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月河鎮已進入暖春,依舊是白墻青瓦,老房子在晨光中透露著歲月抹不去的韻味,石板橋下的小河向東流去,像一條絲帶環繞著月河鎮。
市集上傳來的叫賣聲,聲聲入耳,各種早餐的香味牽動著早起趕集者那疲憊的胃?!皢陠辍保澄镌谟湾伬锓?,發出陣陣聲響——菜香煎包,那是早餐必備的?!肮緡9緡!?,文火上的瓷煲里是翻滾著新鮮魚片的白粥,加入幾撮姜絲,灑上幾粒細鹽,入口是滿滿的魚香味。
鎮上的人互相都認識,生得俊秀的小孩兒總被相識的阿姨們塞給各類早餐,“拿著吧,小心餓著。”這是月河鎮日常的交流,人情味兒在早上的晨光中彌漫開來。
中午,太陽漸漸高升。每家每戶的廚房都準備了各式各樣的食材,自家后院種的各種蔬菜都能在這里找到。切片,切絲,腌制,下鍋,翻炒,調味,收汁,上盤。
每到這時候,香氣再一次飄滿整個小鎮。門前的大黃狗都張大了嘴。嗯,有宮保雞丁,清蒸鱸魚,魚香茄子,啊,還有那甜酸豬蹄。
家里的小孩這時都會幫忙擺碗筷,等著菜肴上桌,迫不及待地對家里的長輩說一句“起筷吧”,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吃著碗里的還望著鍋里的,滿腦子都在想怎樣吃得最多。
下午,烈日當空。鎮里的人們躲在家里涼快。有些老人坐在樹下的藤椅上,聽著那收音機里咿咿呀呀的京劇,不成調地跟著哼唱,不時地點點頭,揮揮手,想象自己便是那劇中的人物,收復江山,氣若江河。小孫子尚不懂事,搖著老人的手臂問道:“姥爺,這是什么調子?”老人笑嘻嘻地道:“小滑頭,這是京劇,咱們國家的國粹?!毙O子又問:“什么是國粹,可以吃嗎?”天真爛漫的樣子引得老人大笑,“國粹是國家的寶貝,不能吃?!薄暗苈爩Σ粚??那我以后去學,學了唱給姥爺聽好不好?”小孫子的一番話讓老人十分暖心,抱在懷里連聲稱好。
晚飯后,在小鎮的中心廣場上,阿姨們大媽們跳起了廣場舞。相識的人們聚成一片,跟著節拍舞動了起來。不論男女老少,都在展示著自己的舞姿,引得他人連聲喝彩。
中秋剛過,天空中掛著一輪滿月,有人家在院子里擺上一張桌子,拿出自家釀的米酒,搖著蒲扇,賞著月色。有文化的人還時不時吟一句詩,十分應景。
夜色漸深,小鎮漸復平靜,月河鎮的人們在睡夢中等待著新的一天。
運用評點
想得開。小作者以小鄉鎮呈現大中國,以小場景折射大背景,選材新穎,構思巧妙。這篇作文通過描述月河鎮的風貌人情,巧妙地串聯起三個關鍵詞“美食”“京劇”和“廣場舞”,準確而充實地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富裕幸福、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友愛,飽含深情。
融得合。
寫得真。每個場景的描述都特別注重細節,具有很強的畫面感。如對早餐的介紹,小孫子和姥爺的對話等描寫,真實細膩,體現了小作者細致觀察生活的能力。“切片,切絲,腌制,下鍋,翻炒,調味,收汁,上盤”一句,準確地描繪了美食的烹調過程,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和濃郁的生活氣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