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森森+董羽+胡瓊+周玉蕾



摘要:本文以建筑施工現場為研究對象,介紹了我國建筑行業人、物、安全管理方面的現狀,通過使用危險性評價法來評價系統人員傷亡風險大小。針對存在的危險因素運用事故樹對其進行分析,找出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最后將分析結果與現場實際情況相結合,在安全管理制度上進行改進,從而減少事故的發生,保障人身和財產的安全。
關鍵詞:施工現場;危險性分析;LEC風險評價法;事故樹分析
中圖分類號:TU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30-0001-03
0引言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建筑業快速發展,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漸增強,總從業人數高達2110.66萬人,約占全國工業企業總從業數的1,3,雖然我國政府十分重視建筑行業的安全問題,但人員傷亡依然居高不下。2016年前三季度全國共發生房屋市政工程生產安全事故492起,死亡570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48起,死亡人數增加139人,這對于我國的建設施工安全方面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此,分析導致建筑施工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并結合現實情況對最大危險事件進行改進,提高事故控制的效率,減少事故發生有著重要意義。
1建筑施工事故因素分類
通過大量的建筑施工事故分析,結合施工項目安全管理的特點,建筑施工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的出現、物的不安全狀態的發生和施工過程中管理不合格因素導致事故的發生,人、物、管理因素是一種客觀的存在。所以本文主要研究導致施工事故發生的人、物、管理三個方面,層次圖如圖1所示。
本文在已有安全經驗教訓、數據資料、現場調查及分析有關的事故案例的基礎上對不同的工程事故進行劃分,把建筑施工工程劃分為樁基工程、模板工程、腳手架工程、混凝土工程。
樁基工程中包含的危險因素為土方坍塌、高處墜落、爆破事故:模板工程中包含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腳手架工程包含物體打擊、高處墜落、腳手架坍塌;混凝土工程包含高處墜落、起重事故、機械傷害。
對建筑施工現場的樁基工程、腳手架工程、模板工程和混凝土工程進行危險性分析,如表5所示,找出建筑施工事故發生的最主要危險因素。
通過對表5危險因素LEC分析可知,不同施工工程存在許多危險的作業活動,但相對于其他施工現場的危險活動物體打擊和高處墜落危險程度最高。因此應對建筑施工過程中對物體打擊和高處墜落危險因素加大控制,就能大大減少事故的發生,降低傷亡人數和經濟損失。
2.2事故樹對主要事故原因分析
根據表5的分析結果,本文選取危險因素程度相對較高的物體打擊危險因素進行細化分析,從而找到導致物體打擊最重要的事件,結合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控制。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本文選取具有代表性鋼管掉落造成人員進行細化分析,如圖3所示。
2.2.1最小割集的求解
該施工現場物體打擊事故樹的布爾代數表達式:
3安全管理措施
針對安全管理缺陷引發的一系列建筑安全事故,應改進安全管理措施從而預防減少安全事故。
①在安全制度方面。每年編制一次,實施最新安全生產政策、規章,定期編制安全規章制度,并對安全規章制度日常管理實行動態檢查,確保制度得到貫徹落實。②在安全檢查方面。完善建設施工安全生產監察管理制度并在現場安全制度的實施加上有力的監督措施。在處理突然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時,相關監察人員應嚴格遵循“四不放過”原則。③在安全教育方面。相關主管部門應當對建筑施工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進行定期考核,考核合格后方才可繼續任職,不合格的則需要重新接受安全培訓。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實行全國統一培訓大綱、統一考核標準、統一證件的制度。
4結論
①針對施工現場的危險因素要對癥下藥,從各個方面采取相應具體的控制措施,將事故隱患扼殺在萌芽狀態,將人員和財產的損失降到最小,確保建筑施工安全穩定開展。②LEC風險評價法在建筑施工安全生產管理中作用顯著,該方法作用顯著,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和適用性,對安全管理提供相應的參考依據。③利用事故樹分析不僅可以對建筑施工的物體打擊進行分析而且還可以對高處墜落,起重傷害等其他事故進行分析,從而制定具體的預防措施,供建筑施工現場進行參考使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