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建軍
摘要:2016年5月1日,我國政府全面推行營業稅改增值稅政策,對于原來繳納營業稅的房地產行業、餐飲業、金融業等全面改為征收增值稅。本文首先分析了“營改增”對于餐飲行業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營改增”給餐飲業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最后結合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應對策略,以期幫助我國餐飲行業降低此次改革產生的風險。
關鍵詞:餐飲業;營改增;影響;對策
1“營改增”對餐飲行業的重要性分析
1.1降低餐飲企業的稅負 餐飲企業在運作的過程中主要是將購置的食材通過精細的加工從而提供給消費者,餐飲業的生產模式從一定程度上而言與制造業是十分的相似的,但是在“營改增”之前,我國餐飲業在購置食材時需要繳納相關的食材增值稅,在銷售食物提供服務時又要繳納相關的營業稅,而營業稅中包含了材料的增值稅,這樣一來就導致了餐飲企業需要重復的繳納部分稅額。而在實行了“營改增”之后,餐飲企業的材料購置增值稅可以以專用的發票進行抵扣,避免重復納稅,并且因為房地產行業也納入了“營改增”的范圍,在餐飲企業租賃的不動產也可以進行抵扣,從而有效的減少餐飲行業的稅負。
1.2減小餐飲行業的涉稅風險 近年來,外賣行業越來越火爆,已經成為了各大餐飲行業的主要經營內容之一。國家相關的稅務規定,非現場消費的食品需要繳納增值稅而不是營業稅,在“營改增”之前,餐飲行業需要根據消費形式的不同繳納兩種不同的費用,但是因為外賣訂單存在較大的隨意性,難以有效的區分是否為現場消費,因此在交稅時存在較大的隨意性,增加了企業的涉稅風險。“營改增”以后兩種稅務得到了有效的統一,避免了這一問題的出現。
1.3優化企業的服務管理水平 “營改增”政策的發布有效的促進了餐飲行業的改革發展,為了適應全新的政策,各大企業需要對自身角色進行重新定位,調整自身的組織結構,并且對企業的整體結構進行優化,提高企業的服務管理水平,從而進一步降低企業的稅負。這樣能夠有效的提高企業的整體水平與行業競爭力。
2“營改增”對餐飲行業的影響分析
“營改增”的發布對于餐飲行業而言具有以下影Ⅱ向:
2.1對流轉稅負的影響 企業在運作的過程中所需要繳納的增值稅通常情況下定為6%,其相對于營業稅而言提高了百分之一。但是通過對兩種納稅人稅負平衡點增值率的計算,能夠準確的發現“營改增”后納稅人的稅負情況。稅負平衡點增值率具體指的是兩種情況下納稅人稅負相同時的增值率,計算后可以發現,一般納稅人的稅率為6%時,營業稅納稅人的稅率為5%時,兩種納稅主體的稅負在增值率達到88%時相等:如果增值率小于這一指標,則營業稅納稅人的稅負超過增值稅納稅人:反之,若增值率超過這一指標,則增值稅納稅人的稅負比營業稅納稅人更高。因此,對納稅主體為一般納稅人的餐飲業來講,在增值率高于平衡點時,若繼續沿用之前的政策,稅負水平較高:相反,“營改增”后企業的稅負則會進一步降低。
2.2對發票管理的影響 在“營改增”政策發布之前,餐飲企業僅僅需要繳納一定的營業稅,因此其在開發票時僅需要開普通的發票就可以了。而“營改增”政策實施以后,納稅人除了可以開具普通發票以外,還可以開具專用的發票,相對而言,小規模納稅人僅可以開具普通發票,只有在特殊的情況下才能夠去國稅局申請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在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時,要求項目的內容完好,并且與實際的交易內容一致,項目上的字跡不能錯位,必須清晰工整。一般的納稅人采購環節所獲取的發票必須參考實際情況判斷其能否成為抵扣憑證。按正常流程來說,增值稅專用發票和農副產品收據票據符合抵扣標準。另外,考慮到增值稅專用發票會對企業的增值稅繳納造成一定的影響,稅務局需要加強對發票的管理。
2.3對財務核算的影響 “營改增”政策的發布不僅會對企業的稅負產生影響,還會對財務核算產生較大的影響。在進行財務核算的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銷項稅額抵扣進項稅額的情況,這樣一來在進行財務核算時就必須要將成本與收入之間的核算進一步的細化,進一步區分不同的稅務內容。具體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首先,在“營改增”之前,財務成本為價格與稅務的合集,在進行成本的計算時通過價稅分來力區分成本以及進項稅務。然而在“營改增”發布之后,在進行財務計算時必須要考慮到進項稅發票所產生的稅費抵扣。在這一過程中,考慮到業務流程中供應商以及往來人員的不同,在進行財務核算時必須要進行分類核算。其次,要最好收入核算。餐飲行業在繳納營業稅的過程中,一部分收入可以直接進賬,但是“營改增”后,這些收入依據不含增值稅的營業額進行確認,并且增值稅必須按規定獨立核算。如果是規模較小的企業納稅人,在開發票時營業稅是含稅的,并且在進行實際核算的過程中一定要將其轉換為不含稅收入,這樣一來使得收入核算的難度進一步增大。
3餐飲業“營改增”應對措施
3.1制定完善的稅收計劃 餐飲行業中其材料成本是最主要的成本之一,因此一定要加強對原材料采購的管理與規劃。餐飲企業對于食材的采購方式有很多種,采購的方法不同繳納的稅務也不同。如果企業購買初級農產品,那么需要繳納發票價格13%的進項稅:如果購置的產品不是資產加工品,那么一定要根據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進行進項款的具體核算。通常情況下,如果銷貨方并沒有開局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資格,那么直接購買材料就無法抵進項款,這樣會導致企業稅負的增加。因此一般情況下餐飲企業應當盡量在自產產品的商家手中直接購買食材。
3.2加強對財務核算的管理 企業在實行“營改增”之后,企業的財務管理機構一定要加強對企業財務的核算,及時的完善企業的增值稅合身規則。企業財務核算人員不僅要重視企業的成本核算,更要加強對企業銷項稅收的計算,進一步確保銷售業務的合理與可靠。企業財務管理人員還要加強對銷售行為或者是涉稅行為的上報,及時的進行交稅。對于商品的定價在“營改增”發布以后一定要及時的進行調整,結合企業的實際發展需求,利用產品的價格來對于企業的利潤進行一定的補償。
3.3強化對發票的管理力度 餐飲行業納稅人在進行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領取時,必須要想當地的稅務機關購買,嚴厲打擊任何非法獲取發票的手段與人員,避免非法逃稅情況的發生。小規模納稅人應及時向主管稅務機構申請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另外,納稅人在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開具過程中,應依據新稅法的相關規足進行開具。比如說,若為一般納稅人,則應采用增值稅發票管理新系統開具普通發票、專用發票以及電子發票等。
4結語
“營改增”政策的實施有效地降低了企業的稅負,但是因為政策的改變,也給市場帶來了一定的波動,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如果不能夠及時的調整自身的發展,適應社會,必然會被淘汰。相關的管理人員一定要根據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地調整戰略,適應“營改增”政策,確保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endprint