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霞


摘要:會計專業學生原有實習模式單一滯后,要改變原有實習模式,讓學生盡早介入會計(稅務)事務所實習,并對實習的專業內容有所要求。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整制定對實習模式影響深遠。
關鍵詞:人才;實習;改變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30-0175-03
0引言
2014年至2017年,《以會計師、稅務師事務所為模式提高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研究》課題組組織會計專業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的學生在多家會計(稅務)師事務所進行實習調研,我們期望通過實習調研對會計專業學生在會計(稅務)師事務所的實習有一定總結,對各年級學生校外實習實訓的有效開展以及會計專業高職學生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整制定有所幫助。從而促進教學,進一步提高高職會計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
1會計專業學生會計(稅務)事務所原有實習模式
過去,通過學校、老師推介或個人投遞簡歷,會計專業學生的在會計(稅務)事務所的實習安排在三年級二學期,這個階段,學生已經修完了在校課程,離拿到畢業證,只差一個實習。沒有實習經驗的學生到會計(稅務)事務所后面臨的問題很多,大多要從基本的辦公硬件、軟件使用,工商稅務銀行部門的溝通聯系等基本工作做起,能夠有能力深入到會計專業方面實質性實習的時候,實習期基本已經快要結束。所以歷屆畢業生上報的畢業實習報告內容更多的是基本辦公的體會,以及實習過程中跑工商稅務銀行部門以及工作過程中的人情冷暖,實質性的會計專業實習體會少而又少。
可以說,我們原有的實習模式是單一并滯后的,在會計專業人員競爭激烈,專業難度不斷飆升甚至人工智能時代到來的今天,這樣的實習模式亟待改變。
2會計專業學生會計(稅務)事務所實習模式的改變
針對會計專業學生會計(稅務)事務所實習模式存在的單一、滯后問題,課題組通過調研認為應當作如下改變。
①實習時間提前。不再嚴格地將實習期留在修完在校課程的三年級二學期,在一年級、二年級分別留出實習期,按照學生所處的專業程度進行實習,盡早進入職場一線,熟悉專業環境。
②實習基本內容規范。針對學生的專業程度,對要求進行的基本實習內容進行規范,從而在實習結束后要求上交起碼涵蓋基本實習內容的完整的實習報告。一年級的學生要完成基本的辦公硬件、軟件使用,工商稅務銀行部門的溝通聯系等基本工作的實習;二年級學生由于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專業知識,要完成初步專業內容的實習,如代理記賬、簡單的審計底稿的完成、小企業納稅申報、小企業成本費用核算等。三年級學生由于已經有了前期的實習經驗,在三年級二學期的整個實習期就可以完成比較深度的專業實習,如建賬、大中企業的代理記賬、大中企業成本費用核算、大中企業納稅申報、參與審計項目并編制審計底稿、會計報表的編報、財務分析等。有了前期的經驗,三年級學生實習期的實習不僅可以涉獵更多的專業內容,而且實習學生由于具備了相當的能力,實習會更受會計(稅務)事務所歡迎。
3高職會計專業原有人才培養方案
會計專業學生會計(稅務)事務所實習的時間安排體現在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當中,下面就原有人才培養方案中與專業課程進度安排及實習實訓有關的部分列表如下:
①專業類課程安排進程表,見表1。
②課程學時分配及比例表,見表2。
③實踐教學環節安排表,見表3。
4高職會計專業調整的人才培養方案
根據調研情況,我們看到會計專業學生會計(稅務)事務所實習模式必須有所改變,會計專業學生盡早介入實習,對實習的專業內容有所要求,成為改變的核心。想要達成這樣的改變,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就一定要有所調整。下面就原有人才培養方案中與專業課程進度安排及實習實訓有關的部分的調整列表如下:
①專業類課程安排進程表,見表4。
②課程學時分配及比例表,見表5。
③實踐教學環節安排表,見表6。
在保證現有課程課時量的情況下,分別在一年級二學期和二年級二學期開展為期兩周的到會計(稅務)事務所的認知實習,實習內容有所要求。這樣的盡早介入實習,大三二學期的實習期,學生就可以展開頂崗實習,而不再是滯后的認知實習。
綜上所述,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對會計專業學生會計(稅務)師事務所實習模式的改變影響深遠,只有與時俱進,與專業發展、需求俱進的接地氣的人才培養方案,才能帶來實習模式的改變,是會計專業學生盡快深度進入職業角色,促進專業學習,職業成長。
注:本文用于《以會計師、稅務師事務所為模式提高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研究》課題的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