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丹 龔山明 楊俊杰 陳 峰
(上海市崇明區堡鎮農業綜合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202157)朱 衛 (上海豐藝果蔬專業合作社,上海市崇明區 202157)
葡萄柚隸屬于蕓香科柑橘屬,是橙和柚的天然雜交種,原產于拉丁美洲的巴巴多斯島[1]。葡萄柚經濟壽命長,既可鮮食,也可制成罐頭和果汁,果實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特殊的保健功效,另外還可做成芳香劑[2]。葡萄柚對氣候的適應性較強,對栽培條件不苛求,喜高溫以及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且具有較強的抗熱性和抗旱性,適合在熱帶和亞熱帶氣候區種植。雞尾葡萄柚由“暹羅甜柚”“弗魯亞橘”雜交而成,因果實懸掛簇生如葡萄而得名。雞尾葡萄柚特別豐產,果實能長時間留樹保存,并能保持風味和品質不變,能做到周年供應,且在葡萄柚中屬罕見的低酸新類型品種,口感符合中國人的口味。目前,有關雞尾葡萄柚在上海崇明區的種植鮮有報道,因此,為促進雞尾葡萄柚在崇明區的推廣種植,特進行雞尾葡萄柚在崇明區的引種試驗。現將相關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崇明區地處北亞熱帶,屬典型的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5.3 ℃,極端低溫為-10.5℃,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 104.0 h,年平均降雨量為1 003.7 mm,降雨大多集中在4月—9月,無霜期228 d。引種試驗設在堡鎮堡北村進行,供試田塊土壤為沙壤或黏壤土,土壤肥力中上等。
2016年3月,上海豐藝果蔬專業合作社從浙江省衢州市碧嶺丹家庭農場引進雞尾葡萄柚品種,在崇明堡鎮堡北村建立了葡萄柚示范園,面積1 hm2,嫁接砧木為枳,嫁接苗齡2年,苗高99.5 cm、粗1.21 cm,定植株行距為4 m×4 m,共定植660株。
觀察雞尾葡萄柚新梢抽發情況、樹勢,記載物侯期、樹體生長結果和病蟲害發生情況,采用常規方法測定雞尾葡萄柚單果重、甜度,統計產量。
雞尾葡萄柚在崇明區種植,表現為生長勢強、發枝力強、樹冠擴張快、樹勢強健;枝梢稍直立、有短刺;葉片光滑無毛、闊橢圓形,葉尖有凹缺,葉緣有淺鋸齒狀,葉翼較小、倒披針形或線形;內膛枝成花力強,花單生或簇生、白色、兩性花,花藥黃色,柱頭淡黃色,子房綠色;幼果綠色,果實呈扁球形或球形,果實成熟時果皮呈黃橙色。
雞尾葡萄柚在崇明區種植,抗高溫、干旱的能力強,抗病性好,較抗潰瘍病、瘡痂病、樹脂病,但抗低溫能力弱,在1月下旬部分枝梢和葉片易受凍害,故1月中旬至2月中旬需注意樹體防凍。
雞尾葡萄柚在崇明區種植,一般于3月中下旬萌芽,4月中旬初現蕾,5月上旬初花,5月中旬盛花,6月中旬進入生理落果高峰期,7月—9月為果實快速膨大期,11月上旬果實由青轉黃,12月中旬完全變成黃色,適宜采收期為12月上旬至下旬。
雞尾葡萄柚在崇明區種植,一年抽生春梢、早夏梢、晚夏梢、早秋梢4次梢。
雞尾葡萄柚在崇明區種植,宜定主干高30~40 cm,留3~4個主枝,每個主枝上留2~3個副枝,每次新梢抽發時,選留2~3條健壯且分布均勻的新梢,當新梢長度達20~25 cm時進行摘心,將樹形培養成自然圓頭形或自然開心形。
3月春抹除萌蘗枝;5月—7月進行夏剪,剪除徒長枝、過密枝和落花落果枝;12月—翌年2月進行冬剪,剪除病蟲枝、枯枝和結果枝。
雞尾葡萄柚在崇明區種植,應以勤施薄施肥料為主,每次新梢抽發前后每667 m2施商品有機肥500 kg;1月—2月噴施葉面肥(0.3%磷酸二氫鉀),以增強樹勢,提高抗凍性,并利于果實迅速膨大;6月和7月每667 m2各增施復合肥200 kg,以促進果實發育和培育健壯樹梢。
雞尾葡萄柚在崇明區種植,定植后成活率高,可達99%;且結果早,種植第1年就有部分植株結果,第2年全部植株結果;豐產性較好,據統計,最高株產柚果數為26個、株產量達10.1 kg,平均株產柚果數為15個、株產量達5.9 kg,按每667 m2定植44株計算,折合每667 m2產量為258.6 kg。
雞尾葡萄柚在崇明區種植,果實為扁球形或球形,平均單果重為392 g,果皮光滑、較薄、黃橙色,果肉柔嫩化渣、有清香、微甜而不酸、微苦、后味佳,甜度范圍在9.4°~11.1°之間。
雞尾葡萄柚在崇明地區種植,主要病蟲害有紅蜘蛛、蚜蟲、潛葉蛾、黑點病等。紅蜘蛛、蚜蟲從4月中旬開始發生至5月中旬結束,可用6%阿維菌素·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亮泰)1 500倍液或20%啶蟲脒可濕性粉劑(聯農)3 000倍液或21%噻蟲嗪懸浮劑(電訊)2 500倍液進行防治;潛葉蛾可發生于雞尾葡萄柚的整個生長階段,以葉片受害最重,應在雞尾葡萄柚每次抽發新梢時,用5%高氯甲維鹽微乳劑2 000倍液或1.5%精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懸浮劑(安綠豐)2 000倍液防治;黑點病多發生在10月—12月,可先進行枝條修剪、清園除草等物理防治,然后用45%石硫合劑結晶(基得)500倍液配合施用70%代森聯水分散粒劑(品潤)1 0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綠大生)800倍液或50%醚菌酯水分散粒劑(翠貝)5 000倍液等殺菌劑進行防治。
試驗結果表明,雞尾葡萄柚在崇明區種植,表現為生長勢良好,結果力強,豐產性好,果實風味品質較好(與劉春榮等[3]研究結果相似),商品性好,抗高溫、干旱能力強,抗病性好,較抗潰瘍病、瘡痂病、樹脂病,但抗低溫能力弱,在1月下旬部分枝梢和葉片易受凍害,1月中旬至2月中旬需注意樹體防凍(與劉春榮等[3]研究結果相似);3月中下旬開始萌芽,適宜采收期為12月上旬至下旬(但整個生長周期比在浙江省衢州市種植的雞尾葡萄柚晚一周)。
從雞尾葡萄柚的生長情況、結果性能、適應性、產量和果實品質等綜合考慮,雞尾葡萄柚能適應崇明區的氣候環境,可在崇明區作為特色品種進行小規模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