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勇進 鐘敏增 陳冰潔 黃禮明 (上海市農業科學院農產品保鮮加工研究中心,上海市奉賢區 040;上海塞翁福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上海市奉賢區 040;上海盛琍發實業有限公司,上海市長寧區 006)
柑橘是上海主要地產果品之一,其栽培區域主要集中在崇明三島(占全市柑橘生產總面積的80%以上),少量分布在浦東、金山、奉賢等區的沿河鄉鎮。據統計,2017年上海柑橘種植面積約為0.427萬hm2,產量為11萬t左右,種植品種以“宮川”為主,該品種口感清甜偏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11%以上。上海地產柑橘色澤鮮艷、酸甜可口,營養豐富。與梨相比,其蛋白質含量是梨的9倍、鈣含量是5倍、磷含量是5.5倍、維生素B1含量是8倍、維生素B2含量是3倍、煙酸含量是1.5倍、維生素C含量是10倍。因此,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柑橘雖比較耐貯藏,素有“天然罐頭”之稱,但在貯藏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失水萎縮、浮皮、腐爛、橘瓣組織糖化、口感變差等問題。為減少上海地產柑橘因采后貯藏不當造成的損失,筆者結合“宮川”的生物生態學特點,將其采后貯藏保鮮技術要點介紹如下,以期為上海地產柑橘采后貯藏保鮮處理提供技術依據。
“宮川”柑橘采后容易被霉菌侵染,造成青霉病和綠霉病爆發,因此,在其采摘貯藏保鮮前需要對貯藏場地、庫房等進行比較徹底的消毒處理,可用抑霉唑煙霧劑消毒,點燃煙霧劑后緊閉門窗1~2 d,再敞開通風。采摘用的果筐宜用84消毒液清洗,并用清水沖洗干凈,然后在太陽下晾曬殺菌。
果實采摘成熟度是柑橘貯藏保鮮的關鍵一環,用于貯藏保鮮的柑橘果實,要求適度成熟,如“宮川”要求著色三分之一,如過早采摘,會出現果實品質差、失水多、損耗重,貯藏時生理病害多。采摘時要求連晴3 d以上才能采摘,一般一果兩剪,輕拿輕放,不要產生機械損傷,并用專用周轉筐采果,避免刺傷、磕破果皮。陰雨、霧、露重的天氣都不宜采摘貯藏。
柑橘采后很容易受霉菌侵染,造成嚴重的貯藏損失。因此,采后宜用抑霉唑1 000倍液+45%咪鮮胺500倍液+2,4-D(200mg/L)混合液浸果,以取得較好的保鮮效果。處理時將果筐放入已配好的藥水中浸透即可。要求當天采果當天浸藥,在采后24 h內必須完成。
預貯是通過貯前處理降低柑橘果皮水分含量、柑橘熱量、柑橘生理代謝速率的過程。具體方法為:將經防腐處理后的果筐運入比較通風的庫房內預貯2~6 d,敞開門窗使其自然通風,果筐上面不蓋任何東西,讓果實表皮藥水、自然水在短時間內散發一部分,從而增強貯藏性能,提高保鮮率,一般以失水3%~5%為宜。
柑橘果實預貯后重新選好果包裝貯藏,剔除傷果、病果和畸形果。果實包裝主要采用內、外包裝,內包裝主要用具有一定透性、防水性的紙張或0.015~0.02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一個袋裝一個果,單果包裝,這種單果包裝可大大降低柑橘貯藏中的失水、交叉感染和腐爛損耗。裝好后將袋口折疊壓在果下,并輕輕置于果筐、紙箱、木桶、木箱等容器中貯藏。利用果筐貯藏的,果筐內鋪些軟墊物后再裝果,柑橘上面蓋軟紙等遮蓋物。
貯藏期間需注意控制溫度和濕度,一般以溫度6~8 ℃、相對濕度85%~90%為宜。如采用普通民房貯藏保鮮,貯藏前期窗戶日關夜開,以達到降低室內溫度的目的,相對濕度可通過在地面噴灑水,或在進風口放置水盆進行調節。一般雨雪天、太冷天不要開窗,需要換氣時也只能選晴天中午開窗換氣。在貯藏過程中,要經常檢查病害發生情況,隨時注意翻撿檢查,有爛果病果及時撿出處理。
柑橘達到貯藏期限后要及時出庫,出庫前要對果品進行全面檢查,主要檢查柑橘果實腐爛與失水情況。確定出庫后,庫房要緩慢升溫,以2~3 ℃/h為宜,到接近正常溫度時,即可安全出庫,進入市場銷售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