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仁東,我國著名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FAST(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總工程師兼首席科學家。1994年始,他主持完成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FAST的選址、立項、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設計,主編科學目標,指導各項關鍵技術的研究及其模型試驗。
在工作的過程中,南仁東的執著和直率讓人佩服。為了尋找適合建造望遠鏡的地點,他徒步踏遍1000個洼地,走遍上百個窩凼,在西南的大山里走了12年,才最終將臺址確定在云貴高原喀斯特洼地。
是他,推動了世界獨一無二的項目。有那么幾年時間,南仁東成了一名“推銷員”,大會小會、中國外國,逢人就推銷自己的大望遠鏡項目。“我開始拍全世界的馬屁,讓全世界來支持我們。”他一度這樣自嘲。
不認識他的人,初見面覺得南仁東像個農民——面容滄桑、皮膚黝黑,夏天穿著T恤、大褲衩,騎著自行車。在他的助理姜鵬看來,術業有專攻,在FAST項目里,有人不懂天文,有人不懂力學,有人不懂金屬工藝,有人不會畫圖,有人不懂無線電。“這幾樣你能懂一兩個就算不錯了,但偏偏南老師幾乎都懂。”
歷經了22年的風雨,巨型“天眼”終于向世界睜開了眼,讓中國的射電天文學一舉領先世界水平10到20年。然而,就在“中國天眼”運行將滿一年、首批成果即將出爐的時候,南仁東卻因肺癌突然惡化,搶救無效,于北京時間2017年9月15日因病逝世。
他不是院士,也沒拿過什么大獎,他把一切看得很淡。一如病逝后,他的家屬給國家天文臺轉達的他的遺愿:喪事從簡,不舉行追悼儀式。“天眼”,就是他留下的遺產。還有幾句詩,他寫給自己,和這個世界:“美麗的宇宙太空以它的神秘和絢麗,召喚我們踏過平庸,進入它無垠的廣袤。”
人物速寫
他的夢想并不是自己功成名就,而是甘愿做奠基石。建造一個屬于中國的大型射電望遠鏡,是他,也是所有中國天文學界人士長久以來的夢想。廣闊的視野與崇高的使命感,讓他咬定大型射電望遠鏡不放松,四處游說,直至國家立項。可以說,為了建造一個中國的大型射電望遠鏡,南仁東琢磨了大半輩子,奉獻了自己所有的聰明才智。他甘愿做奠基石——從壯年走到暮年,把一個樸素的想法變成了國之重器,成就了中國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項目。緬懷南老,致敬科學精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