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佳捷+馮敏+曹晏+桑維辰+李玳


摘要:高校的轉型發展需要創新應用技術人才的培養模式,開展注重專項技能培養的模塊化教學,同時建立多樣化的考核評價體系。本文構建了轉型模式下獨立學院模塊化教學的考核評價體系,分析了該體系在實際教學管理中的運用,并提出了其優缺點。
關鍵詞:獨立學院;模塊化教學;考核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30-0165-03
0引言
2013年11月,中央在黨的十八大三中全會上正式提出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引導一批地方普通高校向應用型高校轉型的戰略部署:2015年10月,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印發了《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和人才培養機制,鼓勵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這一系列的舉措說明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地方普通高校轉型發展之路已經開啟。
地方普通高校轉型發展、建設應用技術大學在目標在于培養面向生產一線的高層次技術技能型人才。傳統高校培養方案過于強調理論體系的系統與完整,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則需要根據實際的生產、服務的技術和流程來構建知識體系與技術技能體系,這就需要創新應用技術人才的培養模式,制訂多樣化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以能力的培養為核心,開展注重專項技能培養的模塊化教學,同時建立多樣化的考核評價體系。
1模塊化教學模式的含義
模塊化教學是專項技能培養的核心內容之一,以轉型發展的要求設計具體的能力培養方案,把每一項能力轉化為不同的教學模塊,每個模塊都是圍繞特定主題的相對完整的教學單元,一個模塊可以是一門課程、一門實驗或實習,也可以是幾門課、幾門實驗或實習的有機整合,學生完成一個模塊的學習即獲得某一方面的技能,同時獲得相應的學分。
本文以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為研究對象,設計模塊化教學的思路,并研究不同模塊的考核評價方式。根據轉型發展要求,并結合獨立學院發展特點,將模塊化教學分為校級平臺課模塊和個性化模塊,個性化模塊又分為社會考試子模塊、訂單式培養子模塊和海外留學子模塊。
①校級平臺課模塊學生必修通識基礎課程,含思想政治類課程、數學類課程、計算機類課程、英語類課程、文體類課程等。其目的是為加強大學生思維模式和基礎實踐能力的塑造。
②個性化模塊學生選修課程,針對學生的特長、興趣及未來發展需要愛好進行設置,突出個性化培養。個性化模塊分為社會考試子模塊、訂單式培養子模塊和海外留學子模塊。其中,社會考試子模塊指職業資格證考試、考研等內容,將課程重新化解為獨立的知識點,再根據考試科目重新組合成教學子模塊,如會計從業資格證子模塊等:訂單式培養子模塊是根據某行業、某企業或某崗位對人才的需要,開設相應的課程,聘請“雙師型”教師授課,以實際工作為教學內容,實行“雙導師制”完成子模塊的學習:海外留學子模塊根據津橋學院與海外院校簽訂的協議,完成實習、國內外雙學位、本碩連讀等項目。
2模塊化教學考核評價體系的構建
考核評價體系由2個模塊、3個子模塊及9個計分點構成,具體構建模型如圖1。
考核評價體系用以核算學生總學分,計算公式如下:
總學分=校級平臺課模塊學分+個性化模塊學分
2.1校級平臺課模塊學分
校級平臺課模塊為全校學生必修模塊,要求學生在大一完成模塊的學習。此部分學分按傳統教學模式考核,即學生完成上課環節及期末考試環節,教師根據模塊性質、模塊內容及考試難易程度等維度綜合考量平時成績和考試成績的權重,核算出總成績,總成績達到及格成績,學生便可以獲得該模塊的學分。
2.2個性化模塊學分
個性化模塊包含3個子模塊:社會考試子模塊、訂單式培養子模塊和海外留學子模塊,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興趣及未來發展需要選擇多個子模塊學習,也可以重復選擇某一子模塊學習,完成一個模塊的學習便可得到該模塊相應的學分。該模塊課程在大二開始開設。
2.2.1社會考試子模塊學分
該子模塊針對職業資格證書、考研等內容開設課程,課程總成績受期末考試成績、平時成績及社會考試成績3個計分點影響,采用因子分析,具體考核公式如下:
2.2.3海外留學子模塊學分
該子模塊針對參加海外留學項目的學生,目前,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每年開展的學生長短期海外留學項目達60個以上,并探索出了多元的合作模式。
津橋學院與美國佛羅里達大學、英國斯旺西大學、加拿大杜威學院,泰國清邁大學等高校開展的本科學分互認項目:與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加州州立大學、韓國蔚山大學及中國臺灣地區10所高校開展的一學期研修項目:與美國、泰國、馬來西亞高校開展的短期交流、實習項目等。同時,學生可以通過國際本碩直通車項目,直接赴美國、英國、法國、泰國等國攻讀碩士學位。
對于該子模塊,可以根據津橋學院與海外院校簽訂的協議,完成相應的學分考核。
3模塊化教學考核評價體系的運用
模塊化教學考核評價體系是一個有機整體,在實際教學運用中應充分考慮各模塊之間的協同作用。在設置模塊化教學思路時,應根據轉型發展需要及獨立學院發展特色,制定符合實際教學需要的模塊,并層層分解,探索模塊的性質、內容和相應的考核評價標準。在實際運用中,應圍繞模塊的性質,綜合改革模塊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師資隊伍、教學方法、教材及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完成教學,運用多樣化的模塊化教學考核評價方式,核算學生的總學分。
在模塊化教學考核評價體系運用的探索期,應開設試點班級進行試驗,從學生學習的特點出發,選取不同專業、不同性別、不同入學成績的學生作為樣本,并培養一批能力強、業務精、效果好的師資隊伍。學校應深入研究模塊化教學的準入和退出機制,使制度、師資、教學條件等方面共同協作,為模塊化教學考核評價體系做強有力的支撐:應不斷總結模塊化教學考核評價體系的利弊,適時調整模塊化教學考核評價體系的內容和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方式,使模塊化教學考核評價體系成熟、有效的服務于人才培養。
4模塊化教學考核評價體系的優缺點
模塊化教學考核評價體系對于學生的學習、教師的教學及學校的發展都凸顯出了其優越性。對于學生,第一,模塊化教學考核評價體系以學習者為中心,學生了解教師預期的學習目標與核心能力,學習將更有重心;第二,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興趣及對未來發展需要主動學習模塊,學習的態度更端正,學習效果更好;第三,學習內容兼顧基礎知識與個性化知識,達到了轉型模式下獨立學院“重過程,厚基礎,強實踐,圖發展”的育人目標:第四,學生更清楚自己的強、弱項與學習程度,有助于學生盡早完成學業規劃、就業規劃和發展規劃。對于教師,第一,通過模塊化教學模式的實施,教師更加了解知識傳遞的效果、教與學的差距,教學內容更有針對性,有利于引導未來課程的規劃與改善:第二,采用模塊化教學考核評價體系對學生進行多樣化的考核評價,有助于教師改進教學方法,加強教師的核心能力:第三,可以協助學程整體課程規劃,提升教育品質。對于學校,第一,模塊化教學模式及其考核評價體系的引入,有助于學校提升核心能力,凝練辦學特色;第二,在課程模塊化的過程中,學校的人、財、物等資源也在不斷的被整合、優化,大量降低了學校的辦學成本;第三通過宣傳,可以讓學生、家長、用人單位及社會了解學校的核心價值,提升學校的知名度和聲譽:第四,使學校人才培養的目標更明確,更有針對性,是學校教育目標內涵的具體化。
模塊化教學考核評價體系的設計也存在缺點。第一,模塊化教學改革使學生自主空間加大,在獨立院校中實施,可能會造成部分學生學習方法適應不良,或學生個性化發展與學校培養方向不一致的情況;第二,部分計分點(如社會考試子模塊中期末考試成績與社會考試換算成績等)獲得時間不一致,致使模塊學分核算嚴重滯后:第三,計分點(如平時成績等)應進一步細化,并進行論證,使模塊化教學考核評價體系更加科學、嚴謹、客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