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雄興 戴惠玲 邱美良 蔣其根 朱吉明 王繪華 張桂琴
(1上海市青浦區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201700;2上海市青浦區華新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201708;3上海市青浦區金澤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201718)
水稻機械(穴)直播栽培技術是近兩年來上海市青浦區重點推進的水稻機械化種植新技術,該技術與常規人工直播栽培技術相比,具有機械作業效率高、勞動強度低、省工、省力等優點。經過2016、2017年的實踐和探索,初步形成了適合青浦區的水稻機(穴)直播栽培技術規范,現介紹如下,以供青浦區各種植單位參考借鑒。
規定了單季晚稻機械(穴)直播栽培配套農藝技術的基本要求和栽培管理。
適用于青浦地區單季晚稻機械(穴)直播栽培。
水稻機械(穴)直播栽培是指在水田耕作的基礎上,將水稻種子采用機械方法直接播種于大田所采取的一系列田間管理措施。
選擇地勢平坦、灌溉方便、雜草基數少、肥力中等的田塊,且要求適宜連片種植、便于農事管理。
選用分蘗能力中等以上、高產優質、生育期在155 d左右、綜合抗性強、適于青浦區種植的通過上海市審定的單季晚稻品種種植,且要求種子質量達到國家良種標準GB4404.1。
麥茬、綠肥茬(紫云英、蠶豆)、油菜茬和冬耕休閑田均可。
根據氣候、品種和茬口等因素,要做到適時播種,以利于出苗、分蘗、安全齊穗。雜交單季晚粳稻品種適宜播期為5月20日~6月5日,常規單季晚粳稻品種適宜播期為6月5~15日。
常規單季晚粳稻品種每667m2播凈干谷4.0±0.5kg,雜交單季晚粳稻品種每667m2播凈干谷2.0±0.5kg。
常規單季晚粳稻品種每667m2基本苗數為7萬~9萬苗,雜交單季晚粳稻品種每667m2基本苗數為4萬~5萬苗。
掌握“前促、中控、后補”的施肥原則,注重氮、磷、鉀養分的平衡施用。機直播水稻全生育期每667m2總用純氮量為18~22kg,氮、磷、鉀養分配比為1∶0.3~0.4∶0.3~0.5,前后期氮化肥配比為7.5∶2.5或8∶2,同時提倡使用有機肥和水稻專用配方肥。
前期出苗階段堅持濕潤出苗;分蘗期淺水和干濕交替灌溉,促進分蘗早生快發;中期排水擱田控苗,控制無效分蘗,之后間歇灌溉;劍葉抽出期建立水層;抽穗前輕擱田;后期間歇灌溉,養根、保葉、爭粒重。做到以水調氣、調肥、調溫,改善根系生長環境。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推廣綜合防控和專業化統防統治。草害防除以農業防治為基礎,以化學除草為重點,輔以人工拔草;病蟲害防治以農業防治為基礎,根據病蟲測報科學合理選用高效、低毒農藥適時防控。
前茬作物收獲后,機械耕翻,灌水泡田,機械耙田或人工整地,要求不漏耕、整得平、泥頭不過爛。
基面肥施氮量占全生育期總用氮量的10%~15%,折每667m2施純氮2~3kg。
選晴好天氣曬種l~2 d,曬種時攤薄、勤翻,防止破殼。然后進行浸種消毒,每667m2用17%殺螟·乙蒜素可濕性粉劑40g加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g,兩種藥劑混合后先用少量清水調成漿糊狀,再每667m2兌清水8kg均勻稀釋配制成浸種消毒液,每份藥液浸稻種4kg。在日平均氣溫18~20 ℃時浸種60 h,23~25 ℃時浸種48 h。稻種浸種消毒后撈起催芽,堆成厚20~30cm的谷堆,覆蓋濕潤草墊,保持適宜的溫濕度和透氣性,要求谷堆上下、內外溫濕度基本保持一致,并按照“高溫破胸(上限溫度為38 ℃、適宜溫度為35 ℃)、保濕催芽(溫度為25~28 ℃、濕度為80%左右)、低溫晾芽”三大關鍵技術環節做好催芽工作。催芽標準以90%稻谷破胸露白為準,芽長控制在0.3cm以下,之后于室內攤晾4~6 h煉芽,至芽谷面干內濕后待播。
播種時要求大田沉實1~2 d,泥頭軟硬適中,表面基本無水層,落籽力求均勻一致。雜交單季晚粳稻品種播種選擇株行距16cm×25cm的播種密度,常規單季晚粳稻品種選擇株行距14cm×25cm的播種密度。
播種后至3葉期,堅持濕潤灌溉。其中,2葉期前排干田內積水,堅持濕潤出苗、以干為主,2葉期后灌跑馬水,保持田間濕潤;3葉期至有效分蘗期堅持淺水促分蘗,并結合化學除草及肥料使用實施干濕交替水漿管理,即灌一次水后,待自然落干,維持2~3 d無水狀態,以增加土壤通透性,切忌長期灌深水。3葉期后應及時進行疏密補缺,嚴防出苗不勻及斷壟現象,確保秧苗分布均勻。此期間可視稻田雜草基數、草相、草齡及播后天氣等情況,有針對性選用“一殺、一封、一補”或“二封、一殺、一補”化除技術方案進行除草。
“一殺一封一補”化除技術適用于一般機直播稻田。(1)一殺。在水稻3葉期前后,選擇殺草譜廣的苗后處理除草劑進行莖葉噴施,一次性防除已出苗的稗草、千金子和其它一年生雜草、莎草和闊葉雜草。即在稗草、千金子2~3葉期,每667m2用60g/L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稻喜)可分散油懸浮劑100~133mL對水30kg進行莖葉噴霧處理,藥后1 d復水3~5cm并保水3~5 d。應注意隨著雜草葉齡加大,需適度提高用藥量,一般雜草葉齡每增加1葉,在推薦劑量的基礎上每667m2增加藥劑50mL;以稗草為主的稻田,應以稗草出齊時間為施藥時間,使用劑量以稗草的葉齡為準;以千金子為主的稻田,用藥時間以千金子出齊時間為宜,但用藥劑量需綜合參照稗草和千金子的葉齡。(2)一封。一般在莖葉處理后,選擇殺草譜廣的芽前除草劑進行土壤封閉。即在莖葉處理復水后的2~3 d內,每667m2用40%芐嘧磺隆·丙草胺(直播青)可濕性粉劑60~80g或30%芐嘧磺隆·丙草胺(直播寧、亮鐮)可濕性粉劑80~100g,采用藥肥法或藥土法施藥。需注意施藥后保水時間應不少于3 d。(3)一補。對于部分田塊在水稻分蘗后期仍出現多年生莎草和闊葉雜草危害或由于種種原因前期雜草防除效果不理想,則在水稻分蘗后期需進行一次補除。即在水稻分蘗后期、雜草2~5葉期,每667m2用460g/L二甲四氯·滅草松(莎闊丹)水劑150mL或48%滅草松(苯達松)水劑100mL+13%二甲四氯鈉水劑150mL對水30~40kg,均勻噴霧防除。應注意施藥前排干田水,施藥后1~2 d復水3~5cm,并保水3~4 d;嚴格控制用藥量,不得隨意增加,防止藥害;避免在稻苗4葉期前使用。
“二封一殺一補”化除技術適用于雜草基數高或水莧菜屬雜草發生嚴重的田塊及播后晴好天氣。(1)一封。一般在機播后稻谷出苗前,選用殺草譜廣的芽前除草劑進行土壤封閉。即在水稻機械播種后3~5 d,在田塊濕潤無積水的前提下,搶晴天每667m2用40%芐嘧磺隆·丙草胺(直播青)可濕性粉劑60~80g或30%芐嘧磺隆·丙草胺(直播寧、亮鐮)可濕性粉劑80~100g對水30~40kg均勻噴施。值得注意的是,要求田塊平整濕潤、不積水,田溝內有淺水;施藥后3 d內田塊保持濕潤,開通排水缺口,防止藥后降雨積水影響出苗;稻谷必須先催芽再播種。(2)二封。一般在水稻播種后3~4周,選用殺草譜廣的芽前除草劑進行土壤封閉。即在稻田建立水層后,每667m2用10%芐嘧磺隆(農得時)可濕性粉劑20~30g或10%吡嘧磺隆(草克星、水星)可濕性粉劑20~30g或40%芐嘧磺隆·丙草胺(直播青)可濕性粉劑60~80g或30%芐嘧磺隆·丙草胺(直播寧、亮鐮)可濕性粉劑80~100g,采用藥肥法或藥土法施藥。應注意施藥前田間要有水層,且保水時間不少于3 d。(3)一殺。機械水直播稻田雜草發生量大,出草期長,如防除不當造成前期防效不理想或因天氣原因錯過第一次封閉除草用藥時間,則應認真做好苗后雜草的防除。要根據雜草種類,做到有的放矢、對癥下藥。以千金子為主兼有少量稗草的田塊,在千金子2~3葉期,每667m2用100g/L氰氟草酯(千金)乳油50~70mL對水30kg進行莖葉噴霧處理。注意施藥前排干田內積水,藥后1 d復水3~5cm,并保水3~5 d。以稗草為主兼有一年生莎草和闊葉雜草的田塊,在稗草2~3葉期,每667m2用25g/L五氟磺草胺(稻杰)可分散油懸浮劑60~80mL對水30kg進行莖葉噴霧處理;在稗草對二氯喹啉酸沒有產生抗藥性的地區,于水稻2葉1心期以后、稗草2~3葉期,每667m2用50%二氯喹啉酸(快殺稗)可濕性粉劑50~60g對水30kg莖葉噴霧處理。應注意施藥前排干田水,藥后1 d復水3~5cm并保水3~5 d;五氟磺草胺對高齡稗草有特效,對一年生莎草和闊葉雜草也有較好的防除效果;五氟磺草胺對大豆較敏感,施藥時應避免藥液飄移;水稻2葉期以前使用二氯喹啉酸易產生藥害,必須在水稻2葉1心期以后使用。兼有稗草、千金子、一年生莎草和闊葉雜草的田塊,在稗草、千金子2~3葉期,每667m2用60g/L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稻喜)可分散油懸浮劑100~133mL對水30kg進行莖葉噴霧處理。注意事項同“一殺一封一補”化除技術中的“一殺”技術。(4)一補。同“一殺一封一補”化除技術中的“一補”技術。
2葉1心期施斷奶肥,每667m2施碳銨15kg或尿素6kg;隔7 d,施第1次分蘗肥,每667m2施水稻專用配方肥20kg或尿素10~12kg;再間隔7~10 d,追施第2次分蘗肥,每667m2施水稻專用配方肥15kg或尿素8~10kg。
此期間前期重點做好稻縱卷葉螟、白背飛虱、灰飛虱、螟蟲及水稻條紋葉枯病、黑條矮縮病等病蟲害防治工作。具體應根據病蟲發生情況,有的放矢,正確用藥,適時防治。(1)稻縱卷葉螟。每667m2用17%阿維·毒死蜱乳油100mL或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水分散粒劑16~20g或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0~15mL對水30~40kg,均勻噴霧防治;施藥適期為1~2齡幼蟲高峰期;施藥時,田間應保持薄水層。(2)螟蟲。每667m2用17%阿維·毒死蜱乳油100mL或20%噠嗪硫磷乳油100mL或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0~15mL或15%茚蟲威乳油12~15mL防治;施藥適期為1~2齡幼蟲高峰期;施藥時田間保持淺水層,以利于發揮藥效。(3)白背飛虱、灰飛虱。可選用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20g或10%醚菊酯懸浮劑60~80mL或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80~100g對水30~40kg均勻噴霧防治;施藥適期為低齡若蟲發生高峰期;注意輪換用藥,防止抗藥性的產生。(4)水稻條紋葉枯病、黑條矮縮病。強調治蟲防病,重點做好灰飛虱防治工作。防治灰飛虱措施同上述灰飛虱防治,同時要加強“合理布局、連片種植、清除田邊雜草、壓低蟲源和毒源等”農業防治措施的落實。對于已出現病害癥狀的田塊,每667m2用2%寧南霉素水劑150~250mL對水30~40kg均勻噴霧防治,隔5 d再防1次。同時,在防治基礎上,結合肥料施用可有效緩解發病程度。
提倡超前擱田,即當田間總莖蘗數達到預期穗數苗數的80%時,開始脫水輕擱田,由輕到重,分次擱成;擱田至田中不陷腳、田面不發白和不開裂、葉色落黃褪淡即可;擱田后對已明顯降苗、葉色褪淡、葉片挺直的田塊應及時復水;采用間歇灌溉方法,灌一次淺水,保持水層2~3 d,斷水3~4 d,再灌一次淺水,如此反復,直至劍葉抽出期建立淺水層;抽穗前脫水2~3 d。
根據品種及水稻長勢長相,合理施用肥料。具體施用方法:對于部分不宜施用穗肥的遲熟晚粳稻品種,在“大暑”節氣前后,每667m2施水稻專用配方肥6~10kg作長粗肥,做到帶肥擱田,防止后期早衰。對于明顯缺肥的田塊,在“大暑”節氣前后,每667m2施水稻專用配方肥6~8kg作長粗肥,做到帶肥擱田,促進小分蘗成穗。對于長勢長相正常的早、中熟晚粳稻品種,提倡施用穗肥,用氮量占全生育期總用氮量的20%~25%,折每667m2純氮用量為3.5~5.5kg。穗肥分促花肥和保花肥2次施用。促花肥于主莖第一節間定長、第二節間始伸、葉齡余數3.5葉(一般在7月底8月初)時施用,每667m2施水稻專用配方肥3~5kg加尿素3~5kg或每667m2施水稻專用配方肥8~12kg;隔10 d,于葉齡余數1.5~2葉時施保花肥,每667m2施尿素5~6kg。穗肥應視葉色褪淡程度正確施用,做到早褪早施、不褪不施;對于葉色褪淡較遲的田塊,待葉色褪淡后一次性施用,用量減半;穗肥施用時間最遲不宜超過8月20日。
中期重點做好稻縱卷葉螟、褐飛虱、螟蟲、紋枯病防治工作。具體應根據病蟲發生情況,有的放矢,正確用藥,適時防治。(1)稻縱卷葉螟、褐飛虱、螟蟲。藥劑選用及防治方法同4.2.1,注意交替用藥,防止產生抗藥性。(2)紋枯病。每667m2用15%井岡霉素A可溶性粉劑35~50g或11%井岡·已唑醇可濕性粉劑40~60g或10%井岡·蠟芽菌懸浮劑100~150mL或23%噻呋酰胺懸浮劑20mL防治;施藥適期為水稻封行至孕穗期;在紋枯病大流行前(病株率5%)第1次施藥,隔7~10 d再施藥1次;重病田在齊穗后,再補防1次,注意交替用藥,防止產生抗藥性。
抽穗揚花期保持淺水層;灌漿結實期采取間歇灌溉方法,做到淺水潮潮清;成熟期防止斷水過早,在收割前7~10 d斷水。
對部分抽穗后葉色褪淡較快、缺肥嚴重的田塊,齊穗后每667m2補施尿素2~3kg或用葉面肥進行根外追肥。
后期重點做好稻縱卷葉螟、二化螟、褐飛虱、三化螟、紋枯病、稻曲病、穗頸瘟等病蟲害防治工作。具體應根據病蟲害的發生情況,有的放矢,正確用藥,適時防治。穗期一般情況下進行2次病蟲防治,即在水稻破口前5~7 d和始穗期各防治1次。稻曲病和穗頸瘟,每667m2用43%戊唑醇懸浮劑12~15mL加20%井岡·三環唑可濕性粉劑100g對水60kg均勻噴霧防治,可兼治胡麻葉斑病;紋枯病和蟲害防治藥劑選用及防治方法同4.2.1,注意藥劑交替使用;防治時可與稻曲病和穗頸瘟的防治藥劑混合使用。
稻穗枝梗變黃、95%谷粒呈金黃色即為適宜收獲期,宜適時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