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強 (上海奉賢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市奉賢區 201499)
南奉公路BRT是上海市首條BRT公交線路,是連接奉賢區、閔行區、浦東新區的重要快速交通方式。奉賢區BRT南奉公路沿線綠化景觀的建成,不僅能有效改善南奉公路的街景城市界面和綠化環境,極大程度地改善原道路兩側綠化零散、缺少欣賞感及形式單一的面貌,還對整個奉賢區建設“十字水街”及“城市生態廊道”起到重要的推進作用,更對展示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義。為此,筆者在介紹奉賢區BRT南奉公路沿線綠化景觀工程概況的基礎上,將闡述該工程在施工中出現的若干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且將進一步列舉工程建設實踐過程中采用的其它技術管理措施,以期為其他類似景觀建設提供參考借鑒。
奉賢區BRT南奉公路沿線綠化景觀工程位于上海市奉賢區南奉公路(遠東路—浦星公路),工程范圍包括隔離帶及兩側各8~20 m,西起遠東路,東至浦星公路,全長約4.5 km。項目綠化面積為88500 m2,建設內容主要包括道路兩側綠化、隔離帶綠化、行道樹、硬質鋪裝、BRT彩色瀝青、人行道、公交站臺、景觀水電及相關附屬設施建設,總工期270 d。
本工程屬道路景觀工程改造,在進行道路施工及各大管線施工時對原有土壤破壞嚴重,并產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混凝土、道渣,且重型機械的使用對地表土層造成了一定的破壞,導致其滲排水能力降低。
按照圖紙要求,保留原有喬木,因地制宜地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改造和利用。而在施工過程中易發生處理不當問題,如機械、水泥和石灰等破壞了樹木原有的生長環境,或施工車輛大型設備磕碰碾壓了原有樹木等,這些都會影響原有樹木資源的再利用。
本工程工藝復雜,內容豐富,涵蓋了市政道路、裝飾、給排水、電氣、綠化等專業,施工期間存在大量的交叉作業。但由于市政道路、各大管線等施工單位和園林綠化施工單位承接的工作不同,各自的任務和目標也不同,從而在施工過程中考慮事務的方面和處理事務的方式也不一致,這就造成許多施工環節不能同步,且各個施工單位各自為政,缺乏及時密切的溝通聯系,造成了相互阻礙、相互影響等諸多問題。
土壤是園林植物得以生長的根本,土壤是否符合植物生長條件,會直接影響園林植物的成活率。因此,為提高本工程的綠化景觀建設水平,必須進行土壤改良。經現場勘測及調查,本工程現場土壤主要屬于潮土,大部分地表土層破壞嚴重,需采取以下措施進行改良:(1)種植前,將種植區域內的原有土壤和外進種植土壤采樣后委托上海惠浦工程檢測有限公司進行土壤pH、EC值、有機質含量、土壤密度、非毛管空隙等項目的檢測,若檢測結果達不到合格要求,則要采取措施改良土壤。本工程采用由上海園林科學研究所研發的新型土壤改良材料產品(這是一種以有機濕垃圾堆肥為原料,配以綠化植物廢棄物、醋渣等其它有機廢棄物,并通過添加微生物菌劑、透水保水劑等其它材料的方法,做成的園林綠化土壤改良材料),改良效果明顯,重新檢測后達到了種植要求。(2)增加土壤采樣點的深度和密度,除按照上海市園林行業規定要求的0~30 cm取樣深度外,加測30~50 cm處底層土壤,采樣密度加密到1000 m2/點,比規定的采樣密度增加1倍以上。(3)施用營養土。采用經檢測合格的營養土,使之在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的同時,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4)土壤改良后,要注重對種植土壤厚度50 cm以內的區域進行維護,及時去除雜物,并覆蓋10 cm厚的園林營養土,且種植樹木時要適當施肥。
從保護資源、節約成本的角度出發,園林綠化建設應因地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原有植物。因此,對沿線原有植物加以保護再利用也是本工程的特色和重要環節。在施工過程中,對原有植物采取有力的保護措施,如使用圍欄防止機械、施工車輛等碰撞,對石灰、水泥等建筑材料集中堆放,鋪設地布,防止石灰和水泥進入土壤等。
建立相關施工單位聯系機制。在交叉作業施工前,應相互通知或告知對方本班施工作業的內容、安全注意事項,盡可能為對方創造安全施工條件、作業環境,并及時解決可能發生的安全問題。當然,交叉施工不可避免地會發生局部沖突和影響,發生這種情況時,各方應先暫停施工,各項目負責人及時溝通協調,減少沖突所帶來的損失;如各方協調無果、意見不統一或被干擾方必須停工時,則報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協商解決。
(1)施工前,熟悉施工區域的交通情況。(2)由于南奉公路車流量、人流量均大,且道路和景觀交叉施工,為避免造成交通擁堵,盡量安排錯峰及夜間施工。為此,項目部編制了針對性的夜間施工安全方案,加大安全保證措施,在設置正常施工應有的安全設施的基礎上,增設反光標識標牌及夜間照明設施、頻閃燈等警示燈具,確保施工現場照明充足,且保證施工導向警示標志清晰顯眼,同時,加派現場管理人員,確保挖機、施工車輛均有專人指揮,并保證夜間施工正常有序進行。此外,還與奉賢交警支隊及奉賢公路所積極協調,得到他們的大力支持。(3)項目部將整個施工區域劃分幾大區域,在每個區域內都設置停車位,使車輛停放有序,車輛在進出施工區域時服從指揮人員管理,不得擅自進出,避免交通混亂,造成危險。且每個作業施工區均設置相應的交通安全標識標牌。(4)本工程每個施工點長度控制在200 m以內,同時兩個施工點之間的距離控制在500 m以內;另外每個施工點都設有緊急開口。(5)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及交通管理員。安全警示標志牌包括安全與控制標志、警告與危險標志、指示標志與道路標志等。所有標示標志的大小尺寸、樣式、顏色、文字、采用的材料、放置的方位均規范合理,且得到奉賢交警支隊的認可。以熒光材料制作的交通標志設置在施工及養護作業控制區的明顯位置和施工區域圍擋前方50 m處,以引導施工車輛分流。同時,為保證施工過程中施工作業和交通運輸兩不誤,項目部增設兩名交通指揮員,在每個封閉施工點實行不間斷指揮執勤,維護交通秩序和保障行車安全,在確保正常施工情況下防止交通意外事故發生。(6)安全應急救援預案。根據南奉公路沿線綠化景觀工程的特點,項目部制定了具有針對性的安全應急救援預案,成立了項目安全領導小組。如有意外事故發生,安全救援預案立刻啟動,救助人員、保護財產,使事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開工前做好大樹的準備和處理工作,采購部先行去苗源地選苗預定,并做好苗木設計選樣及施工號苗木清單,登記苗木的胸徑、高度、蓬徑、分枝點等,并安排專職材料員負責現場苗木驗收,做好苗木驗收記錄工作。
(1)準備好種植穴,種植穴比大樹泥球大40 cm、且上下口大小一致,種植穴底部鋪設碎石墊層(厚度為15 cm)作為透水層,并在種植穴周圍根據種植穴大小、深度開挖排水盲溝,要求與透水層銜接溝通。(2)為改良種植穴內土壤,可將營養土及有機介質與細松土按1∶2混合,填充于樹木泥球與種植穴之間的空隙。(3)為增加土壤的透氣性,保證大樹根系的正常呼吸,在每個種植穴底部放置3根疏水透氣導管。(4)用草繩纏繞至大樹枝干二級分叉處,并在外面包纏綠色保溫無紡布,既美觀又保濕保溫。
出于安全和美觀角度,本工程的行道樹(美國紅楓和高桿櫻花)采用鋼管四腳支撐(鋼管規格為外徑38 mm、厚度2 mm、長度3 m),鋼管與樹干的連接處宜用可調節大小的鋼箍并襯以麻布,且支撐角度高度統一。
大樹移植后的養護管理工作特別重要。本工程在大樹栽植后設立了專人負責養護管理,并制定了具體的養護計劃和措施,在養護過程中,澆水應視樹木生長需要和氣候變化而定,澆水后進行中耕或封堰;干旱高溫天氣要經常葉面噴霧澆水,在梅雨季節及連續雨天的情況下要注意排水防澇和樹堰內積水。大樹種植成活后應注重修枝整形,冬季去蘗、春季定芽,以培養樹型。對易發生病蟲害的樹木,制定防治措施并派遣養護工人定期觀察。如對于危害美國紅楓最主要的楓香刺小蠹,邀請植保專家講課培訓,并制定了專門的防治方案。養護期間,要加強看管與維護,防止大樹受到自然災害與人為破壞。
美國紅楓與高桿櫻花行道樹是本工程的景觀亮點與特色,而這兩種行道樹并非上海鄉土樹種,對氣候環境要求較嚴格。因此,項目部與行道樹供應商簽訂了1年的代養協議,種植時由供應商提供專人技術指導,并編寫了專題養護技術方案,確保行道樹成活率,保證了南奉公路BRT整體景觀效果。
道路沿線綠化是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城市道路綠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園林工作者,只有在具體工程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提高綠化景觀建設水平,滿足現代園林綠化建設的需要。
[1] 王寧.當前園林施工管理中的問題及相應的對策[J].中國林業產業,2017(3):107.
[2] 陳峰,馬飛.淺論園林綠化工程施工技術[J].現代園藝,2012(8):80.
[3] 劉玉勇,黃桂鳳.園林綠化工程施工技術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2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