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斌
(錦州市果樹工作總站,遼寧 錦州 121000)
錦州市地處遼寧省西南部,“遼西走廊”東端,南臨渤海,北依松嶺山脈,屬于環渤海蘋果適宜栽培區,適宜蘋果、梨、葡萄、桃、李、杏、山楂、棗等多樹種生長。全市現有果樹面積約65萬畝,水果產量約80萬噸。
2014年以來,錦州地區出現連續旱災,影響了果樹養分積累和貯藏,且2017年冬天低溫持續時間較長,氣候頻變對果樹器官造成一定傷害。為全面掌握錦州市果樹凍害情況,以便有針對性地采取切實可行的補救措施,錦州市果樹工作總站積極組織各縣成立果樹凍害調查小組,對全市果樹按不同樹種、品種,不同立地條件分別進行了凍害調查,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錦州市凌海地區有輕微凍害發生,其他各縣(市、區)沒有凍害發生。凌海調查小組分別對白臺子鎮荒山堡村、黎屯、興隆村,三臺子鎮牟屯村、大凌河鎮遼西綠產有限公司果園、雙羊鎮久字村、沈家臺鎮龍千村等典型果園進行了調查。經調查,凌海蘋果基本無凍害和抽條現象;梨部分品種如黃金梨有頂花芽凍害的現象,級別為1級,占調查數量的30%。桃有抽條現象,級別為2級,占調查率的90%,花芽有凍害,級別為2級,占調查數量的90%。其它樹種無凍害和抽條。今年錦州市果樹凍害程度總體上不嚴重,預計因凍害和抽條可造成水果減產2 000噸。北鎮、黑山、義縣和太和區調查小組對本縣(市、區)的果樹種植大戶、合作社等進行了調查,未發現有果樹凍害現象的發生。
1.氣候因素。據錦州市氣象局記錄,2018年1月份平均氣溫為 -8.7 ℃,較常年平均值-8.4 ℃ 低0.3 ℃ ,極端最低氣溫-22 ℃,出現在1月25日,低于-20 ℃持續天數為5天,低溫并未對凌海地區果樹造成大面積的凍害。凌海地區每年冬季和早春都以北風和偏北風為主,且風力較大,一般在3~4級,最大風力在5~6級以上,加速了果樹蒸騰作用。另外,凌海地區從入冬以來無有效降雪,土壤干旱,因此加重了果樹抽條機率。
2.凌海地區果樹絕大多數無灌溉條件,很少灌封凍水,這樣也加重了果樹抽條機率。
1.推廣應用抗寒砧木、抗寒果樹新品種,是防止果樹凍害的根本途徑。
2.果園上凍前澆灌封凍水,可大大減少果樹凍害和春季抽條現象的發生。
3.對于干旱的果園,指導果農春季及時灌水,以減少果樹抽條,保證果樹正常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