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琳琳,韓丹
(1.遼寧春興畜牧獸醫服務中心,遼寧 沈陽 110000)
(2.遼陽市現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遼寧 遼陽 111000)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養殖業中最常見、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乳房炎能夠直接影響奶牛產量,造成奶牛養殖的直接經濟損失。而且,患乳房炎后的牛由于乳汁中體細胞和細菌數的上升,生產出牛奶的品質也受到很大影響,口感變差之外還會危害人體的健康。
奶牛乳房炎影響因素包括季節、產量、胎次、環境管理、擠奶管理、遺傳等。季節因素主要是夏季熱應激的影響和冬季乳頭凍傷影響,熱應激條件下奶牛免疫水平低,加之噴淋等降溫措施為細菌滋生提供了便利,導致感染風險增加。擠奶衛生、環境衛生的管理是控制細菌傳播的主要方式,如操作不衛生可將感染帶入乳房造成急性感染。產量高的遺傳、疾病易感性的遺傳、乳房炎病牛的遺傳也是乳房炎感染的垂直傳播途徑。
臨床型乳腺炎分為急性乳腺炎(發病0~9 d內)、亞急性乳腺炎(發病10~15 d)和慢性乳腺炎(發病15 d以上)。
引起奶牛乳腺炎的病原菌很多,主要的病原,大體分為革蘭氏染色陽性球菌(葡萄球菌、鏈球菌)、革蘭氏陰性桿菌(大腸桿菌、克雷伯氏桿菌、產氣腸桿菌)和支原體3種類型。
干奶期初期和即將產犢的干奶末期,是乳房炎的高發期。干奶期開始時,乳頭孔逐漸關閉,干奶后需要經過8~10 d會形成角質栓防止細菌進入乳腺。但一些泌乳期乳頭孔出現損傷的奶牛和健康的高產奶牛在干奶后很長時間,甚至整個干奶期乳頭孔由于沒有形成角質栓仍然處于開放狀態。
泌乳期乳房炎管理核心是奶廳。奶廳標準操作步驟中最關鍵的環節是乳頭孔乃至乳頭末端的消毒工作。泌乳期主要處理一些控制在合理發病率范圍內的乳房炎細菌,即對一些泌乳期感染進行治療。在治療時同樣要考慮奶廳揭發的效果,盡量早期發現和治療。輕微乳房炎,只需乳區灌注抗生素。嚴重乳房炎,除了乳區給藥之外還建議增加擠奶幫助奶牛通過乳汁流出而將細菌沖刷出來,也可以使用催產素幫助乳汁及其中的毒素排出。若奶牛已經伴隨發燒等癥狀,奶牛已經虛弱和脫水,必須輔以全身抗生素+乳區抗生素+口服補液+催產素全面進行,考慮并幫助奶牛恢復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