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兆峰 程麗蓮 (上海市奉賢區金匯鎮農業服務中心 201405)
朱 峰 徐瀟杰 湯正峰 (上海市奉賢區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 201400)
“申粳1221”是上海市農科院最新培育的早熟優質水稻新品種(編號:滬審稻2017015)。近年來,上海市奉賢區對“申粳1221”進行了栽培技術試驗示范和操作規范的研究,以期推進“申粳1221”的推廣種植。筆者現根據試驗示范結果,對“申粳1221”栽培技術操作規范進行總結,以供參考。
本規范以單季晚稻早熟品種“申粳1221”為對象,規定了該品種作單季晚稻生產中的培育壯秧、大田管理、病蟲害防治、適時收割等技術。
本規范適用于奉賢區水稻生產,也可為鄰近區縣種植“申粳1221”提供參考。
“申粳1221”為早熟晚粳水稻類型,全生育期125~130 d,適宜作“國慶稻”栽培。“申粳1221”株高中等,在85~90 cm,株型緊湊,生長整齊,葉色綠,分蘗力較強,成穗率在65%左右,每667 m2有效穗數20萬~22萬穗,每穗總粒數110~115粒,每穗實粒數100~105粒,結實率90%以上,千粒重25 g左右,每667 m2產量550 kg左右。
“申粳1221”的各項米質指標達國家部頒二級優質粳米標準,米飯軟糯適中、食味較好;糙米率84.6%,精米率75.4%,整精米率72.2%,堊白粒率16.9%,堊白度2.8,膠稠度75.4 mm,直鏈淀粉含量15.3%。
“申粳1221”對紋枯病、稻瘟病、條紋葉枯病的抗性強,抗倒性也較強。
“申粳1221”宜選擇在排灌方便、肥力較好、雜草較少、能連片種植且符合土地環境要求的田塊種植。
群體質量調控技術思路為小群體、壯個體、攻大穗,以“降低基本苗數,控制高峰苗數,提高成穗率,主攻大穗”為目標。
4.2.1 耕翻施肥
在田塊翻耕時,每667 m2施商品有機肥200 kg、碳銨25 kg作基肥。
4.2.2 雜草稻防除
對上年雜草稻發生嚴重的田塊,在夏熟作物收獲后,及時灌水耕翻,誘發雜草稻種子早出苗,7~10 d后再耕翻1次,以除去雜草稻。
4.2.3 化學除草
采用播前水封法,在中型拖拉機旋耕耕翻后,于播種前3~5 d、整田后,田內灌大水,每667 m2用30%芐嘧·丙草胺可濕性粉劑(直播寧、亮鐮)100 g兌水30~40 kg均勻噴霧;或每667 m2用12%噁草酮乳油(農思它)200 mL全田甩施。施藥后保持水層3~5 d,同時采用機械耙田或人工攤田,做到田平、泥頭不過爛。
4.2.4 種子處理
(1)曬種。播前選晴好天氣曬種1~2 d,曬種期間要攤薄、勤翻,且要防止種子破殼。(2)浸種消毒。可用17%殺螟·乙蒜素可濕性粉劑(菌蟲清)30 g加10%吡蟲啉10 g,加少量水調成漿糊狀,然后兌水8 kg均勻稀釋,浸稻種4 kg。在日平均溫度18~20 ℃時浸種60 h,在日平均溫度21 ℃以上時浸種48 h,浸種期間種子要上下翻動數次。浸種時要注意浸足時間,保證藥效,同時浸種容器需加蓋,并置于陰涼避光處。稻種浸種消毒后,不需用清水沖洗,可直接瀝干催芽。分批浸種時,為確保浸種效果,每批次浸種都應重新配制浸種液,浸種液不可多次重復使用。(3)催芽。種子浸足時間后宜在一定的溫度、濕度和透氣性條件下催芽,具體可掌握在35 ℃高溫破胸(上限38 ℃),且要求谷堆上下內外溫度、濕度基本保持一致,同時做好低溫涼芽等關鍵環節。人工直播催芽至芽長一粒谷、根長半粒谷即可播種;機穴播、機插秧需催芽至“破胸露白”即可播種。
4.3.1 播 種
“申粳1221”不管采用哪種種植方式,均需在5月20日前播種,折每667 m2大田用良種4 kg左右。不同種植方式的播種方式不同,具體為:(1)機穴播。播前大田先做好畦,畦寬3 m,溝寬20 cm。播種時要求田面平整、基本無水,泥頭軟硬適中;播種要均勻,不漏播、不重疊、不露谷;對機械無法播到的地方,應進行人工補種。(2)人工直播。播前大田先做好畦,畦寬3 m,溝寬20 cm。播種時要求田面平整、基本無水,泥頭軟硬適中,種子按畦按量進行撒播,播后進行塌谷,做到不露谷。(3)機插秧。育秧田經耕翻后先上水攤平,再開溝做畦,畦寬2 m,溝寬30 cm,然后進行播種以及塌谷。
4.3.2 清理溝系
播種后應及時清理溝系,開好圍溝,保持田間濕潤。
4.3.3 除 草
“申粳1221”作機插秧時,在播種塌谷后3~5 d每667 m2施30%芐嘧·丙草胺WP(直播寧) 80 g兌水40 kg進行雜草防除,用藥時田間保持濕潤狀態,并開好平水缺。“申粳1221”作直播稻時,在播種后1~4 d,晾干秧板,每667 m2施30%芐嘧·丙草胺WP(直播寧) 80 g兌水40 kg進行雜草防除,用藥時田間保持濕潤狀態,并開好平水缺。
4.4.1 水漿管理
“申粳1221”作機插秧時,播種后保持秧板濕潤,秧苗2葉期后保持淺水層。“申粳1221”作直播稻時,秧苗3葉期前以淺水灌溉為主,3葉期后建立淺水層,切忌灌深水和脫水。
4.4.2 秧田施肥
“申粳1221”作機插秧時,移栽前要施好起身肥,每667 m2施尿素1~1.5 kg,施后灌水,防止燒苗。“申粳1221”作直播稻時,秧苗2葉1心期每667 m2施尿素6 kg,間隔7~10 d每667 m2施BB肥(24∶8∶10)25 kg。
4.4.3 移 栽
“申粳1221”作機插秧時,于6月5日前移栽,移栽時秧齡不能超過20 d。移栽穴距12 cm,每667 m2栽插穴數1.85萬穴左右,每穴栽植3~5株,確保每667 m2基本苗數在8萬苗左右。
4.4.4 大田施肥
“申粳1221”作機插秧,移栽時每667 m2施商品有機肥200 kg、尿素8 kg;移栽后5~7 d每667 m2施尿素6~7.5 kg+10%農得時20 g,藥后保水3~5 d;間隔7~10 d每667 m2施BB肥25 kg。“申粳1221”無論是直播還是移栽,在稻苗拔節前后都要施長粗肥,每667 m2施氯化鉀6~10 kg。
4.4.5 雜草防除
出苗至分蘗期對闊葉雜草和莎草科雜草發生較多的田塊,可在稻苗2葉1心期,每667 m2施水星20 g加水30~40 kg噴霧除草;對千金子和稗草混生的田塊,可在雜草3~5葉期時,每667 m2施10%千金50~60 mL噴霧除草,施藥后保水3~5 d。
4.4.6 病蟲害防治
出苗至分蘗期要根據病蟲情報防治稻象甲、稻薊馬、稻縱卷葉螟、稻飛虱,兼治螟蟲和條紋葉枯病等。具體為:6月中下旬每667 m2施50%烯啶蟲胺可溶性粒劑10 g+200 g/L氯蟲苯甲酰胺(康寬)10 mL(對有條紋葉枯病發生的田塊需再加8%菌克毒克45 mL或6%克病毒50 g等病毒鈍化劑),主治灰飛虱、二化螟、大螟,兼治三化螟。7月中下旬每667 m2施0.1%阿維·蘇云菌可濕性粉劑125 g+60%烯啶蟲胺可濕性粉劑7 g+6%井岡·嘧苷素水劑100 mL,主治二代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灰飛虱、白背飛虱)、紋枯病,兼治螟蟲(大螟、二化螟)、稻苞蟲、稻薊馬、條紋葉枯病等。
4.5.1 擱 田
當田間總莖蘗數達到目標穗數的80%時,即可在水稻9.5葉期開始排水擱田,要求由輕到重、分次擱成,切忌重烤田,以防在田苗數急劇下降,影響水稻根系發育和正常分蘗。
4.5.2 復 水
對于擱田后在田苗數明顯下降的田塊,應及時復水,并在水稻孕穗分化期建立水層。
4.5.3 施穗肥
在水稻葉齡余數3葉或葉色褪淡時,每667 m2施尿素8 kg作穗肥。
4.5.4 病蟲害防治
無效分蘗期至拔節孕穗期要根據病蟲情報防治稻縱卷葉螟、稻飛虱、二化螟、大螟、紋枯病、條紋葉枯病、稻曲病和穗頸瘟等病蟲害。具體為:8月上旬每667 m2施15%茚蟲威懸浮劑16 g+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20 g,主治稻飛虱、紋枯病、三代稻縱卷葉螟,兼治大螟、二化螟等。8月中旬每667 m2施16%甲維·茚蟲威懸浮劑15 g+30%噻呋·戊唑醇懸浮劑20 g,主治三代稻縱卷葉螟、紋枯病,兼治大螟、二化螟等其它病蟲害。8月底每667 m2施24%甲氧蟲酰肼懸浮劑30 g+50%烯啶蟲胺可溶性粒劑8 g+40%氟環·稻瘟靈懸浮劑100 g+井岡·蠟芽菌(4%+16億個/g)懸浮劑100 g,主治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紋枯病、螟蟲(大螟、二化螟)、稻曲病、稻瘟病,兼治其它病蟲害。
4.6.1 水分管理
抽穗揚花期應建立淺水層;灌漿成熟期應干濕交替,防止斷水過早,以利于養根、保葉、增加粒重。
4.6.2 病蟲害防治
抽穗期至成熟期要根據病蟲情報防治稻飛虱、稻縱卷葉螟、螟蟲、稻曲病、條紋葉枯病等病蟲害。具體為:9月上旬每667 m2施30%茚蟲威水分散粒劑8 g+40%氟環·稻瘟靈懸浮劑100 g,主治紋枯病、稻縱卷葉螟、螟蟲(大螟、二化螟)、稻曲病、稻瘟病,兼治其他病蟲害。
當稻田有95%左右的谷粒呈金黃色時即可及時進行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