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偉 徐子強
(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站 214174)
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地處長江三角洲太湖平原,溫光資源較充足,能滿足直播稻生長所需的溫光條件。直播稻種植技術自1997年引入無錫市惠山區以來,因其具有省工、減肥、避蟲、節本等優點,深受廣大種糧農民(特別是種糧大戶)的喜愛,但也因其具有草害發生重、產量不高不穩、易發生雜稻等缺點而廣受詬病。
農民的需求就是農技人員努力的方向,為解決上述問題,促進直播稻種植技術在無錫市惠山區的進一步推廣,近20多年來,惠山區經不斷實踐、探索和總結,目前已形成直播稻高產穩產配套栽培技術。筆者將在分析直播稻種植技術優缺點的基礎上,介紹直播稻高產穩產配套技術,以供廣大種植戶參考借鑒。
與移栽稻相比,直播稻是一種優缺點均十分突出的輕簡稻作方式。
1.1.1 省工節本
直播稻與人工移栽稻、機播稻、機插稻相比,減少了育秧和移栽2個環節,其中,由于少了育秧環節,節省了秧池;由于減少了移栽環節,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和機械成本。
1.1.2 減肥節本
一般直播稻一生每667 m2施純氮14~16 kg,比移栽稻每667 m2減少純氮用量4 kg左右,相當于每667 m2少施高濃度復合肥25 kg或尿素8.7 kg。
1.1.3 避蟲避病
在無錫市惠山區稻麥兩熟種植制度下,直播稻一般在6月上中旬播種,比移栽稻推遲15~20 d,從而可有效避開1代灰飛虱成蟲遷入高峰,減少灰飛虱的傳毒幾率,控制條紋葉枯病的發生和為害;同時,可淘汰越冬代三化螟蛾的早發型和二化螟的早中期主峰,大大壓低螟蟲基數,顯著減輕螟蟲危害程度。因此,在螟蟲、條紋葉枯病大發生年份,直播稻田的受害程度遠比移栽稻輕,另外采用直播稻種植也是控制條紋葉枯病大發生的有效途徑之一。
主要表現為:(1)草害發生較重。直播稻稻田雜草發生種類多、密度大、發生期長、危害重。(2)產量不高不穩。直播稻的生育特點和生產管理的技術要求均不同于移栽稻,但由于廣大種糧農戶還未能完全掌握直播稻生產技術,加之生產管理過于粗放,導致直播稻產量不高不穩。(3)易產生雜稻。直播稻稻田由于連年免耕或少耕栽培,雜稻發生有逐年加重的趨勢,特別是旱直播稻田,雜稻發生較重,個別田塊雜稻發生比例高達50%以上。
通過20多年的探索和完善,目前,惠山區已克服當地直播稻生產中存在的草害發生重、產量不高不穩、易發生雜稻等問題,初步形成了直播稻高產穩產的相關配套栽培技術。
與旱直播相比,水直播具有易出苗齊苗、田面平整易化除、草害較輕和雜稻威脅相對較小等優勢。因此,在惠山區種植直播稻應力推水直播,杜絕旱直播,有條件的地區可優先采用水稻機械條播,但操作上要注意平整好大田,力求田面平整無積水,軟硬適度,無雜草,并建立“三縱兩橫”的溝系,確保稻田排灌方便。
宜選用惠山區農技部門主推的早熟晚粳稻品種,如“武運粳23號”“武運粳30號”“武運粳31號”和“南粳5055”等生育期適中的水稻品種作直播栽培,以確保優質高產,不能選用生育期偏晚的中熟晚粳稻品種(如“南粳46”“蘇香粳100”等)種植。
與移栽稻相比,直播稻的營養生長期明顯縮短,因此,直播稻必須搶早播種。根據惠山區直播稻播期試驗,并結合近年來直播稻生產實際,惠山區直播稻最佳播期應在6月5日前后,最遲不能遲于6月15日,以保證直播稻正常的生育季節,延長營養生長期,提高水稻個體生長量,確保充分灌漿成熟,提高稻米品質。
直播稻要形成合理的群體起點苗數,以有效控制群體,減輕倒伏風險,關鍵是要合理控制播種量。根據惠山區直播稻生產實踐,采用水直播方式,在進行藥劑浸種和平溫催芽至1粒谷長的基礎上,每667 m2播芽谷4~5 kg,播種要力求均勻,以確保齊苗、勻苗。有條件的地方,提倡機條播。
直播稻出苗后一般不上水,如遇晴好天氣田面開裂,可灌跑馬水;水稻4葉1心期時建立淺水層(水層深度以3 d即能自然落干為宜,一般深2~3 cm),保水3 d后放干水,保持2 d無水,再上水,這樣“3 d有水+2 d無水”,如此反復;直至在田莖蘗數達到適宜穗數苗時,過渡到“2 d有水+3 d無水”;5 d后再改為“1 d有水+4 d無水”,如此反復,直至水稻第2節間定長;之后保持“3 d有水+2 d無水”,如此反復;孕穗期建立水層;灌漿結實期保持干干濕濕;收割前10 d斷水。
按水直播稻每667 m2目標產量為600 kg計算,水稻一生每667 m2施純氮15~16 kg,氮磷鉀肥配合施用。具體為:基肥每667 m2施45%高濃度復合肥25 kg+尿素10.0 kg左右;分蘗肥在水稻4葉1心期復水后施入,每667 m2施尿素7.5 kg左右;穗肥只施促花肥,在基部第1節間基本定長時,依據苗情每667 m2施45%高濃度復合肥15 kg+尿素7.5 kg左右。
2.7.1 草害防除
針對直播稻田雜草發生的3個高峰,采用“一封二殺三補”的化除策略,要盡量除早、除小。(1)一封。于水稻播種后2~4 d(稗草萌芽至立針期),每667 m2用40%芐嘧·丙草胺可濕性粉劑80 g(或30%芐黃隆·丙草胺乳油120 mL或50%芐·丁·異丙隆可濕性粉劑60~80 g)+10%吡嘧磺隆可濕性粉劑10 g兌水30~50 kg均勻噴霧防除稗草、千金子。(2)二殺。在水稻播種后16~20 d,每667 m2用55%吡嘧·丙草胺可濕性粉劑50 g+10%吡嘧磺隆可濕性粉劑10 g(或乙氧氟草醚10 g)拌肥均勻撒施防除異型莎草、闊葉雜草和一封后殘余的雜草。(3)三補。在水稻播種后30~35 d,根據田間草情,選用使它隆、沙稗豐、千金等藥劑進行針對性補除,主要防除闊葉雜草、多年生莎草科雜草和二殺后殘余的雜草。三補后若直播稻田仍有少量殘余雜草,可采用人工拔除,以減少來年雜草發生量。
同時,針對近年來抗性稗草,可在稗草1~3葉期每667 m2用2.5%稻杰乳油40~60 mL,或在稗草3~5葉期每667 m2用2.5%稻杰乳油60~80 mL,兌水20~30 kg莖葉噴霧防除。用藥前要排干田水,藥后24 h上水,并保水3~4 d。
2.7.2 病蟲害防治
重點抓好對苗期的稻薊馬、稻象甲和灰飛虱,中期的稻縱卷葉螟,后期的稻飛虱等蟲害,以及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等病害的防治。
分析近幾年惠山區直播稻田雜稻發生嚴重的主要原因是直播稻田長期免耕或淺耕,導致殘留在田面淺表土層的稻種萌發,且目前還沒有任何一種選擇性藥劑可將雜稻全部殺死而不傷及正常生長的水稻秧苗。因此,在直播稻大面積生產上,為減輕雜稻威脅,主要做法是:(1)杜絕旱直播,采用水直播方式。(2)深翻是減輕雜稻發生的最有效辦法,即直播稻田每隔2年深翻1次,若受條件限制,也可在麥收后早耕翻上水,讓雜稻充分萌發后再旋耕滅除,最后整田直播。(3)輪作換種。慎用直播稻的稻谷留種,提倡每年輪作換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