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德旭
過去40年中國金融的發展速度非常快,規模擴張也非常快,走出了一條帶有數量型、速度型特征的發展道路,有一系列指標可以說明這一點。比如,金融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例這一指標,超過了許多發達經濟體,這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過去40年中國金融發展的高速度。還有一個指標,從金融機構的情況來看,今年6月份美國《福布斯》雜志公布了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排行榜,這個排行榜是根據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利潤、資產、市值這樣幾個指標進行綜合排名得出來的,其中,前10強有中國的五大金融機構,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平安保險集團。此外,中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速度也非常快,特別是移動支付,走在世界各國的前列。這樣一系列指標都能夠證明,過去40年中國金融的發展速度確確實實非常快,規模擴張也非常快。其結果,就是中國現在成為一個“重要的世界金融大國”。對于過去40年中國金融的高速發展,我們要充分的肯定,尤其是這樣高的速度,對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形成了強有力的支撐。
中國金融經過40年的高速發展,那么中國金融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又何在呢? 我們認為,下一步中國金融必須實行發展方式的轉變,也就是由過去的高速度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這是一個基本的趨勢或者說發展的方向。這一點非常重要、非常必須。一方面,中央提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明確要求,這就需要金融也要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十九大報告提出,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在這樣一個產業體系中,金融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也就是更加強調了金融要為實體經濟、為科技創新、為人力資源的發展來服務。還有一個方面,就是要解決金融自身存在的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問題,這也要求實行金融的高質量發展。
金融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就是到2050年在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候,建成一個金融強國。金融強國,意味著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要非常強,金融創新的能力要非常強。當然,這個創新一定要圍繞服務實體經濟來開展。另外,就是防范金融風險的能力要非常強,也就是我們強調金融自身的修復功能要非常強,金融機構自身在出了問題之后,要通過自身的創新、自身的改革,來解決這些問題。此外,就是金融的國際影響力要非常強,中國在國際金融領域、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要有比較大的話語權。這些都是我們在未來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具體任務。
從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路徑來看,就是要建設現代金融體系,包括金融調控體系、金融組織體系、金融市場體系、金融監管體系、金融環境體系。這樣一個現代金融體系的本質特征有幾個方面:第一,這是一個更加市場化的體系,在金融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要注重發揮市場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同時注重發揮政府的作用,也就是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第二,這樣一個現代金融體系,一定是法制化的,要依法運行。第三是普惠化,金融要為所有群體,特別是為弱勢群體、邊遠貧窮地區提供金融服務。第四是綠色化,就是要支持環境保護,支持對環境污染的治理。第五,現代金融體系一定是國際化的金融體系,是一個更加開放的、更加融入全球的體系。最后一個是數字化,高科技手段和技術廣泛應用到金融領域里面來,不斷提高金融運行的效率。
金融高質量發展在近期的著眼點或者說任務,主要有幾個方面,包括服務實體經濟,金融要切實為三農、為小微企業、為民營經濟提供服務;防控金融風險,特別強調的是要加強并改善金融監管,一定要防止區域性、局部性、單個的金融風險點擴散、漫延、演化為全局性、系統性的金融風險,要守住這個底線。最后是深化改革,我們現在的金融體制和機制,從宏觀金融調控體系,到微觀的金融企業的治理結構,到金融市場的運行機制,都要進行相應的改革,要為實現金融高質量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體制機制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