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海霞 (江蘇省南通市海安縣李堡鎮農業服務中心 226631)
張小青 (江蘇省南通市海安縣農業委員會 226600)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確保農產品安全生產和有效供給是重大的民生問題。如何讓老百姓吃上健康、安全、放心的農產品,是每一位農業從業人員的職責。近年來,盡管基層農業部門緊緊圍繞生態農業工程項目建設,大力發展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從近幾年的“毒韭菜”“毒豇豆”等農產品安全事件來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仍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必須從基層抓起。近年來,南通市海安縣針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也開展了大量工作,基層農業部門越來越重視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管,并逐步建立了完善的監管網絡體系,按照專項整治與長效機制建設、打假治劣與扶強扶優相結合的原則,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建設,深入開展農業投入品監管和農產品日常監督檢查,確保了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促進了社會穩定、人心安定。
海安縣李堡鎮有著“江蘇綠色蔬菜第一鎮”的盛譽,其中該鎮光明村還被評為“江蘇大棚蔬菜種植第一村”,是江蘇省“菜籃子工程”蔬菜基地,2014年通過了江蘇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范鎮項目建設。筆者現以海安縣李堡鎮為例,在介紹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有效做法的基礎上,總結和分析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對今后如何推進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進行思考,以期全面提升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水平。
按上級要求,李堡鎮成立了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服務所,組建了完善的鎮村監管員、協管員隊伍,全縣首例實現了“一屏二圖三表四責”的制度上墻形式,通過定對象、定人員、定任務的“三定”方式,推行全員網格化監管體系,保障了農產品監管工作的有序開展。
李堡鎮基層農產品監管服務所與所在鎮區域內的“三品”生產企業簽訂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承諾書》,與鎮區域內農資銷售人員簽訂了《農產品質量誠信經營工作承諾書》,與各村協管員簽訂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責任狀》,明確各自職責,落實農資監管和銷售責任,規范基地蔬菜生產環境和確保農業投入品安全。同時,在播種、病蟲害防治等關鍵時期,邀請并配合海安縣農業執法大隊到項目區檢查種子、農藥、化肥等的質量,嚴防假冒偽劣農資坑農害農,從源頭掌控農產品質量安全。
充分利用廣播、明白紙、宣傳單等多種手段,組織力量深入農村基層,采用各種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加強面對面、點對點的宣傳和培訓,普及農資法律法規,增強農產品生產經營者誠信守法意識,推進誠信建設,努力營造社會關心和支持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產品的良好氛圍。同時,利用鄉鎮新型職業農民及科技示范戶培訓,提高農戶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認識。
每月7日前后,結合鎮安全檢查前往全鎮所有“三品”生產企業,督促“三品”生產企業建立肥料、農藥等投入品的采購、分配和使用以及田間生產操作記錄臺賬,建立產品質量檢測和產品銷售臺賬,形成一套較為完善的信息登記制度。同時,要求“三品”生產企業不得購買、使用違禁投入品,使生產基地環境整潔、無污染,按標準進行生產,按要求記錄臺賬等。此外,發現問題要及時提出整改意見,確保生產安全。
不定期地進行蔬菜樣品抽檢,并將檢測結果實時上傳到江蘇省農產品監管平臺,實現蔬菜產品安全監管全程可追溯。同時,鎮監管所要及時督促蔬菜生產單位在蔬菜上市前開展其農殘監測,確保蔬菜產品質量安全。
在李堡鎮,有的蔬菜種植戶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認識不夠,為了節本省工,在蔬菜生產過程中使用禁用農藥或在上市前使用間隔期較長的農藥。再加上李堡鎮的蔬菜種植都是一家一戶小規模種植,很難具體監管到各家各戶,這潛在地干擾了蔬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在李堡鎮現有的人事環境下,很多農技人員身兼數職,在監管工作上能投入的精力有限。同時,盡管李堡鎮農產品安全監管工作成效在海安縣名列前茅,但很多具體工作還停留在臺賬資料上,監管工作開展不夠深入,并沒有真正發揮出監管的效能。
目前,李堡鎮蔬菜生產單位受文化水平低和觀念陳舊的制約,其生產檔案基本上是為了檢查而記錄,有的還是臨時補記的,錯記、漏記現象經常發生,記錄的樣式也是多種多樣,這不僅不能真正發揮農產品生產檔案的作用,也不利于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而對于不按要求進行及時記錄的生產單位,監管人員對其沒有限制力,阻礙了全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推進。
目前,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網絡體系只到村一級,接下來的目標是要到村組一級,實現村級干部全員監管,責任落實到村民小組長,通過村民小組長對左鄰右舍的監管,激勵群眾互相監督。通過進一步細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網絡體系,有效地監管到千家萬戶的種植戶,真正從根本上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效能。
每次村級動員會都要對百姓宣傳《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農藥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知識,宣傳普及農業標準化生產、農藥安全使用、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三品一標”認證登記、假劣農資鑒別等質量安全知識,提高大眾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意識,用行為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對農產品生產單位,尤其是爭取項目資金的種植戶或者實施項目的種植大戶或者全托管主體,要將其安全生產檔案和農產品生產檔案列入考核指標之一,用此來強制其進行安全生產,并按實按時記錄。同時,從思想上提高農產品生產單位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認識,讓這部分人逐步由強制變成習慣,并逐步輻射影響周圍的人,從源頭上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