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燕
【摘 要】本文主要圍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現狀、矛盾形成原因以及供給側改革視域下提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策略展開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
中圖分類號: G7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27-0194-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7.089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and explor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emand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causes of contradictions and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side reform.
【Key words】Supply-side reform; Ideological politic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Results
0 前言
我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內容是培養高職院校人才的重要途徑。從供給側改革視域下出發分析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方式、教學目標、教育內容等,探究高職院校供給結構關系。從中可以發現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供給需求存在的矛盾,進而有效的實施供給側改革視域下,提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
1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給需求結構現狀
在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供給需求存在一定的比例對應問題。以下從幾個方面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給需求結構現狀進行分析。
首先,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師資隊建設不夠完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偏向年輕化,年輕教師逐漸增多。由于年輕教師數量的增多,年輕教師人生閱歷社會經驗有限,使得年輕教師在進行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內容時,教學內容局限,不能很好的引導高職院校學生,也不能起到很好的榜樣作用,缺少一定的說服力。另外,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教師一般沒有此課程任課經驗,也沒有相關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課程的基礎,導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課程的任課教師專業素養有限,從而不能很好的發揮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重要作用。
其次,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系統性和針對性不足。在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涉及了人生觀、世界觀、道德觀、價值觀、法治觀等多方面的內容。這些內容在初中高中階段都有不同程度的接觸過,但是涉獵不深。多方面涉獵使得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縱向特色不突出,使很多內容重復,導致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針對性欠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系統性缺乏。從而使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不能有效的展開。
再次,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方式供給不能滿足高職院校學生的需求。在傳統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高職院校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進行灌輸式的教育,使高職院校的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不感興趣。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忽略了學生與教師溝通的重要性,無法調動高職院校學生的熱情。同時也由于高職院校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固定性,教學方式沒有進行有效的改革,使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不理想,由于受到高職院校教學環境、師資隊伍等方面條件的限制,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基礎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無法進行有效的實施,從而使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學質量無法得到有效的提高。
2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給需求結構形成矛盾的原因
2.1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層次不分明
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過程中,高職院校的教師會引導學生設立可行性目標。而在高職院校教師引導學生設立可行性目標的同時,要要充分考慮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出發點和因素等。在傳統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由于受到傳統的政治文化因素等的影響,高職院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過分追求高層次的教學目標。使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不能很好的貼合實際,沒有考慮到高職院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思想發展情況,一味的追求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層次性和教學目標的設定性,使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過于理想化,不能很好的滿足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為學生帶來的實際供給側需求,從而使得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效率降低。
2.2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缺乏實踐
在高職院校的教學過程中,多數高職院校的學制為三年。多數采用兩年學習,一年實踐的教學模式。兩年學習時間進行理論基礎的學習和相關專業技能的學習,使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任務加重,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有所降低。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課程也面臨著相同的問題。在新課改的推動下,高職院校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工作非常重視,但是,實際教育過程中,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是按照相關規定設置課程,使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課程的學時較少。另外,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課程同時多個專業,多個班級的學生共同學習,使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課程的實踐不能有效的進行實施。從而使高職院校的實踐活動只是形式主義,不能進行有效的實施。進而使高職院校學校不能很好的將理論知識轉為實踐,導致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學課程更加偏重理論學習,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缺乏。
2.3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保障力度不夠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思想政治教師師資隊伍不夠完善,師資力量有限,思想政治教育任務繁重,對于高職院校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培訓機會也很少,從而抑制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使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體情況得不到有力的保障。另外,高職院校在教學設施、教學資源方面有限,使高職院校的先進教學設施落實不到位,因此導致高職院校供給側提供的保障力度不能足以滿足高職院校學生的需求。
2.4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評價沒有落實
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評價范圍一般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綜合評價;第二,對高職院校政治教育的教學過程評價;第三,是對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進行評價。但是,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過程中,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評價只停留在教學過程評價和綜合評價的層面。沒有落實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評價,進而使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情況得不到反饋,使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對應性,無法有效的實施。
3 供給側改革視域下提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策略
3.1 擴大供給力度,提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供需結構適應性
3.1.1 依據高職院校學生個體特征,確定教育目標
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師應考慮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個體的需求為主導,使高職院校學生可以將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的內涵真正領悟,進而將所學到的思政治教育中的人格準則、道德標準等進行有效的實施,自主的將其轉化為自身的追求,使高職院校教師可以很好的引導學生確立層次分明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目標。
3.1.2 依據高職院校學生整體特征,創新教學形式
高職院校學生是一個群體,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高職院校教師可以根據高職院校學生的群體特征,改善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輸式教學方式,改善傳統的主題班會等說教的教學形式,根據時代的特征和學生的群體特征,利用探討互聯網社會熱點、新聞實事等網絡課堂來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學形式,進而推動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調動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得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很好的進行推廣和實施。
3.1.3 依據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特點,加強實踐
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部分思想政治教師多重于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課堂的理論工作,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踐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只要很好的將理論知識和實踐內容進行很好的結合,才能保證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課程的完整性和可理解性。通過實踐,高職院校的學生才能將理論知識進行有效的轉化,保證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供需關系更和諧。
3.2 加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結構改革,構建高職院校供需發展的可持續性
在供給側改革視域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應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進行結構性改革,進而有效的促進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工作,使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得到科學合理的完善和管理,從而保證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供需的可持續性。
3.2.1 提升高職院校學校層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認識
為了更好的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識,高職院校應積極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小組,聯系高職院校職能部門,提高各個院系部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參與度,使得全校的教師和工作人員可以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促進高職院校的所有教職工積極的參與其中,使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制得以完善,進而提升全校教職工職業素養。
3.2.2 提升高職院校教師層面的思想政治師資建設
師資隊伍的建設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課程的培訓機會、提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師的進修機會,使得高職院校教師的專業技能、文化水平等得到有效的提高,進而提升高職院校教師的教學水平。
3.2.3 完善高職院校制度層面學生思想政治評價體系
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評價體系的完善可以很好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給關系。因此,高職院校應不斷的完善學校制度,努力完善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考核體系,將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評價體系進行落實,將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礎知識和思想政治實踐結合,將有關思想教育學科的成績列入和社會實踐列入學生檔案,并將其作為考核評價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