患者機體基礎活動耐受力,來減輕患者的呼吸急促等癥狀,提高機體免疫力,從而達到提高肺活量的鍛煉目的,使肺功能得以慢慢改善,進而減輕患者咳嗽、咳痰的不適癥狀。
該研究表明肺康復訓練聯合用藥指導可有效促進耐多藥肺結核患者臨床癥狀的改善,提高臨床綜合治療效果。究其原因為耐多藥肺結核疾病病理改變為增生、滲出、干酪樣壞死及肺間質被不斷破壞,導致結構出現病理性變化,使患者肺功能出現障礙,而肺康復訓練通過有效的呼吸訓練、有氧運動訓練、排痰和咳嗽訓練有效糾正患者肺部缺氧及二氧化碳的潴留,促進患者肺部功能的改善,使患者咳嗽、咳痰等臨床癥狀得以改善;此外,也有相關報道指出,臨床用藥治療不當也會導致耐多藥肺結核疾病的發生,進而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5]。因此有效的用藥指導尤為重要,其主要是通過院內遵醫囑用藥,基于患者適量、規律、全程跟蹤用藥等規范護理服務,及時控制患者機體內結核菌,避免患者因出現藥敏不良反應而中途停藥及漏服藥的情況發生,影響藥物治療效果;另一方面有效的用藥指導可提高患者對藥物的認知度,提高臨床藥物治療的依從性,使用藥更加的規范化,以此改善患者的病情,促進患者的康復進程,改善患者生活質量[6]。
綜上所述,肺康復訓練聯合用藥指導可有效促進耐多藥肺結核患者臨床癥狀的改善,提高臨床綜合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1]王飛,陳彬,周琳,等.耐多藥肺結核患者抗結核藥物所致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J].中華傳染病雜志,2017,35(2):83-87.
[2]劉穎繪,方越,劉凡平.藥物聯合心理治療對耐多藥肺結核患者精神狀況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醫藥導報,2017,36(1):51-53.
[3]唐神結,高文.臨床結核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中國實用醫藥,2011.
[4]劉智,傅佳鵬,楊梁梓,等.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治療耐多藥肺結核臨床療效比較[J].臨床肺科雜志,2017,22(4):711-714.
[5]曾華志,劉洪濤,羅細玲,等.肺康復訓練對肺結核結構性肺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5,30(9):88-90.
[6]陳巧芳.多元呼吸康復訓練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療效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6(4):47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