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杰 盧欣欣 劉奎剛 張睿佳 劉 康*
(1上海市種子管理總站,上海市閔行區 201103;2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市閔行區 200240;3上海市浦東新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201201)
新《種子法》確立了種子生產經營備案制度,這為進一步加強種子生產基地和種子經銷門店監管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時,該制度是貫徹由事前許可向事中事后監管重心轉移的具體措施,是各級種子管理機構開展種子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職責,也是打擊制售假劣種子和侵犯植物新品種權等不法行為的重要抓手,可有力保護農民利益和品種權人權益,實現對種子生產、加工、貯藏、運輸、銷售等從源頭到終端的全產業鏈監管[1-2]。
在此背景下,上海市農業主管部門及種子管理部門高度重視種子生產經營備案工作,深入基層種子管理部門及種子經銷門店,多渠道、多方式地開展宣傳培訓工作,并現場指導演示種子生產經營備案操作流程,以確保備案工作的有序推進。目前,上海市種子生產經營備案工作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臨諸多問題和困難。為進一步推進上海市種子生產經營備案管理工作,筆者對上海市種子生產經營備案工作的主要做法進行總結,并列舉其中存在的問題,且在此基礎上提出做好種子備案工作的相關對策與建議。
根據新《種子法》及《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在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載明的有效區域設立分支機構、專門經營不再分裝的包裝種子,或者受具有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的種子生產經營者以書面委托生產、代銷種子,這四類常見的生產經營主體不需再辦理生產經營許可證,但要進行種子生產經營備案。
1.1.1 設立分支機構、委托生產種子、委托代銷種子三類生產經營主體的備案
設立分支機構的,需在取得或變更分支機構營業執照后15個工作日內完成備案;受委托生產、代銷種子的,需在種子銷售前完成備案。備案者可登錄網頁版備案系統填報,或通過下載“手機備案”APP完成備案。具體步驟為:(1)各生產經營主體登錄“農作物種子企業業務辦理集成平臺”上的“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網上申報系統”,在“許可信息填報”一欄中添加相應的備案主體類型,提交信息后會生成“流水號”;舊版許可證(種子生產許可證、種子經營許可證)仍在有效期內的用戶,在注冊新版賬戶后可將舊版許可證直接導入新版系統,然后生成“流水號”。(2)各生產經營主體憑生成的“流水號”在相應的備案類型下完成備案。
1.1.2 專門經營不再分裝的包裝種子的生產經營主體的備案
該類型的生產經營主體涉及廣大的種子銷售門店,備案時不需提供“流水號”,可直接注冊并登錄“種子生產經營網上備案系統”完成備案。
備案用戶按要求完成信息填報、上傳備案材料、提交備案等業務操作,確保網上備案信息全面、真實、準確,可不提交紙質材料;按照農業部種子管理局《關于做好種子生產經營備案管理工作的通知》(農種種函〔2016〕17號)有關要求,對不具備上網條件的備案者,可采取網下備案方式,備案者須向備案受理機關提交紙質的《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備案表》及其他相關材料,由備案受理機關代為錄入網上備案信息。
備案受理機關審核備案信息和提交材料是否全面、真實、有效,審核無誤后通過備案;審核有問題的則駁回并要求重新填報。
上海市共有9個涉農區,但均無獨立運行的種子管理機構,如松江區等4個區由具有種子管理職能的部門負責備案管理工作,寶山區等4個區由區農委執法大隊負責種子管理相關工作,奉賢區則由區農技中心相關職能部門負責。目前,各區種子管理部門存在機構設置不夠健全、工作職能不夠明確等問題,且從事種子管理的工作人員較少,難以滿足種子管理各項工作的需求。總之,全市種子管理部門的機構設置亟需健全,隊伍建設亟待加強。
據統計,上海市9個涉農區共有554戶備案用戶,雖然全部完成了種子生產經營備案工作,但備案質量有待進一步提升。主要表現在:(1)個別區的宣傳、培訓及監管不到位,存在品種名稱、作物種類、許可證號等內容填寫不規范及缺少附件證明材料或上傳材料不清晰等問題。(2)部分經銷商法律意識有待提高,沒有真正認識到備案工作的重要性。例如,由于種子生產經營備案是由備案者自行填報,受利益驅使,出現了少數生產經營主體先經營后備案甚至不備案的情況,致使少數質量不合格、舊包裝等不能備案的種子流入市場,從而損害了農民的利益,破壞了市場秩序;同時,有的經營者由于經營品種多、備案工作量大而嫌麻煩不備案;此外,有的則將經營品種、數量視為商業秘密,即使進行備案也處于被動應付的階段,存在抵觸情緒。
各種子經營門店因僅持有營業執照,無需辦理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從而缺乏種子管理部門對其經營情況的事前監管,且各種子經營門店大多位于郊區且較分散,客觀上增加了種子管理部門的工作難度和檢查成本。同時,各門店經營的種子品種較多,尤其是蔬菜類種子品種最多,同一廠家同一品種的生產包裝、規格也不盡相同,進貨和退貨等情況也較多,從而使種子管理部門很難準確了解門店的種子進銷情況,存在備案數量和實際進貨數量不符、備案品種目錄與銷售品種目錄不符等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備案工作的難度。此外,由于部分種子經銷商受教育程度低、專業知識欠缺、使用電腦或手機進行備案操作有一定困難,備案時經常出現備案材料不全、提交材料不完整等情況,且提交材料不符合要求的比例也較大。
各區農業主管部門應以貫徹實施新《種子法》為契機,完善種子管理機構職能,強化隊伍建設,確保有職能、有人員、有保障。同時,充分利用“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網上申報系統”這個平臺,實現對種子生產、加工、貯藏、運輸、銷售等環節的監管以及從源頭到終端的全產業鏈監管。
建立健全種子生產經營備案制度,并形成長效的監管機制,依法公開備案流程,明確責任部門和相關責任人,嚴格執行備案審核工作。同時,加大對種子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使其深入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及業務知識,熟練掌握備案操作流程,強化服務意識,建立一支法制觀念強、業務能力精的高素質種子管理隊伍。對部分無法獨立完成網上備案操作的種子生產經營者,要耐心協助其完成網上備案。
種子管理部門要加強法律法規的宣傳和培訓,廣泛宣傳種子經營備案的重要性和強制性,使種子生產經營者知曉不備案是違法行為,增強其備案的自覺性。同時,要對種子經營備案流程、提交材料等內容進行重點培訓,并對當前種子備案中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通報,逐步提高各種子生產經營主體的備案意識,提高種子生產經營備案率和備案質量。
在開展種子市場監督工作時,應重點檢查種子經營門店備案情況,尤其是備案內容、備案品種和數量是否完整、真實、有效。對未備案或備案內容不符合規定的,要按照相關法律規定進行處罰,確保種子經營備案工作落實到位,規范種子市場秩序。
新《種子法》確立的種子生產經營備案制度,是推動依法治種、實現種子全產業鏈可追溯管理、做好種子監管工作的重要抓手,更是種子生產經營者必須嚴格遵守的一項重要制度。把備案工作落實到實處,有利于種子管理部門掌握轄區內種子市場情況,加強對種子生產經營者的資質審查,規范種子生產經營者的行為,從而促進整個種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