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貞 王艷菊 馮志龍 湯愛軍
(上海市閔行區動植物檢測檢驗中心 201109)
上海市閔行區在2014年整建制創建市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鎮的基礎上,于2016年啟動了上海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區的創建工作。在近兩年的創建中,閔行區堅持“產出來”和“管出來”兩手硬、標準化生產與執法監管兩手抓,探索了有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模式,實施了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建立了全過程覆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制度,提升了閔行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水平,確保了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從近幾年閔行區地產農產品安全形勢來看,全區農產品安全形勢總體平穩可控。筆者經調研,對閔行區在創建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工作中的一些經驗做法和存在問題進行總結和分析,并提出進一步做好閔行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對策和建議,以期不斷提升閔行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
據統計,閔行區7個涉農街鎮共有41家蔬菜園藝場、73家糧食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全區蔬菜種植面積為660 hm2,水稻種植面積為1 266.67 hm2,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為125.8 hm2;全區水產養殖場共有23家,總占地面積為79.53 hm2,其中水域養殖面積為57 hm2;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影響,全區只有極少部分散戶還在從事畜牧養殖。
近年來,閔行區重點加強各項制度建設,要求通過制度管人、管物。具體措施有:(1)閔行區根據規模農業生產企業的實際情況,將這些企業分為6大類,實施大名單監管制度;(2)每年年初閔行區與各街鎮簽訂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責任書,明確工作目標和職責,并印發《閔行區農業生產經營主體責任追究實施細則》,對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的農業生產企業進行重點監管,同時對違法違規的農業生產企業進行追責;(3)制定各項政策執行實施細則,對各類農業補貼的申領、發放等進行規整,確保各項補貼落實到位。
閔行區農業生產圍繞“全面調結構,深度城市化”的發展主線,堅持推廣農業標準化生產,以提升和確保食用農產品質量。為規范操作規程,閔行區于2015年11月組織編寫了《閔行區地產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操作規范》,2016年10月組織編寫了《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技術操作規程》,并將這2項規程和規范發放給各農業生產企業。
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是《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確定的一項基本法律制度。在閔行區財政的大力支持下,2017、2018年閔行區動植物檢測檢驗中心分別獲得18萬、27萬元專項資金,用于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并加大了防控力度,從而為確保閔行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夯實了經濟基礎。
“三品一標”是政府主導的安全優質農產品公共品牌,也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內農產品生產消費的主導產品,開展“三品一標”認證是提升和確保食用農產品質量的重要保證。據統計,2016年,閔行區“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率達86.13%、獲證企業有79家、獲證農產品產量達7.78×104t、認證面積達1 887.63 hm2。2017年,閔行區通過“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的獲證企業有71家,其中,無公害農產品獲證企業有62家、綠色農產品獲證企業有6家、有機農產品獲證企業有3家;獲證農產品產量為68 199.06 t,其中,無公害農產品獲證產量為66 449.06 t、綠色農產品獲證產量為1 582 t、有機農產品獲證產量為168 t(有機農產品認證產量僅統計了經中綠華夏有機認證中心認證的企業);農產品認證面積為1 513.96 hm2,其中無公害農產品認證面積1 249.68 hm2、綠色農產品認證面積222.18 hm2、有機農產品認證面積42.1 hm2。
閔行區地產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主要是對重大節日或重要活動期間、消費量大的農產品進行重點監管。例如,由閔行區農業執法大隊深入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排查治理行動,強化對蔬菜中高毒農藥、畜產品中“瘦肉精”和三聚氰胺、水產品中孔雀石綠和硝基呋喃等禁用藥物的整治,以消除安全隱患,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可控。
閔行區自2016年創建上海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區至今,舉辦了主題分別為創建安全區知識講座、蔬菜快速檢測知識、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田間檔案記錄手冊、散戶蔬菜快速檢測技術、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法律知識的培訓班,發放《創上海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宣傳海報200余份、《蔬菜安全用藥告知書》等各類告知書4 600余份、《農產品質量安全基礎知識手冊》500多份,采用雙月刊形式編印《閔行區創建上海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工作簡報》,充分利用不同宣傳方式,以提高廣大群眾對閔行區創建上海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區的知曉率和參與率。
(1)基層監管力量不足。目前,閔行區街鎮農業管理部門對應的執法條線人員大部分身兼數職,甚至有的崗位還空缺,導致一線執法人員管控和問題處置不力,降低了行政執法效能。(2)缺乏專業技術骨干。目前,閔行區動植物檢測檢驗中心的檢測專業技術人員存在青黃不接的現象,缺乏專業的技術骨干。(3)實驗室硬件設施建設滯后。由于設備配置不齊全,目前閔行區動植物檢測檢驗中心只能檢測29種農藥殘留,尚有68種農藥殘留不能檢測。(4)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員年齡偏高。目前,閔行區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者年齡普遍偏高,而用工企業即便提供男性每天100元左右、女性每天80元左右的工資,還是很難找到年輕的農業勞動力。(5)部分合作社負責人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不高。部分農業合作社(生產企業)法人代表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第二、三產業上,對第一產業投入的財力、精力明顯不足。
為確保閔行區農產品“從田頭到餐桌”的質量安全,必須強調農業合作社(生產企業)法人代表是第一責任人,加強對法人代表的宣傳培訓,以宣傳培訓為抓手,不斷提高農業生產從業人員的法制意識。
做好關于“發展綠色、有機農產品目標路徑與對策”的調研,進一步摸清閔行區綠色、有機農產品的生產消費情況,系統研究發展綠色、有機農業的目標、任務、路徑和對策,以“三品一標”為抓手,大力實施農業標準化生產,從而確保閔行區農產品質量安全。
通過形式多樣的培訓、技能比賽、技術練兵等,使年輕檢驗檢測人員的專業技能得到不斷提升。同時,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充實一批年齡輕、專業性強、愿意服務農業的專業技術骨干到閔行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隊伍中來。此外,加大財政投入,完善實驗室的硬件設施建設,擴充實驗室的檢測范圍,進而提高閔行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