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新紅 陸建林 朱鳳珍 (江蘇省蘇州市太倉市雙鳳鎮農業技術服務站 215416)
王志平 (江蘇省蘇州市太倉市璜涇鎮農業技術服務站 215427)
為適應現代農業的發展需求,機插水稻育秧宜改營養土育秧為基質育秧,因為機插水稻育秧專用基質是替代營養土育秧的理想材料,可實現輕簡化、工廠化、標準化育秧和按時供秧,同時能減少對耕地的破壞,實現機插水稻集中育供秧的可持續發展。江蘇省太倉市雙鳳鎮于2013年首次使用水稻機插育秧專用基質進行工廠化育秧、露地育秧,至今已持續5年。為促進機插水稻基質育秧技術在太倉市的進一步推廣應用,現將相關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1.1.1 棚舍準備
播種前做好育秧大棚室內外的灰飛虱防治工作,每667 m2用10%吡蚜酮20 g兌水30 kg噴霧防治,噴藥后關閉棚四周裙膜和棚門,以利于高溫悶棚熏蒸滅蟲,一般悶棚2~3 d后打開育秧棚四周有防蟲網的裙膜進行通風。同時,要抓好棚室內清潔整理工作。
1.1.2 基質準備
選用適宜雙鳳鎮和栽插季節的“綠豐”牌水稻育秧專用基質。
播前選晴天及時曬種,以提高種子發芽勢、發芽率和抗病能力。曬種后,常規稻用25%咪鮮胺5 mL兌水6~7 kg浸稻種4~5 kg,室內避光浸足48 h;雜交稻由于發芽勢相對較弱,用25%咪鮮胺5 mL兌水6~7 kg浸稻種3~4 kg,室內避光浸足36 h。浸種結束后,催芽24 h后再攤薄晾干4 h即可進行播種(以種子不粘連、種子破胸或剛破胸為標準)。
雙鳳鎮一般在5月底至6月初進行播種。采用機械化流水線播種,雜交稻播芽谷100 g/盤,常規稻播芽谷150 g/盤,一般每667 m2大田備足25盤左右(具體根據品種而定)。播種時,要求秧盤底層基質厚2.5~2.8 cm,蓋籽層厚0.5 cm,一般每667 m2大田秧盤需使用基質60~80 kg,且要求基質干燥,以便在秧盤中鋪撒基質時厚薄均勻一致,同時播種后要澆足水。
1.4.1 控 水
基質育秧中要求分層控制水分。補水原則按旱育秧的標準,以干為主,防止徒長,即播種前澆透水,保持濕潤出苗,出苗后基質不干、葉片不卷葉不補水,以防補水過頻導致秧苗竄長,降低秧苗素質,齊苗至2葉1心期控水,具體視天氣情況每1~2 d補1次水,移栽前2 d左右斷水煉苗,且每次補水均要求盤內基質吃透水。注意,高溫和連續陰雨天氣要特別加強對水分的控制,補水宜在凌晨日出前進行,以減小水溫與氣溫之間的差值。
1.4.2 降 溫
水稻育秧的最適溫度為25~30 ℃,播后至出苗宜閉棚保溫;齊苗至2葉1心期,白天要通風降溫,傍晚閉棚,避免高溫產生弱苗、溫度忽高忽低產生病苗、高溫多濕產生徒長苗;2葉1心期后,要全天通風不閉棚。大棚育秧期間,棚內溫度可達40 ℃,甚至更高。因此,可根據天氣情況,采取通風、遮陽等措施降低溫度,確保棚內溫度不超過35 ℃。(1)通風,即打開棚門、天膜、裙膜,啟動棚內排風扇,加大空氣對流,降低棚內溫度;(2)遮陽,為避免影響采光,中午高溫期間可適時覆蓋遮陽網,待棚內溫度降低后再拉開遮陽網以保證充足光照。溫度正常的天氣不覆蓋遮陽網以免影響采光。
1.4.3 施好起身藥
移栽前1~2 d每667 m2用40%氯蟲·噻蟲嗪(福戈)10 g+32.5%嘧菌酯·苯醚甲環唑(阿米妙收)40 mL兌水30~40 kg小機噴霧防治病蟲。
1.4.4 秧 齡
工廠化基質育秧的控制秧齡在13~15 d、葉齡在2.1~2.5葉。
露地基質育秧要求選擇排灌和運秧方便、便于管理的田塊做秧田,按照秧田∶大田為1∶80~100的比例備足秧田。提倡選用適宜雙鳳鎮和栽插季節的“綠豐”牌水稻育秧專用基質。
2.2.1 制 板
制作秧板前,苗床需進行多次翻曬耙碎,使床土松軟、平整、粗細一致,沒有大土塊、碎磚、雜草。板面寬140 cm,板面四周略高,便于灌水、儲水,四周開好畦溝。
2.2.2 苗床澆水
秧板整平后澆水至土壤水分含量充分飽和,板面耙出泥漿,并耥平,以使秧盤能緊貼板面,防止秧盤懸空;或由于整地不平、大土塊吸水不勻、床土沉實不同而阻斷輸水,造成出苗不齊或出苗后吸水困難而導致死苗。
播前要選擇晴好天氣及時曬種,提高種子發芽勢、發芽率和抗病能力。曬種后,常規稻用25%咪鮮胺5 mL兌水6~7 kg浸稻種4~5 kg,室內避光浸足48 h;雜交稻由于發芽勢相對較弱,用25%咪鮮胺5 mL兌水6~7 kg浸稻種3~4 kg,室內避光浸足36 h。浸種結束后,催芽48 h至“芽長半粒谷、根長一粒谷”后即可進行播種。催芽時要避免高溫、缺氧造成種子催芽安全事故,要求勤翻谷、適時補水,以使谷堆上下溫濕度均勻,種子發育齊整。
露地基質育秧的播種期、播種量、秧盤和基質數量等同工廠化基質育秧,提倡采用機械化流水線播種機精量播種,一次性直接完成上土、灑水、精密播種和覆蓋表土等工作。播前要做好機械調試,確定適宜的播種量、底土量和覆土量,要求覆土均勻、不露籽。播種后用無紡布覆蓋,防止灰飛虱侵害。
露地基質育秧的溫度控制可采取常規管理,根據氣溫變化掌握無紡布揭開時間和程度,一般要求無紡布內溫度保持在15~30 ℃,以防溫度過低或過高導致爛秧或燒苗。一般移栽前2~3 d及時揭除無紡布進行煉苗,無紡布揭開時間宜選在晴天傍晚或陰天上午,遇降雨時可推遲揭開時間,且揭開后應及時補足水分,以后按照旱育秧苗期管理的要求進行培管。
露地基質育秧補水時要求一次性澆水至水漫過秧塊,待秧田補透水后立即放水,實行干濕交替補水。同時,要求在進水口用擋板擋住水流,以降低流速,減少水流對基質的擾動,使水流慢慢漫過秧塊。移栽前48 h停止補水。
在無紡布揭除后用好第1次治蟲藥,每667 m2用50%吡蚜酮20 g兌水30~40 kg小機噴霧。移栽前1~2 d用好起身藥,用藥方法同工廠化基質育秧。
露地基質育秧的秧齡控制在16~18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