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像黏菌這樣的單細胞生物,沒有神經(jīng)元的多細胞生物似乎也有學習能力。而這其中的生理機制就更難解釋了。因為它們有更多的細胞,而且這些細胞還必須相互協(xié)調(diào)。共同完成某種活動。當沒有神經(jīng)系統(tǒng)來整合和協(xié)調(diào)時,它們是怎樣學習的呢?
澳大利亞一個研究團隊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們反復將一些含羞草從15厘米的高度扔向地板上的軟墊。剛開始,含羞草在墜落時,會“驚恐”地合上葉片。但經(jīng)過約5次安然無恙的落地之后,含羞草就不再合起葉片,仿佛明白了這種墜落不會給它們造成傷害。甚至在靜養(yǎng)一個月后,再一次的墜落實驗也不能引起任何反應。含羞草“記住”了之前的經(jīng)驗。
觀察到植物的習慣化現(xiàn)象后,他們想更進一步。既然巴甫洛夫通過長期訓練狗,可以使狗聽見鈴聲(無關刺激)就想到食物(獎勵)。那么,能否讓植物也學會把一種獎勵和無關刺激聯(lián)系到一起呢?
科學家們對豌豆幼苗進行了訓練。眾所周知,植物具有向光性,幼苗的向光生長尤其明顯。研究人員把豌豆苗放在黑暗中,然后從一個特定方向照入光線(獎勵),并在相反的方向放置風扇吹風(無關刺激)。而另一些豌豆苗,則設置為風和光線從同一方向進入。訓練結束后,他們把光源移除,僅使用風扇對所有的植物吹風。結果發(fā)現(xiàn),那些適應于光和風來自同一方向的豌豆苗逐漸向風扇方向生長,而那些適應于光和風來自不同方向的豌豆苗逐漸遠離放置風扇的方向。這些植物似乎在尋找它們的獎勵。它們已經(jīng)學會將風和光聯(lián)系起來。
(摘自《大自然探索》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